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广模式 推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2023
11/23
10:08
王虎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蚕豆、马铃薯和蔬菜等特色作物和优势作物在生产的关键环节进入机械化瓶颈,湟中区农机推广站坚持“全面、全程、优质、高效”的原则,创新推广模式、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区辖10镇5乡一社区,38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4.7万亩,其中适宜机械化生产耕地面积58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马铃薯、油菜、蔬菜和牧草(燕麦)等。截止2022年底全区机械拥有量达73606台(套),其中:动力机械31056台、配套农具42550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69.18万千瓦,农业生产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为100%、59.7%、66.3%,农业综合机械化率77.8%。

二、主要做法

(一)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引进薄弱环节新技术、新机具

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蔬菜特色产业的机械化程度,攻克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采取“单位+新型经营主体”模式,发挥多方信息、渠道、实践经验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引进马铃薯、蔬菜机械化薄弱环节新技术、新机具,举办新机具现场演示会,以最直观方式进行新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一是先后引进马铃薯马铃薯种植、中耕培土、灭秧、联合收获及中小型装袋马铃薯收获机,分拣装袋、挖掘装车一体机新机具,开展示范推广,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川水地区马铃薯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引进中小型装袋马铃薯收获机,分拣装袋、挖掘装车一体机突破了马铃薯机械挖掘后,捡拾、装袋的机械化技术瓶颈。二是先后引进蔬菜大棚机械深翻换茬机、多功能蔬菜播种机、秧苗移栽机、种子丸粒化机、烘干机、种子编织机、精量播种机、喷药覆膜机等蔬菜精量直播系列先进机具及大葱市场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具试验示范填补了蔬菜机械化生产空白。

image.png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

(二)领导重视,资金支持

各项工作只要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才能有效的开展。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各级领导汇报农机化化开展情况,以赢得领导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倾斜。每年向区财政申请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资金,对农民和经营主体购置2-3台的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优质、高效新机具进行按比例进行资金支持。

(三)政策支持,增加机具数量

机具拥有量对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起着决定性因素,结合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充分利用省、县级资金叠加,加强对重点技术和重点作业环节机具定向补贴购置,优先对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补贴,保证全程机械化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足额投入,有效增加了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数量。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牵扯到广大农户的根本利益,因此工作中把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和农机化项目实施工作的各个环节,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召开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等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演示,加强了广大农户、机具操作手对农机化技术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和对农机具操作技能的提高,加快了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五)建设示范基地,典型引路

建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进行大面积推广。一方面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推广的示范基地,统一种植模式,建立标准化的种植体系,引导规模化生产,为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把示范基地建成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机具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机具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六)部门合作,农机农艺融合

加强部门合作,在技术推广中听取植保、土肥方面技术专家的意见建议,把农机工程技术与良种良方、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技术有机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标准和农艺技术标准,大力开展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艺技术培训,形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

(七)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和农业机械生产厂家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开展薄弱环节新机具试验、改制和示范工作。一是针对蚕豆生产因机械化生产技术落后,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问题,在蚕豆生产的播种和收获环节开展机械选型、适应性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尤其是近两年配合省农牧机械推广总站,对蚕豆联合收获技术攻关,开展机具选型、改进、试验示范,技术得到大力示范推广,目前蚕豆覆膜播种和联合收获技术已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面积也在恢复性增长。二是以机具引进和改制为重点的油菜精少量直播技术和精少量覆膜播种技术创新试验。将油菜亩播种量由传统播种350-400克/亩控制在150克/亩,达到油菜种植苗期管理只除草不间苗的目的,油菜铺膜播种技术通过农膜覆盖达到了无草害的目标,并且增产幅度达到30%,两项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油菜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全程机械化。

image.png

蚕豆机械化播种

image.png

蚕豆联合收获

三、取得成效

(一)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

经全体农机人的不懈努力和全力示范推广,全区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区农牧业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由2016年100%、41.6%、47.3%,上升到2022年100%、59.7%、66.3%,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由2016年66.7上升到2022年77.8%,名列全省前茅。

(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1、麦类。麦类作物从耕、种、防、收及秸秆综合利用已全部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2、马铃薯。通过机械化薄弱环节的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突破了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彻底解决我区川水、浅脑山、丘陵山地等区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需求。全程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2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8万亩,全程机械化生产达到7.93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4%。

3、油菜。通过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突破了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全程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22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22.1万亩,全程机械化生产达到15.4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4%。

(三)优势产业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蚕豆是我区的优势产业,因机械化水平低,种植规模不断减少,由2016年7.7万亩减少到2022年1.3万亩,通过近两年蚕豆机械化种植和联合收获技术示范,种植规模开始扩大,2022年种植面积1.36万亩,全程机械化生产达到0.5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

(四)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蔬菜精量播种系列机具和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具引进和试验示范,填补了湟中区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空白,为其他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提供了技术推广经验,为加快全区蔬菜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供技术支撑。

image.png

蔬菜机械化播种

四、经验启示

通过近几年我区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为启迪,今后,我区将继续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为主线,突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主攻机械化技术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化技术。一是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畜牧养殖、蔬菜产业等薄弱环节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突破机械化技术的瓶颈,为畜牧养殖和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提供设备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先进机具的补贴力度;三是建立高标准农机化技术示范基地,直观地展示新技术、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效应,使广大农户主动接受和运用新技术新机具。四是提高蚕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广普及蚕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及配套的机具。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