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春季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

2025
04/18
10:53
王虎

北京市春季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全国春耕备耕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提单产行动,结合京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际,围绕全面抓好粮食作物机耕机播质量和单产提升工作,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春玉米生产减损增效农机技术要点

(一)深松机械化技术。播种前进行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加深耕作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有利于玉米根系深扎,可提高抗旱、抗倒能力。根据土层厚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深松深度,一般应达30cm,山区耕作层30cm以下存在较多石块区域,深松深度一般大于25cm即可。深松联合整地后要做到田面平整细碎,上虚下实,为播种创造良好的种床条件。

(二)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根据生产条件、地力基础和气候条件,选用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宜机收优良品种,应采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进行病虫害防治。播种机应具有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功能,要求作业通过性强、无堵塞、播种质量好、能同时深施化肥。为配合机收作业,确保机收效果,最好选用行数、行距与收获机匹配的玉米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推荐配套使用具备北斗辅助驾驶导航功能的拖拉机,以有效提升播种质量和土地利用率。根据种子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机类型和排种部件。为实现苗齐苗全苗壮,严格按品种标准密度确定下种量,一穴一粒,不重播、不漏播。适时开展机播作业,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方可开始播种。精量播种作业质量应满足播种深度合格率≥80%,粒距合格率≥95%,出苗率90%以上。播种前要按照播种要求,做好播种机株距、行距、播深、下肥量的调整,并进行试播后扒开土壤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播种时随时查看播种机工作情况,出现故障立刻排除,以防出现漏播或断行,如出现要及时补播。指夹式播种机作业速度控制在6~8km/h,气力式播种机为8~10km/h。

(三)植保机械化技术。播种完成后,建议使用符合标准的农药品种和用量,重点选择杀草谱宽、持效期适中、无残效、对后茬作物无影响的除草剂。植保机械应选用配有雾化程度高、防漂移扇形喷头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用于喷洒的农药应为液态药剂,且经过搅拌后沉淀较少。机具作业前,应逐个校核喷头流量,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喷头;植保机械作业时,应根据植保技术要求、机具喷幅和喷头总流量,来调整机具行走速度,喷药过程不得重喷和漏喷。喷施过程中,作业机手和相关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具,注意风向,防止人员吸入农药引发中毒。

二、冬小麦田间管理农机技术要点

(一)镇压机械化技术。作业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小麦返青前表土化冻5~8cm,白天最高气温达到5℃左右时进行。要因苗因地因天选择开展镇压作业,严格贯彻“压干不压湿(地表),压软不压硬(麦苗),压旺不压弱(麦田)”的原则。镇压最佳时期为压后表层出现一层很薄的碎土时为宜,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宜采用。应选用平滑型镇压器,镇压作业时,行走速度要均匀,以土壤压实为根本标准,根据机具重量、地块平整度等因素综合选择适宜速度。

(二)植保机械化技术。小麦起身拔节期和抽穗期是病虫害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应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杂草情况综合判断,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时间。喷施除草剂一般选择在10~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温度低于10℃以下,用药的效果会显著下降。在植保机具选择上,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农用植保无人机等机具。

(三)节水灌溉技术。冬小麦浇水时间应视苗情和墒情而定,可根据苗情长势,结合浇水同步施肥。灌溉前对机井、泵站、管道设施、过滤装置和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功能完好。按作物需求和机具设备的供水能力计算合理的灌溉流量和作业速度。按灌溉设备操作规范开展作业,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机具设备安全运行。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

作业主要针对春玉米播种前,对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收集,以利于进行肥料化、饲料化或基料化等方式的综合利用。

(一)秸秆捡拾打捆技术。秸秆捡拾打捆技术是通过秸秆捡拾打捆机,将玉米收获后的残留秸秆捡拾打捆,可有效解决因机收或人工收获后农田秸秆残留量大的问题。打捆秸秆成捆率应达到98%以上,草捆抗摔率应达到90%以上。

(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经过一段时间的腐熟作用后,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能够促进农业节水、节本、增产、增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秸秆粉碎后长度应小于10cm,碎茬长度应小于5cm,切碎长度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秸秆漏切率应小于1.5%。秸秆粉碎还田时,地表残茬高度应小于8cm。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后应做到抛洒均匀无堆积。

四、农机作业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要点

(一)农机辅助驾驶导航技术。利用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导航信息,控制器实时向液压控制阀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农机按照设定路线(直线或曲线)进行自动驾驶。重点围绕粮食作物生产需求,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高质高效开展耕整地、精量播种、植保、灌溉、施肥、收获、秸秆处理、场地干燥、储运等全程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推广。

(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生长期内,利用原有喷灌机上加装的智能施肥系统,实现远程水泵控制、入机流量及压力监测、基于北斗定位的运行位置监测、手机APP控制等功能。同时具备本地及远程控制、运行状态监测等能力,融合域内气象、视频等信息,实现作物生长期内精准水肥一体化作业。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