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企业发展,机会与能力缺一不可

2024
04/26
17:09
liyong


国内农机企业众多,每个企业的发展经历不尽相同,不管规模大小,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着个性化的不同,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纵观国内农机企业的经营发展路径,基本上遵循了“大而全”或者“专而精”的其中之一的原则,在不同领域进行经营拓展,这个过程中,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必定是优秀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在核心能力培育和发展机会把握上做得好的企业,更是响当当的一流企业。


01机会

在研究国内农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机会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如果以1949年为时间起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级阶段,1949年—2006年。57年的时间,全国农机总动力从8.1万千瓦发展到5.6亿千瓦,水平很低。

第二个阶段,中级阶段,2007年—201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从5.9亿千瓦增加到10.04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70%。

第三个阶段,我国所处的阶段,即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于7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小于20%的发展阶段)。自2020年开始,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后期,向高级阶段过渡。

与农业机械化同步,国内农机装备工业发展阶段特征鲜明,如果把1949—2004年这个阶段视为产业基础积累期,那么,2004年开始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开启了农机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大门”,自2004年开始的10年,被称为国内农机行业超常规发展的“黄金十年”,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的巨大潜力集中显现,2015年进入行业转型升级阶段,行业发展展现出新的竞争特征。

于是,我们梳理出农机行业发展中的以下几个机会期:

第一个机会期,80/90年代,产业起始期。

建国后,国内农机产业在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创新后逐步完成产业积累,进入行业较早的企业(国有企业为主)借力国家政策支持占得市场先机,成为起步较早的一批企业,但是,这批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抓住技术升级与产品转型机遇,没落现象较为普遍,能够活到现在的,已经是颇具发展底蕴的优秀企业。

第二个机会期,2004年开始,“黄金十年”。

2004年,被誉为中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元年,巨大的市场刚需加上国家专项政策支持,驱动国内农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该阶段市场运行是基于“需要”,而非基于“价值”。2004年开始后的10年里,不仅农机工业年度规模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而且在机械工业行业14个子行业中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以大田作物为主要作业对象的传统农机制造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农机工业规模快速跃升,全国农机制造规模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2700家,大大小小的农机流通企业顶峰时数量超过万余家。“黄金十年”时期的农机工业可谓是风光无限,吸引了诸多资本的争相进入。这个阶段,是属于国内农机行业的鼎盛期和最大机遇期,国内不少知名农机企业就是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机会期,2015年开始,转型升级期。

伴随着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机行业发展迎来了“分水岭”:自2015年开始,国内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跨过60%门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农机行业市场增速首次掉入了个位数增长轨道,农机行业进入升级转型期,此后,质量增长成为主流,传统农机市场因饱和、增幅趋缓,新兴小众农机市场因刚需而孕育、壮大。这个时期,是新兴小众产品农机企业的机会期,也是传统低端产能的淘汰期。

综合看来,农机行业的最大机会期出现在大家熟知的“黄金十年”,新兴产品的兴起则是2015年之后的几年。结合目前行业现状与市场走势判断,农机行业最大的红利期基本结束,新的机会期尚未来临、也尚未可知。

02能力

机会只是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不少企业同样经历过机会期,成功的却是少数,什么原因?那就是机会来了,能不能抓住、有没有能力抓住的问题。

农机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异常重要,如果自身基础不够扎实,就无法把握住有效机会。因此,农机企业既要懂得宏大叙事,看清大方向,也要脚踏实地,练好内功,多个层面发力,这样才不会在行业转型的浪潮中,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具体而言,农机企业以下6个能力培养必不可少。

第一,战略方向判断力。

战略,是企业经营顶层管理的关键,企业战略方向把控,需要企业经营者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正确把握社会以及行业发展总体趋势,制定针对性战略规划,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正确性。农机企业顺势而为,就是战略管理与战略方向判断力的体现,大势不可逆,亘古不变,无论何时,农机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从顶层设计、政策研究、环境分析、企业远景、发展方向到经营策略落地等要素,不可或缺,更不可偏废。

第二,产品力。

从概念的角度解释,所谓产品力,即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主要从产品品质、价格、创新等层面来体现。换种说法,产品力就是一种通过满足消费者欲望和需求,使之产生购买欲的能力。农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载体就是产品,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管是做实体产品还是行业服务,没有过硬的产品,后续的事情将无从谈起,优质的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农机企业在产品力打造和升级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精益求精、不断改进,满足不同阶段用户的需求,赢得消费者信任,达成持续购买,进而建立并形成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力,不管行业怎么变化,产业如何更新,产品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会只增不减。

第三,团队能力。

人,是社会发展、行业进步的最核心要素,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发展好的农机企业都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因为这些企业经营者清楚,所有企业经营活动都是靠人来完成的,越是竞争激烈,越要重视人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专业人才短缺和用工成本增加,“机器代人”成为了一种趋势,从经济学角度看,“机器代人”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比你便宜,人贵了机器才有可能进来。而实际上,任何产业,即便机器人的智能再怎么发达,完全替代人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比如,德国BMW的生产车间号称“无人工厂”,经营者的原则是能用机器的绝对不用人,但是,我们看到,机器人是不能完成全部工作操作的,诸多环节特别是程序复杂环节,是人和机器合作来完成的,同时,人的重要一个工作功能是机器人编程和维护、维修。也就是说,不管机器性能怎么先进,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只是人在工厂里的功能侧重点开始转移,更像“医生”,发现哪里不正常、出问题、出状况,来进行处理。按照工业制造企业管理的五要素:人、技、料、法、环来看,其中“人”是第一位的,也是具决定性的,诸如,制造工厂想要保证和提升产品制造质量,就必须多用熟练工。团队制胜,在农机企业发展中永不过时。

第四,创新力。

毋庸赘述,当今社会,创新成为各行业的主基调,创新引领是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的关键,快速更新迭代的市场环境下,坚持创新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农机产品要赢得竞争,必须厚植创新基因,在可靠性打造、技术升级、品类拓展、智能化、工业设计、营销策略转变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推陈出新,为企业发展添动力、增动能。因此,农机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创新力打造,在技术“引领”与打造“不同”上下功夫,传统大众产品整体品质向着全面升级的再次创新迈进,新兴小众农机品向着新生需求全面满足进行创新,结合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力量研发新产品,发掘原创技术、工艺,进行差异化、智能化、适用性、可靠性等环节改进与创新,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和新生需求。创新,永无止境,必须贯穿农机企业全生命周期中。

第五,竞争区隔。

这一点是侧重于企业营销而言的,农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必须筑牢核心竞争壁垒、建立竞争区隔。首先,要深入了解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精准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关注市场消费走向,在产品开发、性能升级、价格定位等要素上统筹兼顾,形成最优方案,形成可持续增长力;再次,要全面评估竞手现状,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务政策,培育优势渠道,打造能够打硬仗、打胜仗的营销服务团队。

第六,品牌力。

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是指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品牌力基本上是由品牌商品、品牌文化、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四要素在消费者心智中协同作用而成的,一个品牌要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和服务,在用户群体中确定优势印象、坚实信任度和忠诚度。当然,一个品牌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农机行业亦是如此,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品牌的竞争,需要每个企业经营者高度关注。

虽然我们先介绍了机会,而后介绍了能力,但是实际上,企业必须具备了强大的能力,才有可能把握住机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必须清醒而又理智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和机会,切不可把机会当能力,不然就会衍生出骄傲和自以为是的认知出来,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讲,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红利期,过完永不再来,而且很少有人能跨过红利周期,吃到两次红利。当你享受红利时,就要未雨绸缪,开始为转型做准备,如果没做准备,没把握住机会,也用不着怨天尤人,唯有自我调整,寻找最合适的发展路径才更为关键。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