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投资方向——履带式拖拉机

2024
07/08
10:28
仇半农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选对赛道尤为重要,究竟要进入一个什么样的行业,这是一道难度很大的选择题,小马宋在《营销笔记》中说企业要选好赛道,一个好的细分市场的首要条件是市场规模要大,企业要做大必然是在大市场里,这点道理很简单,水大鱼才大,家里的鱼缸再大也养不出鲸鱼,所以如果要创办一个大公司,那首先要进入一个规模足够大的市场。

今天的话题是履带拖拉机,那么国内的履带拖拉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是个大市场还是一个缝隙市场?是大水里有大鱼?还是小池塘里出虾米?

一、履带式拖拉机的优势

拖拉机是全球农机行业规模最大的品类,每年产值约为2500亿元,按行走方式分,拖拉机可分为轮式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履拖知识,如果在二十年前,笔者无须啰嗦,但如今许多人不知履拖为何物,旧调重弹是有必要的。

1、接地比压低,保护土壤

用履拖作业在旱地避免形成犁底层,保墒防旱;水田防止破坏硬底层,保证水田正常耕作;轮拖接地比压是履拖的3倍,试验表明,耕地被轮拖压实后出苗率仅为30%-40%,而履拖压实后出苗率仍能达到80%-90%;水田的轮拖轮辙更是影响插秧和收割,甚至造成泥脚不断加深而无法耕种。

2、牵引力大,深翻负重作业优势明显

相同重量的履拖的牵引力是轮拖的1.4-1.8倍,牵引效率方面,轮式拖拉机最大牵引效率是55%-65%,履带拖拉机可达70%-80%,也就是说同马力的拖拉机,轮拖发动机有效功率要比履拖多丧失15%。

3、作业效率与轮拖半斤对八两

拖拉机进行农田作业,旋耕作业速度一般在5~6km/h,带犁作业速度一般在7~9km/h,耙地作业速度一般在10~12km/h。履拖的耕作速度与轮拖的相当,无论是犁地、耙地、播种等农田作业履拖不比轮拖慢,而牵引力优势明显。

4、通过性和爬坡能力超强

履带拖拉机由于重心低、附着系数大,具有良好的抵抗翻倾和下滑的坡地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转弯半径小的机动性、爬坡能力强的越野性等特点,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田、梯田作业比轮拖有更好的适应性,尤其是配装橡胶履带后,属于全地形的作业机械。

履带拖的优点还有很多,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行驶速度慢,在转场时非常不方便,全钢履带的还会严重地破坏路面,一些地区限制履带拖拉机上路,但与其优点相比,这些劣势本来不算什么,再说了也能解决,比如换装橡胶履带就可以解决破坏路面的问题。

二、当前国内履带拖拉机的规模大小、竞争格局

履带拖的优势非常明显,那么目前在国内的行业规模是个什么情况呢?全年销量有多少,销售规模有多大?

据朱士岺《拖拉机产业史话》,中国第一拖拉机履带拖拉机平均年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为12433台,到90年代升到15434台,在计划经济的70年代基本持平。

我们再看看下图,从2014年到2023年10年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统计出来的国内履带拖拉机的销量,从中可看到2022年最高点是4057台,2018年是最低点是1300台,平均每年是2300台。

这个数据与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在70年代至90年代产销量有巨大的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除一拖外,国内还有杭拖,冠世等企业,一年也有5000台左右的销量。

image.png

我们再看看,国内履带拖拉机的竞争情况,很显然行业前10位居然没有中国第一拖拉机,从补贴系统看一拖2023年履带拖拉机销量只有个位数,说明国产履带拖的带头大哥已经放弃了履带拖,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的环境下,必然有新的行业领袖出现。

可以说国产履带拖在北方旱田市场全面溃败,但履带拖拉机有新的细分产品开枝散叶,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这就是水田型轻型履带拖拉机,这种产品成功,最重要的一条是找到了一个新的细分场景——南方冬水田区。

image.png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梳理出来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时间通过补贴系统销售的履带拖拉机,销量排名前10的地区全部是南方省份,其中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福建占比最多,而这些地区都是冬水田区,耕作时泥脚深,轮式拖拉机作用没有优势,其它排名前10的省份也是南方水田区或南北交界地区拥有大量水田面积的省份。

这一方面说明目前南方地区对履带拖拉机,尤其是轻型履带拖拉机是刚需,另一方面从主要生产厂家也可以看出来南方地区的厂家有区位优势,如湖南省的农夫机电占有率60%,加上富佳、德林、一田等企业,湖南省的履带拖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这说明这类机器区域性需求特征非常明显,湖南已经形成了水田轻型履带拖的产业集群,区域内配套体系较齐全,当地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image.png

从当前的履带拖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分布的区域,以及履带拖主销区域可以看出来,近几年农机行业所说的履带拖,实际上是南方水区区域的轻型履带拖拉机,目前以70-100马力机型为主,价格在7万-12万元之间,设计之初就是针对南方水区地区场景的,并不适应北方旱地区的重负荷作业。

其实在北方地区,还是存在一个重型履带拖拉机市场,目前只是需求量较小,且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以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福格森、克拉斯等进口产品为主,这些品牌的机型中有平履带的机型,有轮履互换的机型,有前轮后履或前履后轮的机型,有三角履带的机型,只是每年需求量有限,再加上没有进入补贴系统,所以我们无法统计这个数据,但没有数据并不代表着市场不存在。

三、被严重低估的投资方向——履带式拖拉机

履带拖拉机在20世纪50-90年代曾经在国内占领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接地面积大,可重负荷作业,所以长期以来国内的链轨拖拉机就是拖拉机的代名词,在70年代前国内大面积开荒中履带拖拉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80-90年代,国内履带拖一年有超过20000台的需求量,所以履带拖有过辉煌的过去,只是随着老一辈农机人的退出,很多新一代农机人并不了解这个过去。

国内履带拖拉机从辉煌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一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分散的土地让相对作业效率较高的50-100马力的履带拖拉机失去了市场;二是大规模开荒结束之后履带拖失去了重要的使用场景;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兼业化,农田由安身立命变成可有可无的口粮田,农户对种地变得“敷衍”,旋耕机代替了深翻犁,轮式拖拉机替代了履带拖拉机;四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出现了很多作业服务组织,这些组织重视机器作业效率重于作业质量,效率更高的轮式拖拉机挣钱更多,效率低下的履带拖拉机被服务组织抛弃;五是履带拖拉机长期只有一拖主导市场,缺乏竞争,技术进程缓慢,在面对轮式拖拉机时产品没有跟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以至于一年如果销售40万台拖拉机,履带拖拉机只有3000台。

但履带拖拉机可能要重新辉煌,这次的使用场景将是东北蒙地区、新疆地区、广大黄淮海地区,其背后的基本逻辑是土地规模化经营。

欧美国家履带拖和轮式拖的比例为1:9或2:8,也就是说10台拖拉机里,就要配1台或2台履带拖拉机,履带拖拉机最大的优势是接地面积大,对土壤压实小,耕地被轮拖压实后出苗率仅为30%-40%,而履拖压实后出苗率仍能达到80%-90%,也就是说使用履带拖在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改变,也不需要额外投入的情况下能增加产量,另外重负荷作业履带拖作业质量更高,当然产量也能更高,所以大规模种植和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的大型种植户和农业公司会更喜欢这种机器。

预计随着国内规模化农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壤压实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大规模种植者和组织化用户会主动配置一部分履带拖拉机,另外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履带拖拉机,通过市场的拉力和行政手段的推力,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种力量的加持,相信履带拖拉机,尤其是北方旱田型重型履带拖拉机会重现辉煌。

以上说的是北方旱田地区的履带拖的市场,其中读者们一定要关注国家推动的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宜机化改造、盐碱地改良等产业政策,这些政策的结果都是土地大规模集中和农业规模化经营,这种土地耕作条件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农机需求的变化,以及农机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北方地区重型履带拖的作业场景主要在深松、深翻地,以及重型机器的重负荷作业,另外为了提高出苗率,大规模播种中也会使用到履带拖拉机,如果以年30万台拖拉机需求为基数的话,北方旱田区拖拉机需求量约为18万台,按5%、8%、10%、15%、20%的渗透率来计算的话,光北方旱田区重型拖拉机年需求量可达到9000台、15000台、18000台、27000台、36000台,可见北方旱田型履带拖拉机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主要的增量来自对轮式拖拉机的替代。

image.png

当然南方水田区轻型履带拖拉机也面临着更加的发展环境和形势:

一是土地不断地集中。与北方地区的逻辑一样,凡是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或农业公司,都不会太追求短期利益,为了增加产量和可持续经营,他们更愿意配置一部分履带拖拉机。

二是履带拖还可以替代自走式旋耕机市场。在国内水田区,轻型履带拖拉机一直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就是自走式旋耕机。

自走式旋耕机是由湖南龙舟公司发明的,最先在湖南省推广,由于其稳定的性能和高效的作业质量,再加上高额的补贴,让这一全新的品类短期内被大面积推广到南方水田区,所谓的自走式旋耕机,就是在原来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底盘后面加装了一个水田旋耕机,从工作原理上与履带拖拉机后面带一个水田旋耕机并没有区别,从使用场景上几乎高度一致。

所以履带拖拉机和自走式旋耕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目前水田区轻型履带拖拉机一年需求量约为2500—3000台,而自走式旋耕机需求量约为10000—15000台。

这两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目前履带拖拉机的劣势是价格要比自走式旋耕机贵,但优势是作业效率要高,稳定性好,转场更方便,所以履带拖拉机如果产品在效率上能进一步提高,在价格上更多的让利,理论上会大量的替代自走式旋耕机的市场,这是履带拖拉机的增量市场之一。

image.png

当然南方水田轻型履带拖拉机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及最大的增量市场仍然是来自轮式拖拉机,如果以年30万台拖拉机需求为基数的话,南方水田区拖拉机需求量约为12万台,按5%、8%、10%、15%、20%的渗透率来计算的话,光南方水田区轻型拖拉机年需求量可达到6000台、9600台、12000台、18000台、24000台,可见南方水田型履带拖拉机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主要的增量来自对轮式拖拉机的替代。

image.png

大水大鱼!拖拉机是国内最大的农机品类,正常年份的需求量在30万-35万台之间,加上出口的,年规模在550亿元左右,按行走方式拖拉机可分为履带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其中履带拖拉机目前在国内拖拉机行业的占比只有0.1%,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欧美国家的占比是10%—20%,在国内1986—1993年期间,轮式拖拉机与履带拖拉机的产量比例为2.8:1-1.8:1,虽然1986—1993年期间履带拖拉机占比过高属于不正常现象,但在当下履带拖拉机只有0.1%的占比也是不正常的现象。

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的拉动下,履带拖拉机在国内农机生产中会派上更大的用场,其需求量和产销量也会逐年上升,即使是达到5%的渗透率,也会有15000台的需求量。

所以说履带拖拉机是一个潜在市场需求量很大的细分品类,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履带拖的需求量预计会逐年增加,且对200马力及以上重型履带型需求增加会更快。

从投资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履带拖拉机是一个潜在的200亿元左右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这个市场今后会快速发展,增量空间大,投资回收期快,所以是有较大投资价值的细分市场。

目前的价值低估是暂时的,潍柴雷沃为代表的山东系拖拉机工厂已经发现了这一巨大的商机,目前有不少于二十家拖拉机企业已经进入履带拖拉机市场,另外资本市场也开始重视履带拖拉机的机会,近两年有一些投行发布了对履带拖产业链的研究报告,这将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履带拖拉机产业。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