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观察 | 2024年值得期待的10大农机

2024
02/02
10:42
仇半农

有长盛不衰的农机,比如作为上千种农机具动力源头的拖拉机,但每年的农机市场上都会有热点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讲,这些农机可能是致富工具,对于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来讲,这些农机可能会让企业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关注行业的热点很重要,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保有时代的企业”,说的也是机遇的重要性,那么2024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农机呢?

一、电动拖拉机

image.png

农机行业大规模的电动化离不开拖拉机,同时,开发电动农机,很多企业最先想到的都是电动拖拉机,这从2023年武汉全国会上可以看出端倪。

武汉全国会上电动拖拉机可分为混动和纯电两种技术路线。混动机型,主要是以电机+CVT变速箱为主,如东方红、沃得、英轩、柳工、铠特等企业,如东方红HB2204、沃得DK2804、英轩重工YX3004-8HEV、柳工应该是LT3504,值得关注的是玉柴推出的1E-Power系列混合动力总成;纯电机型比混动少,如洛阳路通80马力纯电动拖拉机,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芯,中科原动力1404-ET/604-ET,中联重科CA504ET。

展会是风向标,另外农机行业的电动化也会受汽车、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目前工程机械正在全面电动化,农机电动化明显落后于汽车和工程机械,而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的电动产业链可为农机所用,这会加速农机的电动化进程。

预计2024年电动农机,特别是电动拖拉机会成为行业的热点,一方面是会有更多的企业推出电动拖拉机进入试验阶段,另一方面有一些电动拖拉机会进入小批量的销售,乐观地预测,新出台的补贴政策会支持电动拖拉机试点。

二、籽粒玉米联合收获机

image.png

国内存在分段式收获和籽粒直收两种方式,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玉米无法实现机械化直收籽粒,所以机械摘穗(或人工)+机械脱粒(或人工)+自然晾晒的方式成为主流,但分段式收获中间环节多,人工成本高,不可控因素多,损失和霉变的概率大,与之相比,籽粒收的可一次完成接穗、秸秆粉碎、剥皮、脱粒等多项作业,对于劳动力短缺的农业生产来讲,籽粒直收意义重大。

谷物联合收获机有以下的几种脱粒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脱粒机构:切流+逐稿器、切流+横轴流、小纵轴流、中纵轴流、大纵轴流、双纵轴流、切流+纵轴流、切流+双纵轴流等。

这么多的脱粒方式,归纳一下就是横轴流和纵轴流两种,纵轴流和横轴流最大的区别是横轴流比较适合于收容易脱粒的小麦,对其他含水量大或本身就不容易脱粒的作物作业效果不好,而纵轴流最大的优势是脱粒滚筒长,脱粒面积大过程时间长,脱粒干净,粮食损失少。

籽粒玉米联合收获机几乎全部是纵轴流机型,一方面是近几年东北地区、内蒙古、黄淮海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户也在快速接受籽粒直收,另一方面是籽粒机的能收多种作物,投资回本时间短,性价比高,当然也不能忽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从武汉全国会,以及近期玉米机企业的商务年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来2024年籽粒玉米机是众企业重点推广的机型 。

三、60L植保无人飞机

植保无人飞机在全球范围内看都可称得上成功,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在2018年之后,但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把地面植保机械打落神坛,近几年,植保无人飞机还在快速取代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以及一切适合于撒播的农机。

电动植保无人机最大的优势是高效率,最大的劣势是继航能力和载荷量,但很明显,相对于劣势,优势更有价值,因为目前60L载荷量的无人飞机一天植保作业可以达到2000亩以上,这种效率地面机械很难达到,即使是进口的大型植保机械,受地面的作业环境和限制,也很难达到大规模的作业面积。

相信很多人都看了近期大疆和极飞的新品发布会,

11月18日上午,极目机器人发布新品极目J100农业无人机,标配45L药箱,可选配60L超大药箱,可搭载70L播撒箱,吊运承载60kg;11月23日,DJI大疆农业正式发布T60、T25P两款农业无人飞机;极飞科技于12月11日发布全新一代极飞P150和P60农业无人飞机;较早的9月23日,拓攻(南京)机器人推出了丰鹏600、丰鹏500两款农业无人飞机,丰鹏600最大载重60kg,喷洒药箱50L,播撒料箱76L,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丰鹏500最大载重40kg,喷洒药箱40L,播撒料箱55L。

大载重已成植保农业无人机的显著卖点。农业无人机产品的作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左右农业无人机载重量只有7L左右,现在载重量已达70L。以前一天只能作业200至300亩,现在一天可以到2000亩。

很显然,2024年植保无人飞机工厂主推的机型是60L的无人飞机,高效率淘汰低效率是无人飞机行业竞争的第一性原理,所以2024年60L无人飞机的热销将是毫无悬念的。

四、大方捆机

image.png

2023年打捆机行业集体沦陷,无论是秸秆打捆,抑或牧草打捆机、饲料秸秆打捆机,销量都大幅地下滑,从发展周期上看,国内打捆机的高峰期结束了。

规模性的增长结束之后,行业内机会一定是在结构化中去寻找,高端需求的高端产品会成为下一个追逐的热点。

很明显,国内打捆机企业集体看好大方打架机,目前有约10家企业推出了大方捆打捆机,预示着国产大方捆平替时代到来,如花溪玉田9YF-2.27(1290XD)高密度六道绳打捆机,东方红9YFA-2.2XD型大方捆打捆机,华德牧机001型六道绳大方捆机(9YFA-2.2XD),优牧达FR1290XD大方捆机,吉林鑫天朗9YFA-2.3型六道绳大方捆。

此外,据坊间传闻还有五六家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大方捆机,长期以来大方捆机在国内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状况,主要原因是进口的产品价格太高了,从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查到纽荷兰9YFQ-2.2(BB1290)在新疆的销售价格是114万-120万元,爱科麦赛福格森MF 2270XD市场售价170万-200万元,就连二手的芬特1290NXD也要近200万元,与个位数的小方捆和小圆捆,以及十几万的大圆捆相比,进口大方捆实在是太贵了,不是一般用户能买得起的,高昂的价格让大方捆的用户群体显得很窄。

国产化之后,市场终端售价一定会降到100万以内,三年之后市场底部价会在50万左右,价格降低购买门槛也变低,我们有理由相信2024年是国产大方捆机元年。

五、玉米大豆复合式农机

image.png

大豆、玉米在我国是重要的兼具大宗粮食、油料、饲料等多种特征和作用于一身的作物,国内常年需求大豆1.1亿吨、玉米3.3亿吨,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用近15亿亩耕地。而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玉米已经占用了6亿亩,再拿8亿-9亿亩出来种大豆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依靠大幅度增加作业面积提高大豆、玉米自给率难度较大。大豆、玉米为同季旱粮作物,二者争地矛盾成为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问题。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我国民间农谚有云:“玉米套大豆,十种九不漏”。意思是说,在玉米田间套种大豆,十年当中至少有九年不会歉收,增产增收比较明显,特别对于雨水较少的地区,玉米田间套种大豆可实现优势互补,利用两种作物的高度差距,实现利用土地空间、透风透光、保水遮阳等多种优势功效。

国家从2022年开始推广玉米大豆复合播种,当年最大的尴尬是无机可用,无论是播种机还是收获机,但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即使是2024年复合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相关的农机的供给不会有多大问题。

2024年玉米大豆多功能播种机一方面是机器渐趋成熟,另一方面是供需量都会增加,这对很多播种机企业讲是一种新增量,另外可喜的是玉米大豆两用收获机已经成功上市,在武汉全国会上看到江西双兴达公司展出了真正的玉米大豆两用收获机,一个机器上一个摘穗辊割台和一个拨禾轮割台,以及两套完全不同的脱粒的剥皮机构,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难度相当大,相信有了这个蓝本,很快其他的收获机也会跟进推出类似的机型。

六、丘陵山地农机

丘陵山地农机最大的机会在政策的支持,很显然随着平原地区农机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快速迈进,丘陵山区这个落后生更受相关部门的关注,近几年时间针对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强。

受政策的鼓励,很多企业也开始认真地审视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机会了,近两年时间国内丘陵山区农机的进步非常大,已经有一些革命性的产品进入了市场推广期。

如重庆威马、重庆鑫源、湖南沃工等企业推出代替微耕机的小型履带旋耕机,功率在15-30马力之间,作业效率比几马力的微耕机提高了十几倍,但通过性仍然很棒。

image.png

此外还出现了一指标专门生产丘陵山地农机的隐形冠军,如山西仁达、吉林顺昆专注于山地玉米机制研发,顺昆推出了6轮、8轮驱动及轮履复合、轮履互换的革命性的玉米机,广西惠来宝机械推出了山牛、山龙、山鹿、山龟系列产品矩阵,就连中联重科也推出了多款针对 丘陵山区设计的专用型设备,如三驱动拖拉机等。

毫无悬念,2024年国家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仍然会大力度支持丘陵山区农机化事业,真正扎根于丘陵山地的农机企业将吃到政策的红利。

七、4行采棉机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为3500万-3700万亩,这就是采棉机的主战场,2023年采棉机保有量达到10000台,如果按70%的面积适合机采棉来计算,一台采棉机平均作业面积是2600亩,按现在120-150的采棉价格,一台采棉机一年挣不到50万元,按笔者的经验值,采棉机这种高价值的农机,如果5年内收不回购机款的话,投资就没有了价值。

高额的利润空间会吸引强大的竞争对手加入,沃得在新疆采棉机市场充当了鲶鱼的角色,采棉机的腥风血雨时代到来,采棉机和机采棉的暴力时代要结束了,今后的采棉机一定会更加注定投资回报率和性价比,进口机型即使技术和品质上有绝对优势,如果长时间收不回成本的话,在投资上就是无意义的。

采棉机的发展方向会走向多级化,在3行和6行打包机之间会出现4行和5行,2023年钵施然推出了4行自走式采棉机4MZD-4A,从2023年采摘季的作业效果看能达到6行机的80%,4行机可结合3行和6行的优点,体积更小,适应性更强,当然价格也比6行要有优势,事实上新疆很多地方,尤其是南疆地区更需要介于3行和6行之间的“不大不小”的机型。

大6形同畅销多年之后,国产的6行打包式棉花采摘机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产品,这种产品会对3行和6行形成强势替代。

八、玉米免耕播种机

image.png

能帮助种植户省钱又能帮助机手挣钱的农机是无敌的,而玉米免耕播种机也具备此特征。

免耕播种是指在播种前不用处理秸秆,不用旋耕整地,一次进地完成侧深施肥、种床处理、精量播种、覆土、重镇压等作业,省时省力省钱且达到比传统的精耕细作高质高产。

保护性耕作是关系到东北千秋大计的事情,十几年时间的推广,黑龙地用产出和生态改善来证明保护性耕作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模式中最关键的设备就是免耕播种机,可以说离开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就是空谈,2024年国家和地方上仍然会强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面积会有计划地增加,免耕播种机也将会得到重视和补贴政策的支持。

九、动力驱动耙

国内动力驱动耙年销量目前还在5000台以内,甚至可能是3000台,但动力驱动耙有国内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旋耕机的尽头是动力驱动耙。

2022年国内旋耕机市场销量是25万台,这还不算不想报补的,由于补贴额度太小,很多购机者嫌麻烦就直接购钱购买了,旋耕机是“兼业型农业”背景之下的一种特殊需求的农机,可以说在耕作上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省了动力提高了耕作效率,但实际上牺牲的是产量和收益,所以真正的大规模高价值农业不太会使用旋耕机这种机具。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客观条件注定旋耕机的会被其他机具替代,如土壤的严重板结和盐碱化,在新疆地区之所以用液压深翻犁,且拖拉机的马力越来越大,是因为土壤板结的很严重,旋耕机已经对付不了坚如磐石的土地了,在黄淮海地区土壤也日益板结。

目前看对付板结和替代旋耕机的农机具就是动力驱动耙,以及由动力驱动耙所衍生出来的耙播机等复式作业机具,可以想象出来如果25万台旋耕机有一半被动力驱动耙所替代,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企业该是多么大的商机,所以就有上百家机具企业进入了动力驱动耙行业。

企业可以创造需求,2024年会有上百家农机具企业强力推广动力驱动耙,加上现实的需求,相信2024年动力驱动耙销量会有大比例的增长。

十、二手农机

二手农机的商业价值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保有量非常大,只有保有量大才会有一部分机上进入再交易环节;二是二手机价格与新机有很高的价差,也就是二手机的优势就是便宜;三是有高效率的流通渠道,让交易成本下降;四是技术革新快,新机品快速上市,逼着旧机器加速淘汰;五是需求有梯度或落差,如东北的机器在使用了四五年之后卖到中原地区还是畅销机型。

在国内市场上,二手农机长期以来与新机在价格上形成巨大的落差,以至于二手农机一直不温不火,背后的核心问题是补贴政策,由于补贴政策对新机有约30%的比例的补贴,补贴之后新机与二手的价格相差无几,所以很多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系数更高的新机。

但从2020年之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拖拉机等核心产品上的单机补贴额度和补贴比例都在下调,如拖拉机在2023年的补贴比例已经下调到15%以内,一些高补贴的功率段更是连续跳水,如200马力及以上重型拖拉机由原来的12.9万调整到现在的4万元以内。

补贴比例和额度的持续下调,让新机的价格劣势越来越明显,二手机的价格优势反过来越来越明显,价格背道而驰的结果是二手农机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2024年仍然看好国内二手农机市场,由于二手农机不受厂家品牌区域授权政策的限制,所以二手农机更适合在线上和新媒体渠道销售,这将加速二手农机的流通,渠道速度加还了,更多的旧机器将进入渠道,而旧机器的加速淘汰也能拉动新机器的销售,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