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市场缩量竞争:当头部企业转向 “质量为王”,新玩家路在何方?

2025
06/06
15:11
王超安

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多数选择 "降速保质" 的发展路径时,部分新兴企业却依然追求倍增的蓝图来制定目标、刺激市场。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转型期不同梯队企业的发展策略、生存焦虑与战略迷茫。

目前,国内市场实现产品销售的玉米收获机企业达到74家、水稻收企业达到34家、水稻插秧机制造企业70家。农机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行业制造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主导产品前10家企业产能及机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受市场刚性竞争影响,近年来每年都有企业转型或退出。2024年,农机市场更是进入了缩量竞争阶段,买方市场、产品内卷、库存高企、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成为行业内相互交流的热门话题。即便是一些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实力企业,短期内也难以摆脱这些压力,纷纷开启 "降速保质" 模式,避免陷入“涨价失市场、降价丢利润”的循环。它们意识到,在市场增速放缓、提质增效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已经不再适用,转而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核心技术的创新以及内部管理的优化,以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部分腰尾部企业,尤其是少数新进入的企业,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这些企业往往制定“产品对标对标头部企业、销量对标领先企业”等不切实际的虚高目标。产品制造能力不足就开始匆忙造势,给销售人员施加巨大销售压力,优惠叠加吸引经销商进货。农机行业发展的独特性,需要队伍、产品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等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更是离不开用户的多年的使用经验和口碑传播。操之过急很难得到用户认同,后续导致经销商进货面临卖不动的困境。虽然农机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些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却难以承接如此宏伟的“战略大饼”。

业内人士认识认为,快速发展的同质化机遇时代已经过去,且现阶段难以复制。务实的理想目标绝非是沙滩根基建设高楼。在缺少核心技术、高端制造能力、完善的渠道网络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全面支撑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组装或贴牌拿出来几台高端产品来回巡展,凭借噱头营销策略,进行战略画大饼的战略来吸引投资和市场关注,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实际上,战略选择的差异,本质上是企业对行业生命周期判断的不同理解。当前,多数腰尾部农机企业在质量稳定性、渠道网络建设、核心终端打造、用户粘性培养以及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同时,对经销商质量把关不严、市场费用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产品价格不稳定,经销商的利润不断下滑。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未来很可能陷入新的战略陷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农机行业的战略分化实际上是产业成熟度的试金石。当市场规模增速降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时,企业竞争正式进入 "管理红利" 时代,考验企业的是“冰山”下的发展能力。面对竞争状况,需要及时进行战略变革、方向调整。主动将销量目标为主,转变为规模、利润、员工收入目标协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坚持渠道质量置于数量之上,注重与优质经销商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能够将制造能力作为发展之基,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具备高品质、高端产品的批量制造能力。持续把服务能力转化为用户粘性,通过提供高效、专业的售后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用技术创新实施价值工程,重构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尽全力在行业洗牌中把握主动权。

农机企业无论是否认识到,现在已经站在行业变革、战略重构的十字路口,农机企业亟需找出自身的解决方案:在追求战略牵引、价值回归的浪潮中,如何避免陷入战略陷阱?当目前目标追求与资源投入、能力增长难以平衡,能否统筹在激进谋变与稳健运营间中间找到发展支点?

对于头部企业来说,“降速保质”是一种主动的战略调整,是从销量增长、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变。在产品聚焦方面,坚持以高端产品为重点,加大动力换挡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大型大喂入量谷物收获机械等产品研发投入、制造能力。在智能化方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农机产品具备智能感知、精准作业能力。在绿色化领域,研发节能高效、低排放的环保型农机,契合市场对高端、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主动淘汰低端制造资源,避免陷入中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泥潭,转而集中资源培育高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 “以量取胜” 到 “以质获利” 的跨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强化渠道管理,精准把控产品流通环节,确保市场供需信息高效传递,提升企业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度。同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为客户提供从售前咨询、售中指导到售后维护的全流程优质服务,以此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将品牌口碑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在 “降速保质” 的战略转型中,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新兴企业和腰尾部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摒弃盲目跟风、不切实际 战略“画大饼” 的做法。只有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若企业资源有限,应聚焦自身核心资源与能力,实施 “定产品、定区域” 策略。在产品谱系上,深耕细分市场,挖掘用户尚未被满足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品。在区域上,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适配度高的市场精耕细作,通过小范围的成功积累口碑与经验,逐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特色产品和服务为突破口,逐步积累产品口碑、竞争优势,避免与头部企业在主流市场的正面竞争。通过引才育智活动,一方面积极吸纳行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构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链条人才队伍,为企业各阶段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待企业积累一定实力后,再循序渐进地推进下一步战略规划,避免因冒进带来经营风险。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与经销商携手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合理规划市场费用,确保产品价格稳定,保障经销商利润。通过与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满足用户,实现互利共赢,逐步提升自身市场地位。

农机行业战略分化是发展必然趋势。随着产业升级、优胜劣汰的竞争倒逼,头部企业通过 “降速保质”,聚焦研发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渠道服务,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兴及腰尾部企业则立足自身资源,做好船小好调头的准备,实施 “定产品、定区域” 策略,培育特色优势,逐步积累竞争能力。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