长春农博会农机展的“玄机”与亮色:六大看点透视行业突围行动

2025
09/05
17:40
d25iqwlvad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24届长春农博会农机展,不仅为参展企业向农民用户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如同一扇窗口,透露出制造与销售企业,面对东北市场,在产品与技术跃迁过程中的新动向、市场格局的悄然转变,以及终端用户需求的真实变化。

深度洞察,8月下旬刚刚落幕、具有二十多年历程、农机终端用户最多、已形成展会品牌影响力的长春农博会上的农机展,在展会的盛况与细节背后,更折射出的是面对举足轻重的东北区域农机市场,在逆境中企业寻求突围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六个方面可窥见企业与产品及技术。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8_11_211

看点一:区域展会行业风向标的价值与特色

长春农博会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农业综合性盛会,其农机展区历来被视为区域市场的“晴雨表”与“风向标”。尤其在当前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本届展会依然展现出强劲的集聚效应:共吸引全国280余家农机企业参展,展出了涵盖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产后处理等全程机械化设备,以及畜牧养殖与农产品加工机械等数千台产品,系统呈现了现代农业装备的全产业链条。

与其他区域展会相比,长春农博会农机展体现出三大特色:其一,会期长、影响深,通常持续十天,为供需双方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时间;其二,用户导向显著,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与个体农户等终端用户数量达数万人,现场咨询、试机与交易气氛活跃。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言:“展会是品牌的秀场,更是读懂用户的课堂。”这种高度贴近实际需求的特性,使展会不仅成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舞台,更成为把脉市场真实动向的绝佳契机。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9_12_211

看点二:市场分化、升级与企业务实策略并行

尽管农机行业整体面临销量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本届展会现场却并未显得冷清,反而透露出企业在逆境中“务实求生、分层突破”的新逻辑。大型企业如中国一拖、雷沃等,展位规模宏大,侧重品牌形象与技术实力的展示,突显其行业引领者地位;而大量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与新产品团队,则更加注重实战销售,展位前销售人员密集跟进、力争订单。

这种策略分化,折射出行业正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走向差异化竞争与结构性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环境低迷,展示的高端、大型农机数量却不降反升。国产大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大型精量播种机、多行玉米籽粒收获机等高端产品关注度显著提升,表明企业正积极跳出低端红海、瞄准规模农业与海外市场的新需求。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指出的:“市场低谷往往也是技术突破与产业重组的最佳窗口。”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6_8_211

看点三:播种机技术升级与单产提升成为焦点

与一些尚处概念阶段的智能化产品相比,播种机械区可谓人气旺盛、更接地气。其中,耕播一体机成为本届展会最热门的品类之一,十余家企业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该类机械可实现耕整、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工序一次完成,大幅减少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与土壤压实,契合了当前规模农业“高效、省工”的核心诉求。

然而,农业科技的应用从来不能脱离实际生产条件。耕播一体机的推广仍受土壤类型、墒情、农艺习惯等多方面制约,其适应性与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以增产为导向的播种技术正成为产品新亮点。某国内免耕播种机领军企业展出的全系产品,均可选配“六大增产技术模块”,直指出苗质量与单产提升瓶颈,引来大量专业观众咨询。来自全国产粮大县的一位家庭农场主分享道:“今年我用上了带单产提升套件的播种机,保苗率接近95%,苗齐苗壮,玉米亩产突破吨粮大有希望。”这生动体现出先进播种技术对粮食单产提升的切实有效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3_7_211

看点四:国产大型农机突破与细分市场深耕

本届展会的另一重头戏,是国产头部企业在大型高端农机领域的显著突破。国内某免耕机龙头企业首次公开展出其面向海外和国内市场的31行大型免耕播种机,作业幅宽超12米,日效达150公顷,并率先在国产播种机中定价突破百万元大关。同样引人瞩目的是,两家国内企业分别推出5–8行大型玉米籽粒收获机,直接叫价近百万元,与外资同类产品同台竞技,有望打破国外品牌在高端收获机械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些“国产巨无霸”的涌现,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响应东北及西北地区大规模集约化农业需求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仍坚持聚焦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单一品类。吉林某专业玉米收获机制造商,二十余年始终专注该领域,本届展会带来从2行到8行、从轮式到履带式的全系列产品,几乎覆盖所有用户群体。其企业代表表示:“大户求高效智能,小户求皮实耐用。我们只做收获机,但力求每一个品类都做到极致。”这种“窄而深”的战略,在波动市场中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韧性。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7_9_211

看点五:农机智能新能源化前景广阔但落地尚还远


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农机智能化专区”,成为最聚人气的展区之一。无人驾驶拖拉机、新能源甲醇增程电动拖拉机、智能除草机、激光除草机人、水肥一体化设备、高端植保无人机等创新产品纷纷亮相。尤其是纯电动拖拉机,主打“零排放、低噪音、智能控制”,吸引大量观众驻足。然而仔细观察可发现,深入洽谈者多为科研人员与媒体,真正有意向的终端用户并不多。

一位来自吉林洮南市的种植大户坦言:“电动概念虽好,但实际应用问题太多:充电怎么办?电池寿命如何?成本是否合算?”这番话道出了农机智能化推广面临的现实瓶颈:技术虽日趋成熟,但配套基础设施、使用成本、环境适应性(尤其是东北寒地条件)及用户认知等方面仍存在显著障碍。参展企业也普遍表示,当前相关产品多处于示范与试点阶段,“真正实现大规模商用预计还需三到五年”。农机智能化、新能源化代表着产业未来,但短期内仍难以成为市场主流。

微信图片_20250904083857_10_211

看点六:企业延伸产品链与分散风险策略

与“专注主业”形成对照的是,部分企业正积极推行产品线延伸战略,一方面弥补主打产品销售的下滑,一方面以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例如吉林四平某打捆机龙头企业,原本以秸秆处理机械见长,并拓展了秸秆集草机等系列秸秆饲料处理机械产品,此次展会还首次推出四行免耕播种机,实现从“秸秆综合利用”向“播种环节”的跨领域拓展。无独有偶,另一家吉林企业也从打捆机成功延伸至玉米收获机领域,此次展出了多款新品,在玉米收获机市场初露锋芒。

这种横向扩展的背后,是企业应对行业波动与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战略选择,但也对企业技术积累、资金实力与渠道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展会也反映出不同品类之间的此消彼长:随着植保无人机快速崛起,传统自走式喷雾机的展示机型明显减少;插秧机等成熟品类则更多依靠稳定经销渠道与线上销售,参展规模亦呈收缩趋势。

同时,展示多位农民农机土专家、能工巧匠研发创制的条耕机、仿形秸秆归行机、小型拖拉机背式打捆机等产品,是展会一个特色,其新品更凸显实用性,既可满足部分用户需求,也是一种竞争挑战。

结束语:

当前农机行业所面临的困局,本质上是技术跃进周期与农业提质增效难度加大相互交织的阶段性阵痛。从人力播种到免耕精播,从机械替代到智能引领,东北大地的农业机械化历程一再证明:每一次产业低谷,都孕育着技术与模式创新的重大机遇。

长春农博会农机展正如一面镜子,既反映出市场的严峻挑战,也映照出企业、技术与用户共同编织的突破路径。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