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才是中国拖拉机产业的出路?

2024
08/23
17:09
王虎

作为农机中最为常用的机械品类,拖拉机无疑是“最亮的那个崽儿”,备受世人瞩目。当然,也是全球农机企业主力产品选择,如美国约翰迪尔、爱科,意大利凯斯纽荷兰、道依次法尔,德国克拉斯,日本久保田、洋马、井关,印度塔塔、马恒达等均把拖拉机作为主营产品。

在中国,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拖拉机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进入缓慢发展期。据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1亿千瓦,达到11.06亿千瓦,较上年增长2.63%;拖拉机拥有量2144.07万台、配套农具4029.14万部。

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公示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拖拉机产业堪比“斩腰式下滑”。截至2024年1月12日数据:轮式拖拉机年销量23.01万台,同比下跌了55.56%;使用中央补贴资金36.07亿元,较2022年减少了64亿元,同比下滑了63.96%;拉动拖拉机销售超236亿元,同比下滑了51.48%。

2024年,截至目前,国内拖拉机市场仍然显示出疲软态势。可见除了国四切换带来的影响外,中国拖拉机产业明显已经进入瓶颈发展期。当前,中国拖拉机市场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中国拖拉机企业该如何突破困境?中国拖拉机产业的前路又在何方?

行业加速洗牌中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机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对“良机”需求增加,拖拉机高质量发展已成必然。国四切换后,产业洗牌加剧,产品产能落后的微小型企业逐渐被淘汰。

产业优化升级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论是政策导向、市场竞争还是用户需求,对于高质量拖拉机的需求都是一致的。但是,目前,我国农机高端产品制造能力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拖拉机产品这种征兆更为明显,造成产品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用户对高质量拖拉机产品的追求。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品牌集中度的不断提升,竞争加剧,适者生存,倒逼农机企业在市场资源重新配置中确立自身定位。

据农机购置补贴应用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有补贴销量数据的轮拖产品有1979款,而销量在1000台以上仅有45款产品,销量超过2000台仅15款,超过3000台的仅8款。销量前十的产品被潍柴雷沃、中国一拖和沃得农机垄断,涉及504、704、804、1204、1504、2004等系列。其中,潍柴雷沃有6款产品,中国一拖三款产品,沃得农机1款产品。

产能过剩,主要还是针对低端产品,对于高端产品,即使低迷,市场仍然存在增量。再加上,新一轮报废补贴政策的推动与促进,或许空间仍会有提升。据相关机构数据推断,2024年全球农机年产值约为1800亿美元,具体到拖拉机产业上,2024年拖拉机产值会达到7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0亿元,也就是全球拖拉机行业的空间。

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8—2022年我国拖拉机行业冲高回落,在2020年达到50多万台的销量后逐步回落调整。行业集中度逐年增加,2020-2022年,大企业快速收复失地,国内农机行业开始进入大企业主导时代。从流通协会了解到的信息看,2022年拖拉机CR6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5%,较五年前提升了近35个百分点,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制造企业数方面,近5年拖拉机制造企业数量整体呈现先增后缓慢下降的态势,2021年达到最高的251家,随着国四切换、市场遇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目前的企业数量在150家左右,同比2021年,降幅约40%。

2023年,潍柴雷沃和中国一拖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6%和21.4%,仅两家企业合计占据近44%的市场份额,较2022年增加了12.3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沃得、华夏、常发、悍沃、萨丁、国泰等品牌拥有8000~10000台的规模,有着冲击第一梯队的可能和实力,白热化竞争后,中国拖拉机品牌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科技支撑发展成为发展重点突破口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04年实施以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中国农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新一轮补贴政策实施,《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明确表明: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领农机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拖拉机作为动力机械,作业高质高效是其根本发展方向和目标。智能化、信息化、多功能是先进拖拉机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电子控制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控制策略、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应用。

近期,《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发布,拖拉机品类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机械换挡产品补贴较上一轮明显下调,而对于动力换挡和智能控制做了单独分档。未来,拖拉机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基本明确。

但是,对于高端拖拉机的发展,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推出动力换挡拖拉机的企业已超过20家,但量产上市的企业除了凯斯纽荷兰、爱科、道依茨法尔等5家外资企业,本土企业中有批量产品上市的主要是中国一拖、潍柴雷沃、沃得农机、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而在无级变速技术方面,多数企业属于攻关阶段,或小批量应用阶段,距离批量商品化和大量应用与推广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目前,国内首台商业化CVT智能拖拉机——潍柴雷沃P2404-7V拖拉机(采用了潍柴动力自主研发的CVT无级变速动力传动总成)也仅是小批量上市。

另外,电动拖拉机迎来发展窗口期。据报道,2023年全球新能源电动农业机械市场规模约7.9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54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42.3%。

在农机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引领下,在国产电动汽车、电动工程机械的“三电”产业链日益成熟的根基上,电动拖拉机特别是小马力拖拉机迎来发展新机遇,头部企业纷纷下场推出代表产品。

在2023年武汉举办的全国农机展会上,中国一拖、潍柴雷沃、东风农机、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都展出代表性电动拖拉机,沃得农机、常发、悍沃、英轩等拖拉机企业同样展出了基于玉柴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混动式E-CVT拖拉机。可见,多数拖拉机生产企业已将新能源、电动拖拉机纳入发展规划。

政策方面,经历两三年时间征求各界意见,《电动拖拉机鉴定大纲》发布在即,6月底农机工业协会发出了《增程式电动拖拉机第2部分: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等4项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预示着电动拖拉机的行业标准出台在即。

不论是技术基础、企业储备,还是政策支持方面,电动拖拉机正在打开发展窗口。

质量为本是王道,根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

国产拖拉机和全球著名拖拉机品牌产品差在哪了?除了技术先进性的差距外,产品质量本身才是用户最在意的。针对农机应用的季节性和作业连续性,很多用户表示,不在乎产品有多么高大上的功能,他们更在乎产品可靠性,耐用性,他们更希望拥有一台在农忙季节“不掉链子”的拖拉机。用户对于国产拖拉机的高质量需求非常迫切。

“质量为本”是拖拉机产业乃至农机产业的根本和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企业在寻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时,更要注重根基的稳固。

细节决定产品质量,农机生产企业应把每个细节做到位,寻求“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生产出高质量拖拉机或其他农机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