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面对面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2025
03/06
11:25
王虎

image.png

图为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左)接受记者采访。索炎琦摄

受访者: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夏永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该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领域的三位代表委员,请他们结合履职经历谈认识体会。

脚踩泥土、深入群众,立足本职工作扎实开展调研,用心用情做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

记者: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您最关注哪些乡村振兴话题?在过去一年的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过程中,您开展了哪些调研工作?

张义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路径,而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规范管理是其核心保障。如何更好统筹耕地保护与产业需求,是我今年最关心的问题。在履职期间,我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参与国家立法两方面展开。在立法工作上,我连续两年参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修改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还肩负着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责任。一年来,我走访了黑龙江、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并主动深入农村一线与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交流,详细了解村里的收入来源、收入分配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困难,并积极推动解决。

夏永祥:作为渔民,我更关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渔业、渔业科技等方面的话题。舟山全市拥有各类渔船6500余艘,海上从业人员近20万,尤其在我们岱山县,渔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我所在的渔业专业合作社有200多条渔船,我每天都在和船老大们打交道,也收集到不少来自渔民们的声音。比如,现有的海上救援船只数量较少、专业能力需要提升,还有海洋垃圾问题,废电池、废弃渔具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也给渔业发展带来影响。我将这些问题带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广大渔民们提出意见建议。

杜志雄:我比较关注农村现代化、农村土地利用、脱贫攻坚后过渡期的政策衔接、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过去一年,我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真实的基层声音。我在苏北调研了淮河第二入海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在广西调研了脱贫人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进展与困惑。在履行全国政协委员职责时,我也注重将其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在湖北等地参加了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了解到大量鲜活情况。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在专门协商中的专家作用,承担政协重点选题的研究任务,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有“从0到1”的突破性进展,更要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跃升

记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请结合您的经历谈一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张义民:我所理解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具备科技含量高、数字化程度高、产出质量优,以及能够为农民带来丰厚回报等特点。农业走科技化、数字化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上海作为改革前沿阵地,更应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以目前应用较多的小番茄采摘机器人为例,它虽然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工作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采摘作业。就如同自动驾驶汽车一样,需要大量收集不同环境下的数据,经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我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科技助力农业发展、实现智慧富农,是坚定不移要走的道路。

夏永祥:我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表现在渔业发展上就是“科技兴渔”,这对于渔业产业升级、资源保护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科技兴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至关重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发力,增加对渔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渔业相关科研项目,重点攻克海上通信、智能捕捞、养殖环境监测等关键技术难题。

杜志雄: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就要以不竭创新动力催生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既要有“从0到1”突破性的进展,更重要的还是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手段,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跃升。

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关键在于突破传统农业对资源消耗和劳动力密集的依赖,助力农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转型。以施肥为例,过去完全依靠人工,后来发展到使用动力机械施肥,如今无人机施肥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施肥方式的变革,不仅大幅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更重要的是在肥料施用的均衡度和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这便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演进的一个具体体现。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本土品牌,让农民真正参与到乡村特色产业中来,共享发展成果

记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此您有哪些经验和建议?

张义民:过去,闵行区大多数村庄主要依靠“瓦片经济”,也就是通过出租办公用房和厂房来获取经济收益。这种方式短期内确实能快速带来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仅依赖于此。未来,芦胜村计划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升农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部分非老旧物业改建成以文旅文创、养老产业、康复中心等为主的精品园区。同时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将传统的租金收入转变为股权分红,让农民真正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共享发展成果。

夏永祥:对于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议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渔业品牌。将渔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渔业特色旅游,结合海岛风光和渔业文化,开发渔家乐、海上观光、渔业体验等旅游项目。在拓宽渔民增收渠道方面,建议加强渔业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直播、网络销售等,将渔业产品直接推向市场,帮助渔民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增收致富。

杜志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良好态势密切相关。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对于增加广大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从县域产业业态来看,随着群众收入水平提高,文旅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文旅产业迅速发展,在投资金额和游客数量等方面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过程中,必须重视民营经济的作用,要优化民营经济投资环境,通过一系列涉农政策的支持,让民营经济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项目中。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