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24
03/14
14:00
王虎

为加强南方春季在田蔬菜生产管理,确保春夏蔬菜有效供给,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大棚蔬菜

(一)育苗防寒管理。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瓠子等喜温果菜育苗易受低温寒潮影响。在寒潮来临前一周开始控水降湿并喷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寒潮期间外膜密封,苗床内幕早揭晚盖,晚上加盖草帘,防范大风及雨雪。寒潮持续时间长时,可在棚内添置补光灯,补光增温或提前配置地热线加温。遇苗期病害发生,用草木灰拌杀菌剂撒施,寒潮过后逐步通风。气温回升后,采用补光、喷施生长调节剂、减少氮肥使用等措施控制秧苗徒长。

(二)适时播种定植。抓住“寒尾暖头”,空心菜、苋菜、四季豆等叶菜和豆类蔬菜适时播种,豆类蔬菜播后要覆盖地膜,增温保墒防草。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和黄瓜、苦瓜、西葫芦等菜用瓜适时移栽定植。遇寒潮来袭,及时扣紧密封大棚,棚内加搭小拱棚,夜间在小拱棚外加盖草帘、遮阳网、无纺布等材料保温。同时加固外层大棚设施,控水控肥,必要时在大棚内挂补光灯、增温块等增温补光。

(三)严控温室湿度。种植果菜的大棚空气湿度一般控制在45%—55%,选择棚外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用地膜全面覆盖大棚内土面,降低土壤水分蒸发。灌水要小水勤浇,严格控制灌溉量,提倡安装应用滴灌系统。尽量少使用水剂进行病虫防治,优先选用烟雾剂、微粉剂等农药剂型,通过烟雾机、弥粉机等设备施药,避免提高空气湿度。

(四)注重合理施肥。按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等原则进行施肥,适时增施硼、镁、铁等中微量元素。茄果类蔬菜植株生长过旺时,应增大设施内昼夜温差,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应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发生器等方法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五)加强病虫防治。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的老、黄、病、弱叶。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性诱剂诱杀夜蛾、菜蛾等害虫,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大棚绿叶类蔬菜,寒潮来临前及时采收,控水降湿,可喷洒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尽量使用烟熏剂防止霜霉、灰霉等叶部病害发生。

二、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露地蔬菜

(一)适时采收。露地春甘蓝、春大白菜、春莴苣和小白菜、红菜苔、大蒜苗、香葱、韭菜等早春蔬菜量大面广,为防止裂球抽薹并为后茬作物尽早腾地,待价格适宜时,及时采收上市。

(二)及时播种。3—4月及时安排春季露地蔬菜播种定植。做好前茬作物清园,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深沟高畦方式翻耕整厢,铺设地膜增温保墒防草。豇豆、四季豆、毛豆等宜播后覆膜,破土出苗后及时破膜封土。茄果类、瓜类幼苗选晴天覆膜后移栽,宽行密植,适量浇水,及时补苗。

(三)平衡施肥。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按蔬菜种类不同分期控氮,磷肥以基肥为主,占比为3/5至2/3,氮、钾基肥占比为1/5至1/3。配合施用钙肥或含钙磷肥。

(四)病虫防控。合理运用物理、生物、化学方式防治病虫害,喷药时加入适量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性,促进恢复生长。及时甄别因春季冷暖交替频繁或肥药施用不当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对症采取措施缓解病情。

三、华南和西南热区蔬菜

(一)在园蔬菜综合管护。随着气温上升,根据作物种类,加强肥水管理,通过喷淋、微喷或滴灌等方式平衡施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海南等地部分蔬菜开始进入中后期,应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早衰。仍处于上市高峰期的蔬菜,要抢抓时间上市,尽量避免与其他热区集中上市蔬菜重叠。科学处理尾菜、藤蔓等废弃物,及时清洁田园,需要种植夏茬蔬菜的地块尽早翻晒,做好准备。

(二)培育下茬蔬菜壮苗。果菜可采用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叶菜可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保持适当育苗密度。加强育苗场温湿度管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止幼苗受到春季倒春寒影响,加强通风除湿,预防苗期病害。在育苗设施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阻隔害虫。随着温度升高,采用补光、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措施防止秧苗徒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