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两会委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永远是真理

2025
03/04
16:09
王虎

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接受了记者采访。

image.png

在回答央媒记者提问“我国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方面有哪些新进展新突破?”时,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表示,“解决国家粮食安全,一是要‘藏粮于地’,二是要‘藏粮于技’。”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首次突破了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超出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严建兵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想这句话永远是真理。”

严建兵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步入了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超过了63%,其中离不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贡献。

“农业科技工作者南繁北育,追着太阳跑,顶着烈日干,一年四季都是农忙,培育一个新品种,少则五六年多则一二十年,而其中又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最终能够推向市场大面积的应用,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干着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我的团队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他叫李文强,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几乎每年都在南繁基地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咱们一代又一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这样辛勤耕耘在祖国的大地上。”严建兵感慨。

他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保障饲料粮的供给。传统饲料粮主要是以玉米作为能量源,大豆作为蛋白源,去年我们国家进口了1.05亿吨的大豆,这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作了畜禽的蛋白饲料。如果要做到完全替代1亿吨大豆进口,我国需要新增7亿至8亿亩耕地,难度较大。

“我和团队过去几年一直在思考,能否把提高玉米中的蛋白含量作为一个目标,这样玉米既当能量源又当蛋白源,实现一物两用。”严建兵表示,通过和企业深度合作,已经培育了多个蛋白质含量超过10%的品种,并且推广了1000多万亩。

严建兵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国玉米总产量2.9亿吨,如果蛋白含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了290万吨产量;如果这些蛋白都被有效利用,我国就可以少进口700万吨至800万吨大豆。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个百分点,每一个百分点都弥足珍贵,每多一个百分点,我们就多一份底气,多一个百分点,我们就多一份保障,现在我和我们的团队还在为这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的努力,希望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做一点贡献,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吃得饱、吃得好、吃的放心。”严建兵说。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