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 | 行业下行,营销突围

2024
09/07
15:21
liyong

我国工业建设正在经历着打破瓶颈与自我突破的高速发展期,从2013年开始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到201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以全球化思维与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打破旧产业格局和旧经济秩序围困难题,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显著成效。

作为机械工业行业的一个分支,我国农机装备行业伴随着工业发展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目前,我国已成为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据统计,2023年,我国农机保有量达2亿台套,总动力超过11亿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74%;规模以上企业22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2428亿元;国内农机制造企业能够生产14大类50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

成效令人振奋,行业发展进入周期循环。在完成产业规模积累、大众农机品类需求供给满足、机械化程度全面提升等基本面建设后,自2015年开始,农机行业也伴随着供给侧改革进入转型升级周期,行业增速进入缓行期。2018年更是出现罕见的严重收入与利润双回落,企业亏损面加大。2022年,动力机械国三升国四排放升级政策落地实施,成就了行业内近年来的销售小高潮,但是,也造就了2023年和2024年的市场透支和销量回落,行业下行迹象明显。

农机行业运行轨迹向下,如此背景下,品牌洗牌加速,众多农机企业进入残酷的近身肉搏。越是此种情景,越是需要营销发力。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抓产品。

从根本上讲,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有二,一是把产品卖出去,二是助力产品升级。也可以讲,企业产品质量好坏,不仅仅是技术、采购、制造、质量、工艺等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全价值链各环节的事情,其中,市场营销环节的作用亦是至关重要。

很多人认为,营销人员的职能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其实,这只是营销人员职能之一,营销人员职能不仅包括产品销售,而且包括货款回收、市场调查研究、‌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客户服务等多方位职能。

在产品开发环节,营销人员要‌根据市场需求,搜集顾客意见和建议,向企业设计、技术、制造等部门反馈,创新和改进现有产品,‌不仅如此,要结合用户需求以及竞争对手产品开发情况,提出新产品的开发建议,‌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从工作区位上讲,营销人员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更能够直接掌握与获取市场一线信息。尤其是农机产品,农忙时节的作业表现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收益与使用评价,业就直接决定了市场销售趋向。不仅如此,发现更好、更适合、用户更急迫的新产品需求尤为重要。

因此,农机行业下行,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便愈加重要,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企业都必须抓好产品,营销环节责任重大。


第二,抓用户。

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是从事何种类型的农机产品经营,都必须通过强大的营销手段抓住适销对路的用户群体,才能够实现价值转换,创造收益。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农机企业营销目标必须高度聚焦,所有举措必须在产品过硬的基础上围绕着用户需求展开,归根结底,谁抓住了用户,谁就掌握了市场销售主动权。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今天,线上、线下互动成为农机企业进行产品宣传的必要手段,通过网上平台,可以跨越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令沟通随时随地,成为产品推介的有效手段。

不仅如此,丰富多彩的展会活动也为农机企业提供了产品宣传推广的良好契机,搭建了企业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了产品销售。

除此之外,农机企业通过与销售渠道的深度合作,全面开展用户回访、产品作业演示、让利促销、意向用户企业现场参观考察等活动,依然是行业下行周期内最直接、最有成效的营销手段,也是值得所有农机企业认真研究并坚持的必要营销策略之一。


第三,抓痛点。

不可否认,在农机产品丰富程度大幅提升、用户需求不断满足的今天,普遍过剩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实际上,用户的需求痛点依然不少。

比如,大中拖、收获机等大众农机品类,在产品作业可靠性、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以及差异化性能需求等环节存在不足;比如,辣椒移栽、板栗收获、山药收获、残膜回收等小众农机需求领域,适用、好用的农机产品研发供给不足;比如,畜牧养殖领域,尤其是大型养殖场的饲喂设备、全自动清洁设备、挤奶设备等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等等。农机用户需求痛点依然需要不断发现与挖掘,从而为企业丰富产品品类、发现市场机会提供信息支撑。

农机企业强化营销策略,抓住用户需求和市场痛点,才能够为创新提供有效支撑。从农机企业发展类型分析,绝大多数农机企业向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的势头强劲,纵观成功企业不外乎两种性格和路线,一种是,在某一产业链上持续打磨了很多年,靠着强大的韧性和多年的技术老茧,成就江湖地位;一种是,靠着新科技赋能崛起,这种企业往往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利用最短的时间在细分赛道做到数一数二。

不管农机企业规模大小,只有抓住用户“痛点”,通过开发与提供产品消除用户“痛点”,就必然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市场营销才能体现出价值。


第四,抓更新。

国内农机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已经是被大家公认的事实。

据《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06亿千瓦。拖拉机拥有量2144.07万台、配套农具4029.14万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同比分别增长12.47%、4.24%,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数量同比增长9.65%。粮食作物生产机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拥有量分别达到173.11万台、63.80万台、98.7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6.39%、4.49%、2.56%。大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等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相继投入农业生产,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拥有量达到13.07万架,同比增长33.48%。

加之,今年246亿的农机购置补贴、5亿元的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各地陆续出台的农机产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细则,促使巨大的市场保有农机快速进入梯次更新通道。

在如此背景下,所有农机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把“以旧换新”作为关键一环落实好,出台有竞争力的营销政策、做好用户的宣传争取,不容忽视。


第五,抓服务。

服务,是农机行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直面农机行业下行周期,通过提升服务来促进产品销售,进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对企业品牌认可度、依赖度,至关重要。

抓好服务,不仅仅是做好“三包”维修服务,而是要拓展到更加宽泛的业务范畴,比如,主动用户回访,上门维护保养;用户产品使用知识培训、安全操作宣传;农机、农资等一体化资信提供;三包期内和三包期外充足而及时的配件供应;农时作业需求信息提供等等,都属于农机服务。

农机企业做好营销,服务是促进销量提升的关键一环,据不完全统计,新用户购买农机产品,4成的销售达成来自于老用户推荐。老用户推荐的理由必定少不了两个因素,一是产品好,二是服务好。

从这个意义上讲,好服务与好产品成就好业绩。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