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观察 | 2024,3个关键策略必不可少

2024
03/08
15:01
liyong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不管是翱翔于九天之上,还是微光于凡尘之中,都凝聚成砥砺前行的岁月。未来一切美好,都属于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奋斗者。

话说起来轻松,而实际上,却不简单。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但无法选择时代,当面临的环境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如何应对,就更加考验思想、策略和意志。

对于经历了2023年低迷态势的农机人而言,迎战2024年新征程,在一如既往地满怀信心和饱含热情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研究好清晰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思路。


顺势而为,避免逆势而动。

鲁迅先生说,生活,是迅速的,变化而不止。

过去三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变化:2021年,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河南暴雨灾害,双减政策实施;2022年,俄乌战争引发全球热议,美联储开启了6次加息,亚马逊净亏损1839亿;2023年,疫情结束,甲流突袭,横空出世的Chat GPT以及全球科技行业爆发的裁员危机,世界经济蹒跚前行。

2024年一开年,俄乌战争、巴以战争还未结束,韩国最大在野党李在明又喋血街头,朝鲜称朝韩“永远无法完成统一”,发射200多发海岸炮进行演习。不仅如此,2024年是“全球选举年”,政治统治竞选大幕将开启。据全球权威金融机构预测,地缘政治状况将日益严峻,关键地区之间的分歧将加大,从而加剧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2024年全球经济走势,那很可能就是“动荡”,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寒意”在马不停蹄地传递给每一个人。

不难判断,2024年乃至以后,全球化经济逆风,带来国际秩序重建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在巨大的经济旋涡中,我国经济发展考验重重,相时而动,国内经济基调持续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城乡结构治理上,中国城镇化步入中后期,房地产拐点出现带来区域分化和土地财政转型,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代替房地产、老基建,正成为经济新发动机。

从根本上讲,实体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着眼当下,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化制造体系正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AI智能将处在技术迭代突破阶段,智能化工业时代正在到来。

落脚到农业装备行业,2023年市场持续低迷,业绩表现成为近年来新低,“国四”排放升级为主要诱因引发的市场波动依然延续,接下来2024年的路程依然挑战重重,如何应对?最最关键的前提是:要顺应大势,让产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大势的潮流中,切勿逆势而行。

农机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以“质量升级”为主基调的全新发展阶段,任何农机企业都必须围绕着产品、技术打造经营能力,2024年,要先千方百计想办法活下来,再考虑活得好。切勿本末倒置。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国际形势动荡,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基调鲜明。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拉开新一轮经济提振计划的序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农业装备行业,明确指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机械化保障是必由之路,农机产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社会整体消费特征发生深刻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随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比重作用,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性价比,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生活体验正成为必须品。随着国产品牌技术与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凭借着性价比的优势,国产品牌机会期正在全面到来。

如此背景下,农机企业必须坚持稳字当头,要找到安家立命的基础保障,也就是找准核心业务,市场下行周期,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至关重要,切不可“这山看着那山高”,尤其不可未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分析而轻率地涉入陌生领域。当然,“稳”字当头,也绝不是固步自封,畏手畏脚,要在确保企业良好经营状态的基础上,关注用户需求,关注现金流,关注产品力塑造,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有效进步。


找准生态,构建全价值链生态圈。

在市场竞争中,大家常把竞争激烈的市场叫“红海”市场,把竞争不激烈的市场叫“蓝海”市场。伴随着后工业时代来临,绝对意义上的“蓝海”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大家不要迷信什么“蓝海”,农机行业有太多的产业赛道让我们挥洒“热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聚焦市场、聚焦产品,筑牢自身核心竞争优势。

伴随着农机市场竞争深入,任何品牌赢得竞争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来实现,大家越来越感觉到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站在农机制造业的视角,应该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做好价值链生态圈建设。

第一,与部件制造企业密切合作,建设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是农机产品可靠性、先进性保障的关键环节,因此,农机制造企业必须与优质的部件企业达成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部件制造企业要在产品可靠性、精准度控制、工艺先进性等环节下大力气,向着性价比更好的方向进步,绝不可一味做低价格。农机制造企业在供应体系建设中,必须优中选优,以保证整机产品整体可靠性。

第二,与流通和服务企业无缝衔接,打造强大的渠道分销能力和服务能力。

农机销售和服务体系建设对提升农机品牌至关重要,强大的渠道分销能力是实现占有率提升的有力武器,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则是企业服务的有效补充,不可或缺。面对崭新的市场竞争,农机企业应采取更加细分、更有针对性、更有活力的营销商务政策,在用户策略、促销策略、线上线下互动等环节持续发力,构建强大分销能力。同时,做好属地服务商资源借用,建设完善的服务能力。

第三,与银行金融机构协同,发挥金融工具作用。

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金融工具应用已经成为必要的营销手段,在市场业务操作中,农机企业要优先选择有资质保证的金融体系进行合作,利用可靠的金融工具有效解决用户资金不足问题,有效解决经销商为提高竞争采取的补贴资金垫付问题等,规避风险并全面提升竞争力。

第四,与互联网平台及新媒体合作,做好线上线下有效互动。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重构着社会的运行生态,数字化飞跃日新月异,线上、线下同步是大势所趋,农机企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有效助力。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农机企业在自建网络平台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与专业互联网企业、新媒体企业等合作,构建互补的产业生态圈,增加商业内容和渠道。相信,这一点大家已经异常熟悉,毋庸赘述。

第五,自身精益管理能力提升,做好产品全过程高效质量控制。

在企业经营中,经营者要向内而生,倾力关注自身产品力打造,而非竞争对手,要把对竞争对手过多研究的时间运用到产品打磨上。因此,农机企业必须苦练内功,精益求精,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采取更加严格、更加规范、更高标准的过程控制,不允许一个不合格品上线、不允许一台不合格品流转、不放过一个细节,让更多的精品交付到用户手中。说易行难,道理大家都懂,只有真正做到位的企业,才能打造出卓越的产品出来,才能真正赢得用户青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4年的征程依然艰辛,农机人挑战重重。但是,越是在爬坡时,越要挺直腰身;越是在艰难中,越应该奋勇前行。

请放眼明天!请相信未来!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