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政协委员刘永好:建议农业院校增设人工智能等新学科

2024
03/12
10:14
王虎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乡村人才供求矛盾更加凸显。他建议,引导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满足新时期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同时要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赋能,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共同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的多渠道、立体式培训体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有文化的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素质偏低、结构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2024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关于强化乡村人才培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刘永好提出三条建议:第一,引导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满足新时期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当前,以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正在推进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人才缺口很大建议农业院校在做好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等高等农业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开设基因育种、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靠前探索和培育把新一代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对口人才,以满足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第二,拓宽乡村产业空间,鼓励支持年轻人就地创业就业,把人才留在乡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引导本地学子返乡创业。为回流年轻人提供贷款或补贴,降低创业风险。搭建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场地、基础设施、法律和财务咨询等方面的赋能支持。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事业,带动人才回流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
第三,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人才培训,共同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人才能力建设体系。近年来,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乡村人才振兴上精准发力,如“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计划”、乡村振兴“村长班”等。下一步,建议加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共同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的多渠道、立体式培训体系。加大对乡村人才培训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补贴,推动返乡创业就业人群的技能培训,引导社会各界投入更多资源力量,加强对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的储备和流动。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