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拼营销、拼模式,关键是拼产品

2023
12/29
15:06
liyong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当2023年365天的日子悄然逝去,我们迎来了2024年崭新的征程。

时光流逝,从不停歇;万物更新,我们亦在不断成长。回首望处,脚印如新;展望前路,砥砺奋进。

生活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作为芸芸众生的普通者,所有农机人的内心里都有所感悟,有所反思,也都对新年抱有更热切的期望。

应该讲,农机行业2023年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农机人的脚步并不轻松。宏观环境层面,外部大环境变化多端,从巴以冲突到欧美通货膨胀,从芯片争端到全球贸易格局轮动,人们不断审视这背后复杂的一系列问题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中观环境层面,国家对“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不减,中央财政农机补贴资金再创新高,全国农机市场发展进入平台期,高质量发展、降速运行依然是主基调。微观政策层面,排放升级落地触动农机市场透支严重,传统产品饱和进入存量更新竞争,全部品类市场下行成为了普遍现象。

面对2024新一年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以理性的眼光进行全面审视。从行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层面看,即便有诸多利好因素加持,但是,市场回暖向好的要素并不完备,利空因素多于利好因素。首先,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处于下行期,不管是前几年的疫情影响修复,还是当下波及多国的政治冲突以及核心技术关联的经济争端,都决定了全球经济大势的不景气;其次,国内需求拉动动力不足、消费不振、投资锐减,海外贸易阻力重重等因素叠加,空窗效应明显;再次,农机行业本身依然处于升级转型深水期,技术迭代仍在进行,加之排放升级造成的库存高企,存量竞争明显,用户购机成本增加、收益降低等影响,增速放缓依然是大概率的事情。

从农机企业的视角出发,市场不会永远不停增长的规律亘古不变,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近年来,农机行业经历着趋稳缓行周期,必须坚持打持久战,2024年亦是如此。

应该讲,一个企业的成功,刚开始往往需要“借势”,要做好营销!经营时间较长的国内农机企业,在行业“黄金十年”都有过“渠道为王”的经历。众所周知,国内农机工业发展是与政策助力、科技创新密不可分的,建国后,国内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农业耕作依靠牛耕、人力完成。1959年,毛主席就机械化等六个问题写了一篇《党内通信》,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农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国内农机工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依靠人们的艰苦奋斗与国外技术借鉴创新,完成了产业基础积累,但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依然很低。2004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实施,开启了农机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大门”,此后10年,市场的巨大潜力集中显现,不仅农机工业年度规模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而且在机械工业行业14个子行业中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以大田作物为主要作业对象的传统农机制造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农机工业规模快速跃升,全国农机制造规模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2700家,大大小小的农机流通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万余家,“黄金十年”的农机工业可谓是风光无限,也吸引了诸多资本的争相进入。这个发展阶段,规模就能够带来优势,具备一定体量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鲜有竞争对手,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订单,此时市场运行是基于“需要”,而非基于“价值”,这个阶段,“渠道为王”“营销为王”。

伴随着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2014年成为近年来农机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国内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跨过60%门槛,与户需求升级、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短板补齐等多方因素同步,国内农机行业前进方向调头、产业格局发生转移,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市场运行进入缓速趋稳阶段,农机行业市场增速掉入了个位数增长轨道,农机行业“黄金十年”终结,农机行业转型升级逐步深入,质量增长成为主流,突出特征表现在:传统市场的转型、升级以及伴随的增幅趋缓,新兴市场的崛起、孕育、壮大。于是,这个阶段,农机企业就要在经营模式创新上进行深入研究,哪个企业的模式先进、最符合发展潮流,谁就能胜出。

而如今,农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纵然国内农机工业制造,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农、林、牧、渔、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可基本满足大众化作物的机械化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面国内农机行业创新不力,与全球一流水平差距拉大的弊病,这种创新落后,不仅仅体现在高端大型化产品制造上,而且体现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智能化科技等领域的国产化盲区上,中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产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竞争力不足的短板,羁绊了中国农机装备进军全球化竞争的脚步。按照发展规律,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后发优势(一般是劳动力)完成初步工业化后,如何继续深入下去完善工业体系、完成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从低利润端爬升至高利润端,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于是,在时下乃至未来,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得能提供过硬的产品或服务,否则一定玩不下去。未来,用户需求必将向着可靠、先进、智能的方向大步向前,依靠科技创新,让农机设备将更具效率、更智能,设备价值也会大幅上升,从而实现行业的增长。

有数据统计,我国农业就业率从2010年的36.7%下降到2020年的23.6%。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成本正在上升。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中国农业机械市场预计将在2022-2027年的预测期内以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从工业布局层面看,我国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品类中,中国具备525个小类的生产能力,且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因此,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才是迎接未来的发展不二法宝。

有经济学家讲,在经济的上半场,一个人的成功跟个人能力和贡献根本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你胆大,会玩套路,不择手段,你就能成功。但是下半场就不一样了,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对称,中间环节越来越少,机会越来越均等,渠道越来越公开,资源越来透明,在一个信息和价值高度对称的时代,每一个机会只留给最能配得上它的人。现如今的经济体系下,市场竞争愈加充分,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聚焦实体经济、聚焦科技创新、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才能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这些规则无疑也是适合全体农机人的。

2024,依然处在巨变的漩涡中,不管是国际贸易争端、政治冲突,还是国内农机行业内新三年补贴政策调整、排放升级推进等等,每一个事件的发生,仍会让变化加速到来,让淘汰加快,同时也让创新加快。

愿以雯意祈丰年,静守春来万物新。让我们与时俱进、直面挑战、创新突破,用实在的行动,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的美好!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