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机行业发展的四个不确定性因素

2025
01/10
10:17
王超安


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宏观经济环境波动:

世界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过程中。预计,2024年全球GDP年增长率为3%左右,增速连续第三年放缓。由于地区冲突的长期持续、供应链产业链的重塑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加上高通胀和高利率等多重因素,世界经济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农民的收入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他们对农机的购买能力和投资意愿。经济不景气的区域可能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对农机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补贴资金投入。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会对农机行业的出口市场造成影响。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高农机产品的进口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限制农机产品的出口,这将给农机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影响到用户未来收益,购买农机产品的欲望变化、降低。在经营收益较好时,大型、高端的农机设备会更受欢迎,因为农业生产者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业现代化升级,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当收入出现不确定性,用户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性价比高、小型的农机具,侧重于满足基本的农业生产需求。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需求难以预测,企业将依据外部环境变化减少大规模、长期的生产安排。这种调整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为小批量生产往往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增加。经济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全球或局部的供应链问题。农机生产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供应可能会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商亏损或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会导致农机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削减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经济不确定性也会对农机产业的技术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能会因为资金风险、市场预期不明等因素而动态减少。一些农机企业原本计划研发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喂入量收获机械等产品,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被迫暂停或放缓研发项目。这将影响农机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可能失去技术优势。

不确定性因素之二:购机补贴政策调整

惠农政策调整对于农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购机补贴机型、补贴额度、补贴比例、补贴范围等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用户的购机成本和企业的销售业绩。一定程度上,购机补贴政策收紧或补贴资金减少,可能会导致农机市场需求下降;反之,如果补贴政策放宽或补贴资金增加,将刺激农机市场的发展。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程度不同,区域政策也会有所差异。从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可以看出,多地先后取消了70马力以下不同机型拖拉机补贴。普通拖拉机机型补贴标准下调,部分区域个别机型下调超过60%。区域政策调整会影响用户购机需求。动力换挡拖拉机机型补贴额度增加,普通机型拖拉机机型补贴额度减少,市场需求将转向动力换挡拖拉机机型,传统机型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和调整。在农机发展相对稳定的地区,购机补贴可能会鼓励农机产业进行升级和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高端产品布局;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地区,政府可能更侧重于扶持农业生产本身,对农机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这会导致农机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平衡。

环保政策升级的影响。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机行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监管。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研发和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农机产品,否则可能会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 “国三” 升 “国四” 排放标准的升级,就对农机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适应未来市场竞争,农机企业需要做好国五、国六产品排放的升级准备,排除发展的不确定性。

部分企业因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抓不住政策机遇,难以实现产业转型、产业升级,这会造成后续发展更加困难。

不确定性因素之三:市场竞争更加刚性

农机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农机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供大于求现象突出。未来一段时期内,行业帕累托效应明显,继续呈现出行业整体增长,头部企业及实力企业增长,大部分腰尾部企业继续呈现负增长的格局。

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多数企业纷纷采取价格战为主导的竞争措施,这将增加后续的经营压力和市场风险。头部企业“先下手为强”,加快推进产品升级、服务优化等竞争手段,将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刚性。一些尾部企业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服务资源跟不上市场需求,市场适应能力不断减弱。企业长期亏损会严重影响研发投入与产品升级,难以有效保障应用端产品供应、质量与服务。更是值得关注的是,过度竞争到极限,就会出现伪劣产品。

由于农机市场发展的前景看好,跨行跨界企业布局农机产业,行业整体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一些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企业也开始涉足农机领域,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未来将对传统农机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目前,已经有中联重科、徐工、铁建重工、龙工、柳工等企业全线压进,丰疆智能、极飞科技、沐秦智能、岚江科技、惠达科技、中科原动力等多家创新性企业进军农机领域。

营销模式倒逼压力增大。线上营销模式的崛起,让习惯于线下、固守于门店的经销商经营愈发难做。农机市场完全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短期内不会改变,越来越多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与利润空间都被持续压缩,跟不上市场需求步伐,将会被迫转行或者退出。

社会保有量增加、人工成本增加,车多活少、作业收益不及预期,用户投资回报期延长,将进一步影响用户的购机积极性,部分区域会带来需求的不确定性。随着大型复合机具的逐步普及,加之土地托管、跨区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的使用及需求更加集中、大型、高效,市场需求量也相应有所减少。

不确定性因素之四:自然因素影响

自然灾害会给农机企业带来生产、销售、市场需求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企业生产困难。自然灾害可能会影响农机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给企业生产带来诸多压力和挑战。农机零部件企业如果位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生产可能会被迫中断。运输环节因素会使零部件无法及时运输到主机企业,影响农机的生产和维修。农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钢铁、橡胶等的供应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干扰。农机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者面临生产延迟的情况。

二是售后服务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经常影响到农机的使用效果和作业时间。极端高温、低温、降雨等天气条件,会影响农机产品的性能发挥和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和使用风险。自然灾害发生后,农机的售后维修服务会面临诸多困难。维修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到达受灾地区。在受灾地区,网络通信设施可能被破坏,这使得远程技术支持变得困难。农机企业的技术人员无法通过网络指导农民或维修人员对受损农机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修复,影响了农机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修效率。

三是市场需求多变。旱灾、洪涝、台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这不仅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还会降低对农机的需求。同时,会对农机产品造成直接的物理破坏。灾后恢复阶段,对于排灌机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产品的需求会激增。如果自然灾害导致大量农田绝收,对于一些用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机的购买需求可能会暂时下降。自然灾害会带来市场需求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自然灾害会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整农机产品的需求结构。在经常遭受旱灾的地区,农民可能会更多地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和旱地农机具,像滴灌设备、深松耕农机等,而减少对传统大水漫灌设备的需求。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平原地区,高底盘、水陆两栖的农机产品可能会更受欢迎,从而改变农机产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方向。

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农机企业需要增强危中见机、革故鼎新的意识,持续优化和升级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