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意见

2024
04/15
11:39
王虎

3月以来,东北大部气温偏高2—4℃,土壤化冻较快,墒情总体适宜。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东北大部气温正常、降水量10—25毫米,利于积雪融化、土壤化冻和整地备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降水量50—100毫米,加之冬季积雪较厚,局地可能出现阶段性春涝,影响适时整地春播。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大豆生产特点,各地要以“五良”融合为核心,适时适墒播种、构建高产群体,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在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米-米-豆、米-豆、米-豆-麦、米-豆-薯轮作。采取轮作的地块,要根据前茬作物种类及用药情况,防止除草剂药害发生。无法避免重茬时,可通过深耕整地、更新品种、种子包衣、合理密植、均衡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减少重茬危害。秋整地起垄地块,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进行顶凌镇压,防止跑墒。秋整地未起垄地块,已完成秸秆翻埋或深松作业的,可在土壤化冻5—7厘米时开展耢地封墒作业,土壤化冻12—15厘米时采用重耙或重耙与旋耕联合作业,再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对于土壤墒情适宜、达到整地标准的,待土壤化冻15—18厘米时,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避免跑墒。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地块,在播种前进行一次秸秆和根茬粉碎作业,使其均匀分布在垄沟内。干旱地块要少动土,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式灭茬播种或原垄种。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降渍,确保在土壤宜耕期内完成整地作业。

二、精选良种,种子处理

根据积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性强的品种或高油、高蛋白等专用品种,杜绝越区种植。播前进行种子精选,纯度不低于98%、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包衣,可使用以咯菌腈+精甲霜灵为主要成分的大豆种衣剂或宁南霉素水剂防控大豆根腐病;噻虫嗪与其他杀虫剂混用防治根蛆、蛴螬等地下害虫及孢囊线虫病。种衣剂和药剂拌种用量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有条件的地块在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剂拌种,拌后24小时内播种,可用微喷设备将菌液施入种床。

三、高质量播种,合理密植

在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除了地温适宜外,还要结合土壤水分状况,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确保大豆播在适播期。凡是墒情适宜,地温达到播种条件的,一定要适时早播、抢播。干旱地块,可采用适时“抢墒”、深种浅盖“接墒”和坐(滤)水种“造墒”等技术播种。条件允许的可原垄免耕种植。春涝地块,不能湿耕湿种,可在散墒后适时晚播密植,播种时可采取大垄种植,适当浅播浅种,并隔天轻镇压,促进早出苗。播种要严把质量关,做到精细播种、用种精量、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围绕增密、保苗,因地制宜选择大垄密植、垄三栽培、小垄密植等模式,有条件的建议采用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技术。根据当地积温条件、土壤肥力、降雨量、施肥量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播种密度。常规栽培,黑龙江中南部地区亩保苗1.5万—1.6万株,东部地区保苗1.6万—1.8万株,西北部、北部地区亩保苗2.2万—2.5万株;内蒙古东北部极早熟区亩保苗2.2万—2.8万株,东部早熟区亩保苗1.8万—2.2万株,东部中早熟区亩保苗1.5万—1.8万株;吉林东部地区亩保苗1.6万—1.7万株,中部地区亩保苗1.2万—1.5万株,西部地区亩保苗1.3万—1.6万株;辽宁省亩保苗1万—1.2万株。密植栽培,平均密度在常规栽培基础上增加10%—20%。播种需均匀无断条,机械垄上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为±3厘米。

四、高效除草,中耕提苗

提倡苗前封闭除草,在土壤温湿度适宜时,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和降雨等因素,酌情确定除草剂施用量和施药时期,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嗪草酮、异噁草松等。苗后除草一般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可使用烯草酮、精喹禾灵等。在大豆苗后茎叶除草剂喷施一周后,长势明显偏弱或受药害的,可喷施芸苔素内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辅以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中耕是提高苗情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进行3次中耕作业。第一次在大豆出齐苗后及时垄沟深松,间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封垄前完成最后一次中耕,可选择双杆尺、起垄铧、挡土板,起到散土、灭草、培土作用。

五、科学施肥,适时灌溉

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分层测深施肥相结合,适当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亩施化肥12—18千克,其中氮、磷、钾比例为1:1.1—1.5:0.5—0.8。底肥分层侧深施,上层施于种下5—7厘米处,肥量占底肥的1/3;下层施于种下10—12厘米处,肥量占底肥的2/3。积温较低的冷凉地区,适当降低下层施肥比例。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微生物复合菌剂+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生物菌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有滴灌条件的地块,播种后及时滴出苗水1次,开花至结荚期根据土壤墒情滴水3次,每次亩灌水量20—25立方。干旱地块,灌水间隔天数根据天气、植株长相、土壤质地与含水量确定,一般间隔7—10天。不具备滴灌条件的地块,视干旱情况可在大豆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进行适时补充灌溉,一般灌水量为分枝至开花期30毫米,开花至结荚期30—40毫米,结荚鼓粒期30—35毫米。

六、病虫防控,一喷多促

加强监测预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及对症适时适量用药+科学轮换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强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控效果。大豆孢囊线虫病采用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防治;大豆根腐病采用种子包衣、浅播(播深≤5厘米)、合理密植等措施防治;大豆菌核病发生时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带出田外销毁,或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防治;大豆蚜虫可选择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选择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喷雾防治;食心虫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在大豆花荚期、鼓粒期,视大豆长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等,增加叶片营养,保花、保荚、增粒重,实现一喷多效。密植、土壤肥力高或施肥量大等易出现旺长地块,可在开花初期喷施烯效唑等化控剂进行控旺处理。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