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中国农机”赛道升温 龙头企业加速引领突围

2024
01/12
09:32
王虎

2023年,我国农业装备行业全面步入国四时代,因环保升级倒逼的行业升级,以及加剧行业洗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时隔四年在德国举办的全球第一大农机展汉诺威国际农机展,就集中展示了国四新时代下中国农机企业的最先进水平。但透过汉诺威农机展的小窗口,看到全球农机的大世界后,为中国农机行业的进步欣喜的同时,更应正视我国农机行业仍存在的调结构、补短板、提升科技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鉴于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粮食安全举足轻重,且我国农业机械较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农机行业正处于补短板、智能化、本土化的产业升级初始关键阶段。”中信证券如是分析道。在此轮洗牌中,预计核心零部件自给率高,技术及渠道先行布局的龙头企业优势将体现得愈发明显,此类企业有望通过本轮升级持续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农机力量加速崛起

作为全球农机展览的标杆和全球农机发展的风向标与观察哨,2023年11月12日至18日举办的汉诺威农机展,吸引了52个国家的2811家参展商,为国际耕地和作物种植提供最全面和多样的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

而从参展企业数量看,中国参展企业仅位居德国本土企业和意大利企业之后,成为汉诺威展览中心一支不可忽视的参展军团。据介绍,本届汉诺威展吸引了国内企业20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但最后因为场地限制只有182家国内企业来到汉诺威,像潍柴雷沃、中国一拖等企业纷纷展出自家最先进产品和技术,成为本届汉诺威展的一大亮点。

作为此次中国参展企业的“最亮名片”,潍柴雷沃以500平米的面积震撼所在展馆全场,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参展的全系产品达到欧5排放标准,参展的13款拖拉机产品覆盖25—240马力段,可满足耕整地、市政、家庭休闲作业等多场景作业需求;搭载潍柴CVT动力总成、全作业区段无级变速的潍柴雷沃P7000大马力CVT智能拖拉机,其综合作业效率能够提升30%、综合燃油消耗降低10%,操作简单、节能高效、动力强劲的特征使其吸引众多观众的注意力;此外,潍柴雷沃还首次展示了针对海外市场专门研发设计的P1000和P2000两款小马力拖拉机产品,外观新颖时尚、整机质量轻便、操作便捷,可满足家庭休闲作业和市政作业等多元化需求。

中国一拖参展携YTO-NMF554、YTO-NMF704C、YTO-NLY1154等多款拖拉机均满足非道路欧Ⅴ排放标准参展,与全球农机巨头爱科集团同处一个展馆,体现了国内农机企业越来越可贵的自信。

除了整机农机企业,在智慧农业馆内,包括以大疆和极飞为代表的农用无人机企业,上海联适、华测和北京博创等为代表的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领域的领头企业,良好地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此外,大量的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也纷纷登陆汉诺威农机展,以强大的性价比优势,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配套能力以及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统计数字显示,2022年中国的农机出口收入已经达到了491.72亿元,同比2021年增加了9.48%;其中零部件累计进出口总额81.41亿元,同比上涨51.66%。

对标国际一流找不足

过去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每次参加汉诺威展,感到与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是几乎所有中国农机领域参展商的最直观感受。

首先,从农业装备产业的规模来看。2022财年,全球农机老大约翰迪尔的迪尔实现销售收入约3620.7亿元人民币,其中农机机械业务达约2436.8亿元人民币;凯斯纽荷兰达到1482亿元人民币,其中农机业务达1241亿元人民币;日本久保田达到1100亿元,其中农机业务收入近800亿元;纯经营农机业务的美国爱科营业收入为56.31亿美元;德国科乐收集团则达360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农机企业潍柴雷沃2022年销售收入为170多亿元。从数字看,目前我国农机企业与国外的体量差距悬殊。

其次,从产品创新力上看。此次汉诺威展备受瞩目的农业机械创新奖项,吸引了251个产品参加竞争,最终有1个产品荣获创新金奖,17个产品被授予创新银奖。其中,纽荷兰就斩获了金奖和2项银奖。以金奖项目纽荷兰CR双轴流联合收割机为例,这款由上百位工程师研发5年而成的收割机,展现出更高的脱粒性能,作业过程中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并增加了更多自动化功能,为未来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有专家分析指出,相比国际龙头企业,国内农机行业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仍未完全自主化,制造工艺、高端装备等与国际龙头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还无法全部满足用户需要,部分高端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机具大多数为中低端产品,可靠性、适应性亟待提升,部分领域或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依然明显。亟需公司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实现整体进步。

当然,深刻认识到不足的同时,头部企业也早已行动起来奋起直追。如龙头企业潍柴雷沃,一方面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海外战略,聚焦区域和产品,产品出口至全球128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当了中国农机品牌国际化的先锋。2023年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海外出口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另一方面,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强的技术、品质和品牌。同时,潍柴雷沃还通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双拳并举,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国内其他同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案例。

龙头引领赛道正升温

正视差距、奋力追赶的同时,现阶段看,无论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还是来自行业自身升级的动力,中国农机行业都在酝酿一场全新的产业升级风暴,农业装备赛道正在持续升温。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支撑农业各产业发展的机械化基础逐步牢固,中商产业研究院监测及预测数据显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2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呈现上升趋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各项政策多次提及智能农机装备、高端智能机械、绿色化等关键字,为农业机械行业结构性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因素,农业机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据亿欧智库数据,国内耕地分散、块状明显特征影响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进程发展,间接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高,随着近年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的推进,国内土地规模化经营持续推进,带动农业机械升级及结构性改善。

同时,整个产业链也在加速建构中。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会议”强调,我国农机要加快补齐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一大一小”等短板弱项,持续强化农机装备可靠性、耐用性和使用性能试验验证,不断提升农机产品质量水平,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伴随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荒地整改等措施的推进,智能化大马力机械及轻简型适用机具适用性开发已是大势所趋。

在这场洗牌及升级大战中,龙头企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这主要源于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实现在科技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的全面跃升。而在赛道升温和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也有望进一步得到政策、资本、研发等更多要素的加持,引领中国农机产业迈向高端升级跨越。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