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方水稻防涝抗灾技术意见

2024
06/20
10:33
王虎

当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一季中稻大部分处于移栽至分蘖期,生育进程总体正常,苗情长势较好。6月上旬以来,江南中南部、华南等地降雨偏多、光照偏少,不利于早稻孕穗抽穗,影响一季中稻及时移栽与早发快长。据预报,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部、西南地区等地降水50—120毫米,部分地区150—2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对早稻抽穗扬花、籽粒灌浆和一季中稻返青分蘖产生一定影响。为指导各地科学应对洪涝灾害,及时做好水稻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制定南方水稻防涝抗灾技术意见。

一、双季早稻

一是防洪排涝。提前疏通“三沟”等排水沟渠,检修排灌设备,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提高土壤通透性,恢复根系生长活力,促进稻株生长;利用退水清除稻株上的泥浆杂物,恢复叶片功能。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2.5—5.0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2次,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二是应对高温。采取叶面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植株抗高温能力,防止早衰,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高温逼熟。再生稻头季稻要根据苗情及时施用穗肥和促芽肥。

三是防控病虫。水稻受淹后,植株抗病力降低,易发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退水后要及时防治。高温高湿天气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繁衍,以及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发生流行,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合理用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减轻病虫害损失,确保早稻稳产高产。

二、一季稻

一是因时管水。对受涝田块,及时分次排水,结合洗苗轻露田。对早栽田块,要严格按照“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要求及早排水晒田,控制高峰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

二是因苗施肥。对受淹田块,及时补施一次肥料,促进恢复生长。对迟栽田块,早施分蘖肥促早发,搭好丰产苗架。根据不同栽培方式、品种和苗情,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合理施用穗肥。适当增施硅钾肥,切忌盲目增施氮肥,防止贪青晚熟。

三是改种补救。对受淹严重田块,若根系有活力、中低部茎秆成活好,可留10厘米左右的低桩,并及时追肥蓄留再生稻,或选用早熟品种补种一季晚稻,降低灾害损失。

四是防控病虫。对大水浸泡过的稻田,退水后重点监测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情况,并及早防治。加强破口至抽穗期前后的混合用药与综合防治,重点防控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稻曲病第一次预防用药应提前到破口前5—7天进行,穗颈瘟在破口期与齐穗穗抢晴天防治。

五是防范高温。茬口早的中稻,要防范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天气的影响。抽穗时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田间要保持8—10厘米的深水层,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也可叶面喷施磷钾肥等,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或缓解高温危害。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生长发育。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