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优机优补”?什么样的农机才算“优机”

2024
08/21
10:16
liyong


在新三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有一个关键词被大家时常提及,那就是“优机优补”,该如何理解这个关键词的含义呢?从词面的含义上,不难理解所谓“优机优补”,就是对优秀的农机产品进行优先补贴。其核心是,什么样的农机才算是优秀的农机呢?

经过了多年的产业进步,如今的国内农机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机制造大国和农机使用大国,农机需求基本面也得以全面满足,行业发展也进入升级转型期,自2015年开始,农机行业由规模增长全面转向高质量增长,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也随之不断优化。今年,2024-2026年新三年补贴政策开始实施,针对新补贴政策中的“优机优补”,不同省份陆续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予以推动。

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问题,对于“优机”的认知,有三个认知误区和五个评价标准,以供商榷。


首先,看三个认知误区。

一是,惟“智能”论英雄。

近年来,被农机行业提及最多的词汇恐怕非“智能”一词莫属,追求智能化也成了行业内最热风潮。从根本上讲,智能化本身有问题吗?答案是,没有,绝对没有!毫无疑问,农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

但是,农机智能化是要分阶段实现,并且是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并非凡是农机产品都要盲目追求的“智能化”,更不是追求虚假的“伪智能”。农机补贴政策制定与实施,必须与属地产业现状紧密结合,找准专属“优机”。

比如,很多区域由于地势地貌以及种植作物小众等因素制约,还处在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的阶段,盲目追求“智能化”,现实吗?

再比如,农业经济发展本身就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区域,一味追求智能化,也是不现实的。业内人士都清楚,“智能”从何而来?是传感器、是芯片感知、是数字化操控,这些部件需要成本的增加,这些价值是体现在产品销售价格上的。

不管产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切莫陷入盲目追求智能化的误区里,“名头”固然好听,不一定适合所有区域。

二是,惟“高端”论英雄。

在农机行业全球化竞争日益深入的今天,行业“制高点”争夺愈演愈烈,国内多半数以上农机企业经营都锚定了“高端”产品的目标,很多省份的农机主管部门也动不动就提及赶超高端的话题。

实际上,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是链主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条打造的有机结合,是产业集群造就的结果,国内农机制造产业更不外如是,就像是广东省的无人机产业集群;江苏苏州的水稻机、插秧机生产集群;浙江温岭排灌用泵产业集群;重庆江津区的微耕机产业集群;山东潍坊的拖拉机产业集群;河北庞口的农机配件产业集群;河北宁晋农机具产业集群等。只有具备了这些产业基础,才具备冲击高端的基本条件。

从产品使用端讲,现阶段,并非国内所有区域必须以“高端”农机产品为使用主力,实实在在的“适用、好用、耐用”产品,更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农机推广要不惟“高端”产品论英雄,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盲目跟风,要结合区域现状做好统筹规划。

三是,惟“大型”论英雄。

众多周知,产品大型化已经成为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大型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作业速度快,意味着效率高,机手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更多的活儿、抢更多的农机作业生意。

农机产品大型化,绝对不能偏激,要与属地农艺、农业现状相匹配,比如,新疆、内蒙、东北等成片地块,实现农机产品大型化推广毋庸置疑,而在不具备成片地块规模化作业的地区,盲目推行大型化农机产品就说不过去了。

前些年,在不少区域,机手们也存在盲目追求农机产品大型化的心态,比如,部分小地块作业的拖拉机,盲目追求马力段上延,就会出现功率浪费,购买成本和能耗增加,得不偿失。

所以,不盲目追求大型化,也是农机行业的一种“清醒”,也值得农机主管部门和农业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引导。


其次,看五个评价标准。

一是,可靠性强的是好农机。

据行业统计,国内绝大多数品类的农机产品整体性能不比国际一流品牌差多少,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产品作业可靠性,尤其是行业内最常用的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F,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国产农机产品该指标普遍偏低,这也成为了国产农机的“诟病”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优机优补”,应该把农机产品作业可靠性指标评价放在第一位,不管是产品鉴定还是产品推广,都必须高度关注该指标。“可靠性强的才是好农机”,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

二是,适用性强的是好农机。

以玉米收获机为例,目前,国内形成了玉米籽粒收获机、玉米摘穗剥皮收获机、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等多种产品系列,大型化、中型化、小型化产品品类多样。而实际上,产品的适用范围各有不同,诸如,大型玉米籽粒收获机产品适用于黑龙江、新疆等地区;中小型籽粒收产品和多数摘穗剥皮型玉米收产品适用于黄淮海等区域;1行、2行、3行的小型产品适合于丘陵山地区域。

因此,不同地区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确定适用性强的农机产品作为重点推广的产品,追求“高、大、上”,前提是必须适合所在区域农业机械化需求。

三是,性价比高的是好农机。

伴随着国际、国内整体经济环境进入缓行周期,农民的购买力也出现下降,在农机购买上,农机手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老农机手对产品价格的衡量度越来越多,不仅要求产品性能好,也更希望产品价格合理。尽管大家认知里既好又便宜的产品是不存在的,但是,性价比这一指标正在左右着很大份额的农机产品更新与购买。比如,国内采棉机产品,整体性能和使用体验较之国际品牌有些差距,但产品价格诱人,也就逐步成就了国产品牌的崛起。

性价比高是一个辩证的概念,以牺牲质量成就的低价格称不上“性价比高”,在产品成熟度都差不多的前提下,品牌之间比的就是价格。推广性价比高的成熟农机产品,应该是“优机优补”的一大部分工作内容。

四是,作业效率高、低耗环保的是好农机。

农业机械化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进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劳动强度、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效果下,作业效率高、能耗更低的农机产品,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这一点不用做太多赘述。

所以,不管何时何地,作业效率高、低耗环保的农机产品,必定是备受用户欢迎的好农机。

五是,老百姓和机手说好的才是好农机。

谁一千道一万,对于农机产品的评价最终取决于老百姓和机手的口碑,也就是接受农机作业和最直接使用农机的人最有评价权,最大程度地调研和了解他们的产品评价,评选出的“优机”,才更有说服力。


农机行业的进步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全体农机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既要做好“高大上”的顶尖智能化农机产品文章,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大众化适用优质农机产品文章,稳步推进,不可偏废。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