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坊子区农业机器人生产、应用、维护等方面调研报告

2024
01/23
11:45

一、基本情况

智能农机与装备在农业生产全程中,包括耕作、播种、管理、收获、储运等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先进的设备能够优化作业路径规划,有效避免重复作业和遗漏区域,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不受光线条件及昼夜变化的影响,保证了全天候的高效运作。同时,它们对于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坊子区作为山东省农机集群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驾驶农机技术的应用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在此领域的研发贡献尤为突出。近年来,该公司携手潍柴动力、潍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并实现多款智能驾驶农机的规模化生产,如智能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和喷药机等,这些产品已在粮食生产和大田作业中广泛应用。2023年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全年销售无人化农机产品完成共售出45台,作业面积超过51791亩,智能行走农机销量则达到1100台,完成的作业面积超过170万亩。这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尽管坊子区乃至全国在智能驾驶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已取得一些成果,但目前这一先进技术普及率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同时,在技术研发、制造、测试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挑战和问题。然而,这些现状恰恰为未来智能农机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完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并为坊子区及全国范围内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化拓展创造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二、存在问题

(一)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农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技术门槛的存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外激烈。

1.技术门槛和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上起步晚于国际市场的巨头。例如,美国的迪尔公司(John Deere)在农业机器人技术上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技术积累,才在最近几年推出了其商业化的See&Spray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对靶喷药,有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影响。除了迪尔公司,北美的其他农机巨头如凯斯(Case IH)和爱科(AGCO)等,也是凭借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才在市场上推出了成熟的农业机器人技术。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慧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2.国际市场的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上,以视觉和人工智能(AI)技术为基础的农业机器人逐渐兴起。以2023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展会为例,有超过30家企业展出了基于视觉技术的机械除草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通过高精度的摄像头识别杂草,并进行精准的除草作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然而,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高昂的研发投入和复杂的技术处理,使得技术门槛相当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先进的农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3.国内企业的应对战略。国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农业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大研究力度。不仅传统的农机企业,如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一拖等开始加大研发投入,一些非农机领域的科技公司,如中科原动力、千木智微等也开始跨界进入农业机器人领域。通过跨行业的技术整合和创新,这些企业希望能够突破现有的技术障碍,推动农业机器人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驾驶农机的研发与生产,需要消耗巨额的初始资金。

(二)回报周期长

农机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涉及显著的前期投资、长期的研发和测试周期,以及市场的逐步培育和接受过程,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资源投入,而且成功通常需要跨越多个增长阶段。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技术最终可能会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从而才能实现长期的投资回报。

1.显著的前期投资。开发农机智能驾驶系统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这不仅包括基础研究和初步的技术开发费用,也涵盖了高端硬件如精密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单元和先进执行器的成本。除了硬件,软件算法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这些技术需要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农业环境中稳定运行。

2.长期的研发和测试周期。农机智能驾驶系统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研发和严格的测试才能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实验室测试、模拟环境测试和实际田间测试。由于农业作业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因此必须在不同的季节和多样的作业条件下测试系统,以评估其性能。此外,系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的修正和优化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这进一步延长了整体的研发周期。

3.市场培育和接受过程。尽管农机智能驾驶技术具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的潜力,但在技术刚推向市场时,农民和农业企业可能对此持谨慎态度。市场的教育和用户的信任建立需要时间。企业需要投资于市场推广和用户培训,以增强潜在客户对新技术的了解和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用户见证了智能驾驶系统带来的实际效益,市场接受度将逐步提高,但这一过程不可急促,需要有计划和持续的努力。如政府已经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这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农民的采用成本,加速市场的接受过程。

三、意见建议

针对于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和回报周期长这两个问题,通过多种策略和措施来支持农机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以加速技术的研发进程、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市场接受度,并推动农业现代化。

1.  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府可以为从事智能农机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减轻它们的研发成本压力。这些补贴可能针对特定环节,如初步研究、原型开发、田间测试等。同时,可以出台促进智能农机产品结构优化的政策,鼓励企业向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率更高的智能农机产品转型,以提高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采取差异化的补贴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农机产品给予更高的补贴。其次,还可以推动举办行业展览、推介会等活动,为智能农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与农业生产主体建立联系,增加智能农机产品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和农户投入到智能农机的开发和应用中。

2.  建立研发和测试平台。可以投资建设公共研发和测试中心,为企业提供进行实地测试和验证的平台。这些中心可以配备高级的测试设施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协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测试成本。此外,通过这些平台,政府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技术交流。另外通过搭建平台,促进高校、研究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智能农机。这样的合作有助于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缩短从研发到市场的时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政府还可以支持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成功案例,在农业大县市如德州、聊城、平度和各重点推广站等区域增加智能农机的试点区域,开展多种智能农机比赛,通过实际效果来展示智能农业技术的益处,吸引社会各界的注意和更多的投资,减少其他企业和农民的尝试成本,鼓励他们采纳新技术。

四、总结与讨论

坊子区在智能农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成功研发并批量生产了多款智能农机,这些智能化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大家也应看到当前智能农机技术的普及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在研发投入、应用环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回报周期长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希冀为智能农机技术未来的持续优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机遇。(信息来源:潍坊坊子区农机服务中心   马海元)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