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4
09/04
17:38
王虎

当前是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加强甘蔗田间管理和生产指导,实现甘蔗丰产和蔗农增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田间管理

(一)排涝抗旱。近期,蔗区出现不同程度连续降雨天气,部分蔗区出现渍涝,影响甘蔗伸长期生长。要及时开展田间排涝,加强蔗地排灌设施维护,在四周开挖环状排水沟,中间开挖“十”字形、“丰”字形或“井”字形排水沟,将雨水排到蔗地外,降低田间地下水位。蔗区秋季发生气象干旱风险较高,在丘陵、坡地等旱地蔗区,有条件的可开挖引水沟,利用现有的灌溉设施,做好引水抗旱准备。

(二)防风抗倒。如遇连续降雨、大风或台风天气,容易造成甘蔗倒伏。要及时扶正蔗株,在甘蔗三分之二高处,用绳子或枯叶将两行甘蔗捆成“人”字形,或将相邻的几株甘蔗捆成一束,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扶正的甘蔗植株恢复生长15天后,可解开捆绑物。

(三)合理追肥。蔗区如遇持续降雨,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应结合甘蔗长势及时追肥1次,每亩可施甘蔗配方复合肥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5公斤,促进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结合追肥及时进行大培土,使蔗根多生、深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四)剥叶通风。秋季甘蔗生长快,蔗田易郁蔽,要及时剥除枯叶,改善蔗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一般每条蔗茎保留9—10片新叶为宜。对于湿度大、蔗叶茂密、病虫害较重的蔗田,要多剥叶并把病叶枯叶带出蔗田集中烧毁。

二、加强病虫害防控

甘蔗生长中后期易遇高温高湿天气,雨热交替易导致病虫害多发并发,影响甘蔗产量、糖分含量和宿根性。要注意进行蔗区巡查,及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主要病虫害包括梢腐病、褐条病、赤腐病、锈病、蓟马、螟虫、粘虫、绵蚜等。病害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螟虫和粘虫防治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双、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等,蓟马和绵蚜防治可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或吡虫啉等。中后期病虫多存在并发为害的情况,建议根据蔗区巡查发现的主要病虫种类,科学复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助剂”,采用无人机或高压喷枪等进行统防统治作业,提高防控作业效率和防治质量。

三、抓好砍收作业

甘蔗收获应以“先熟先收砍,晚熟晚收砍”为原则,先收早熟品种,再收中熟品种,最后收晚熟品种。甘蔗生长达到工艺成熟期后再进行砍收,砍收过早会影响甘蔗品质和来年宿根发芽,一般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陆续开始砍收,有利于宿根蔗芽出土萌发。应选择晴天砍收甘蔗,具备条件的蔗田提倡采用联合机收或分步式机收,不具备机收条件的蔗田人工砍收时,建议使用锋利小锄,砍收要快,使伤口平整,减少蔗桩破裂,提高下年出苗率。甘蔗不宜储藏,砍收后要及时送到糖厂进行加工,并将蔗田的蔗叶等杂物及时清理干净。

四、做好甘蔗秋植

甘蔗秋植是指立秋至立冬期间种植,到次年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是提高甘蔗单产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旱地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下种后出苗率低的有效措施。甘蔗秋植提倡采用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及其脱毒种苗,下种前进行土地深耕,施足基肥,下种量每亩5000—6000芽为宜。下种后及时喷施除草剂对蔗地进行封闭处理。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