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一统江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2024
08/30
14:24
仇半农

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国内规模排名第三的农机品类,近五年时间平均年需求量在6万台,行业规模约为100亿元,由于玉米机收率仍然较低,所以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仍处于推广期,理论上还是增量市场。

近几年水稻机、小麦机、花生机等行业鲜有新鲜血液加入,但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仍然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盟,说明该行业仍有增长空间,对资本仍有吸引力。

2024年上半年玉米联合收获机总共销售了7800台,同比下降26%,这是在2023年销量腰斩的基础上的再次大幅下滑,说明行业真的陷入了困境。

在行业处于困顿期时,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的竞争格局怎么样呢?会不会出现小麦机、水稻机那样一统江湖的局面?

一、2024年上半年玉米联合收获机竞争格局

2024年上半年,三大联合收获机销量接近10万台,同比增长10.5%,与此同时玉米联合收获机只有不到一万台销量,同比下降26%,在这种情况下,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竞争形势一定是趋于恶化,那么有新的竞争情况吗?

image.png

整体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行业很分散,虽然也有集中的趋势,但是多寡头共存的竞争格局一直存在,且行业竞争格局极不稳定,行业前几名的位次一直处于动荡变化过程中,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三五年”。

结构化的分析,2024年玉米机行业CR5,也就是行业前5名的占有率为56%,同期小麦机CR5占有率为97%,水稻机CR5占有率 98%,显示后两个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已经处于绝对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image.png 

短期内的数据也许不具备代表性,时间轴稍放长一点,回过头来看2022年、2023年行业的竞争情况,也能得出和2024年一样的结论。

2022年玉米机行业CR5为45%,2023年为48%,行业第一名潍柴雷沃占有率也没有超过30%,说明这个行业缺乏绝对的行业龙头,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对于追赶者和新进入者,仍然有无限的可能性。

二、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什么很难一统江湖?

在小麦机、水稻机在十几年前就完成江湖大一统的背景下,2024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什么仍然如此分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呢?

1、种植分散,需求多样化

玉米在国内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6.5亿亩左右,无论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有种植,且玉米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这就决定了在国内每个省份,就连处于热带地区的海南省和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西藏都在大面积种植,玉米种植的普遍性决定着需求的多样性。

另外不同的区域种植的品种不一样,不同地区和同一个区域玉米种植农艺也有巨大的差距,如黄淮海地区以大面积的平作为主,且是大株稀植,而东北内蒙地区是大垄密植,一些地区是大垄双行,有一些地区是大小垄双行,且玉米由于生长时间超过5个月,收获时植株粗壮,在新疆地区则是要起垄铺膜种植,另外有一些地区需要收秸秆,有一些地区秸秆要全量还田,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农艺决定了需要不同的机器收获。

另外,近几年国家在推动一些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农机需求也产生了影响,如新疆地区调减几百万亩棉花面积,增加了350万亩左右的玉米种植面积,陕西关中地区砍掉老旧果园改种玉米,这些都产生了对玉米收获机的新需求或改变了需求结构。

总之,分散的种植,百花齐放的品种,千变万化的农艺特点,决定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国内仍然存在大量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企业,大企业也想一统江湖,但目前客观条件不具备,企业要增加占有率成本极高。

2、盘镇割据,占山为王

历史的原因,区域市场的优势,本地化的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在国内的不同市场有本地强势企业,这些企业类似于“地头蛇”,外地来的“强龙”也拿他们没办法。

大的方向,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分为东北内蒙市场、黄淮海市场、河西走廊新疆市场、西南市场等,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强势企业。

在黄淮海中原地区,英虎、金大丰、潍柴雷沃三大家很强势,其他的如焦作泰利、唐工利军、巨明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东北内蒙市场,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迪马、牧神、勇猛等长期深耕,在当地口碑很好,另外东北地区籽粒机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亚丰等国产新锐品牌近几年异军突起,抢占了传统豪强的很多市场份额。

当然东北地区不能忽视本地的“地头蛇”,如辽宁大拓、吉林顺昆、拉法山等地方性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这些企业知名度不高,但在东北市场上他们有很强的话语权。

在河西走廊新疆市场,进口的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克拉斯有稳定的高端客户群,近几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除了潍柴雷沃、牧神、中联重科等品牌,原来盘踞在中原地区的金大丰、巨明等加大在新疆地区的市场推广力度,另外新疆本地钵施然、铁建重工也都已推出大型纵轴流玉米联合收获机。

整体看,国内玉米区域性需求特殊明显,在不同的区域内都有本地的强势品牌,其结果是国内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形成了“盘镇割据”“占山为王”的竞争格局,新企业要攻进一个区域市场难度不小,区域市场品牌要成为全国性的品牌难度更大。

3、需求变化,产品变动

国内玉米种植模式千变万化,农艺特点千姿百态,决定了需求的多样性和需要不同的企业去对接,在此基础上,国内对玉米收获机有层出不穷的新需求,新需求就是新机遇,企业都是趋利的,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会出现新的企业。

如近几年很火的茎穗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鲜食玉米收获机、籽粒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大豆两用收获机等。

一些企业只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如山东淄博亚丰农机,扎根于籽粒直收市场,其推出的新时代8177和9166在新疆和黑龙江很受当地用户欢迎。

与水稻机、小麦机单一功能不同,玉米机收获时要求更复杂,有的收穗,有的收籽粒,有的需要收黄贮秸,有的需要收鲜食玉米,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品牌来满足。


总结:玉米种植分散、农艺不统一、品种多样、功能多样等特点,决定了玉米机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面对这种需求,农机生产企业不可能通过简单来应对复杂,而应该是以多样化产品来应对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没有一家企业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按德鲁克的说法企业只能满足特定的需求,所以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就存在大龙头与隐形冠军、小虾米共存共荣的特殊现象。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