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 | 全国农机展会回来看市场

2024
11/08
16:43
liyong

深秋的湖南长沙,湘水映影,丹桂飘香。

10月26日-28日,素有“亚洲最大”之誉的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展会吸引了2600余家中外展商参展,总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规模空前。与展会呈现出的红红火火情景不同,今年农机市场给人的感觉并不“红火”,从年初到现在,一直令人感到“冷嗖嗖”。

让我们透过全国农机展会看市场,或许能够在不同视角下得到别样的启发与感受。

传统品类大型化

在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我们会发现,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以及耕整地机械等传统农机产品大型化趋势愈加明显。

以拖拉机产品为例,展会上展出的最大马力拖拉机标注到了600马力,3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展出品牌超过15个,100-200马力拖拉机举不胜数,国内品牌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速度在加快。

再看收获机品类,我们也关注到,今年展会上除了展示常规的小麦轮式收获机、水稻履带收获机、传统的摘穗型玉米收获机等产品之外,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谷物籽粒收获机)显示出蓬勃的成长性,不仅国外一线品牌吸引着与会人员的目光,而且国内品牌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粗略统计,本届展会上展出的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品牌超10余个,国内品牌正在开启大型、高端化产品研发、制造的加速度。

展会上传统农机品类展品趋于大型化的情况与农机市场的实际表现相一致,据统计,今年以来,大中拖整体市场销量下滑近20%,而其中100马力以上大拖同比增长10%以上,中拖市场则下滑严重。小麦机械化收获领域,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进入10kg时代;水稻机械化收获领域,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进入6kg时代;玉米收获机领域,摘穗机产品实现销量大幅下滑,籽粒收获机产品市场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水稻插秧机则进入高速乘坐式时代。在农机具领域,伴随着大中拖马力段上延,相关农机具大型化趋势亦是愈加明显。

新兴品类个性化

本届全国农机展首次在南方省份举办,这无疑吸引了更多南方农机企业和适用于南方农田作业的农机产品到会展出,南方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与多样的农作物种类,衍生出更多的新兴农机品类。

本届展会上,新兴农机品类林林总总,令人大开眼界,如大家所熟知的无人飞行器、园林机械的猕猴桃采摘机、山地机械的小型机器人、田间除草机器人以及设施农业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特种作物的油茶采收机、各式各样的中草药收获机械、蔬菜作业机械的甘蓝收获机等等,无不显示出我国农机装备品类的种类丰富与多样化特点。

众多周知,农机行业自2015年进入升级转型阶段以来,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调鲜明,传统品类市场的饱和下行与新兴品类市场的勃兴上行交织,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近年来,国家针对丘陵山地区域农业机械化提升政策全面落地实施,有力地拉动了适用于多样地貌、多种作物、不同应用场景等特色农机产业跃升。与此同时,伴随着传统农机市场的饱和趋缓,众多农机企业对行业短板领域以及特色作物机械新兴领域的关注度加强,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推动了农机装备行业不断进步。

据统计,我国农机装备体系健全,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农、林、牧、渔、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相信,未来,与现代农业发展同步,农机行业会创造出更多的与之相匹配的农机产品,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智能化大行其道

在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我们无时不刻都可以感受到智能化的科技氛围:装配了具有先进感知系统、智能操控系统、智慧作业系统的高端、大型农机产品,操控更便捷,作业更高效;配置了自动驾驶、数字识别等系统的插秧机、收割机,可自行调整行走路径,实现无人化自动作业;智能化数字化育秧工厂,可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各种智能装备和智能技术应用,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农业生产的认知。

毋庸置疑,智能化正成为农机装备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管是传统农机产品还是新兴农机产品,都在电子化、智能感知、大数据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导航、人机交互技术等加持与融合下,焕发出颇具智慧特征的“新容颜”。

近年来,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如,在农田开沟、起垄、深翻等耕整地作业环节,拖拉机北斗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可有效避免错行和漏行,准确控制直线度及衔接行间距,提高作业质量;在播种环节,精量播种机、耙播一体机等具备分层精量施肥、种肥监测等功能产品应用,保证了作业播种精细、下籽均匀、深浅一致;在田间管理环节,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各类作物的精准喷洒、播撒作业;在收获环节,智能高效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可适时检测作业动态,并通过收获机具上安装北斗导航定位终端,为机手提供农机作业面积、位置等信息,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机收损失,等等。

由此可见,智能化正在为农机装备行业赋予更多的无限可能。

国际元素拉满

近几年,农机行业国际合作如火如荼,在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我们不仅看到全球一流农机品牌约翰迪尔John Deere、凯斯Case、克拉斯Claas、道依茨法尔Deutz-Fahr、久保田Kubota等产品悉数亮相,而且,法国库恩KUHN、德国雷肯LEMKEN、意大利马斯奇奥Maschio等全球知名农机具品牌携豪华产品阵容到展,同时,还吸引了意大利、德国、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阿尔及利亚、韩国等企业抱团参展。

2024全国农机展会期间,国外登记观众超过2000人,期间举办的中国国际农机贸易峰会上,有来自亚太、非洲、欧洲等地区30多个国家600余位国外买家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对接。展会同期举办了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第10届成员会议、中俄智慧农业对接会、泰国、越南农机市场分析报告会等国际化活动,可谓国际元素拉满。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农机行业的大市场,根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 年中国农业机械的市场价值5857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全球农机企业关注的目光。从全球宏观角度看,近年国际政治环境动荡,经济普遍下行,而中国不仅政治安定,而且经济运行趋稳,越来越多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之国内农机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农机产品出口稳步前行,中国农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愈加重要。

总体而言,中国农机行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战略合作成效显著,国内农机企业国内+海外的“双市场”经营成就了新的业绩,国外农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也带动了国内外品牌之间的竞争与融通,全球化成为中国农机行业和农机市场不可或缺的标签。

大型产品国产化水平待考

通过展会,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内农机产品“一大一小”趋势明显,尤其是产品大型化,毫无争议地成为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的亮点之一。

还是以拖拉机为例,300马力、500马力,甚至更大马力产品,都不再是稀奇产品,其中,有一线品牌、二三线品牌,也有新进入品牌。实事求是地讲,产品展示出来,只是产业化的一个环节,具体产品质量与作业效果如何,尚需用户使用与长时间的作业验证。就目前国内农机产业现状而言,符合国四排放大马力发动机、离合器、液压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核心原材料等诸多领域存在壁垒与短板,需要国内企业持续攻关与突破。对整机而言,可靠性指标,尤其是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F(我们常说的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需要高度关注。

不可否认,从新产品研发,到商品化,产品熟化,再到产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改进与完善,需要付出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全体农机人的努力值得称赞。我们更相信,伴随着国内农机行业创新脚步持续加快,国产农机装备抢占全球农机制高点指日可待。

明年市场有望向好

通过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我们感受到全体农机人的坚韧、坚持、无限热情与持续加快的创新步伐。综合而言,2024年,国内农机企业走得并不轻松,整体农机市场趋缓运行几乎贯穿了全年,然而,农机人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止。

对于2025年的农机市场走势判断,向好提升的几率很大。

首先,经过几年发展,疫情对农机市场的影响全面消除。疫情影响这个因素不容忽视,也必须直面,不作过多赘述。

其次,农机市场2023/2024连续处于下行区间,市场销量触底,反弹几率增加。

再次,2022年因“国三升国四”排放升级形成的巨大市场库存,经过连续两年消化,总量大幅降低,市场竞争有望进入常态化。

同时,伴随着国家2024-2026新三年农机补贴政策、报废更新政策实施以及补贴资金兑现及时性考核监督趋严,将成为促进市场缓升的驱动力。


文章结尾,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细细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