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构+农机学会+科研院校”同发力,探索农机科技推广新模式

2023
11/16
16:11
王虎

“推广机构+农机学会+科研院校”同发力,探索农机科技推广新模式


摘要: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在开展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与各类农业生产主体的交流合作,逐步探索出以农机学会为桥梁、以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以推广机构为最终发力点,协同推进的更加高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目前现有编制14名,实际在岗人员9名,其中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6人,中级技术职称1人,助理级技术职称2人。连云港市耕地面积约580万亩,以稻麦轮作为主,区域内盛产水稻、小麦、花生、林果、桑茶和水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7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6%。特色农业机械化率为63.5%,与大田农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短板比较明显。

2016年起,江苏省率先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连云港市迅速开展农机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将新装备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作为引领农机化发展和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的重要方式。截至目前,市农机试验推广站争取到了各类省级农机科技推广项目5个,市级项目3个。期间与科研院校、合作社、企业、村委、家庭农场等各类型农业主体进行过项目合作,研发了一批新装备,试验示范了一批新机具,建设了一批核心示范区,引进了一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image.png

组织种植户赴机具生产厂家考察学习

期间恰逢市农机学会换届改选,时任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书法当选新一届学会会长,市农机试验推广站站长崔小冬当选学会秘书长,“推广机构+农机学会+科研院校”模式的形成出现了初步契机。几年里,市推广站通过与各主体的交流合作,逐步探索,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农机学会为桥梁、以科研院校为重要技术支撑,以推广机构为最终发力点,协同推进的高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模式。

image.png

农机学会年度交流活动,会长陈书法发言

二、主要做法

(一)农机学会搭桥梁

新模式下,市农机学会充分发挥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的作用,通过开展学会活动、吸纳新成员、建立交流群等方式,搭建起了企业、院校、推广机构和生产应用单位的桥梁。农机新装备新技术在学会内进行传播,丰富了信息渠道;优质的种植大户(园区)在学会内得以展现,凸显了示范引领作用;难点痛点问题在学会内进行交流,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

(二)科研院校显技术

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离不开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随时需要专业人员给与技术指导。近年来,由农机学会组织院校专家建立专家服务团,结合个人专业擅长,分片区、分品种制定了技术指导服务联络网,分片开展技术服务。此举既能帮助生产端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也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渠道。

image.png

农机示范推广,手把手教农户机具使用要点

(三)推广机构重示范

农机试验推广机构是农机新装备新技术得以普及应用的主要推动者。新模式下,农机推广机构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装备、技术信息,快速联系到优质的示范点、精准聘请到合适的技术服务专家,大大提升了技术推广的效率。近年来,市农机推广站得益于新型模式,在新装备新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层面,示范推广的质效有了明显提升。

三、取得成效

近年来,市农机学会主动吸纳了近20名大专院校农机方面的专家成员,新增会员单位40余家,拉拢了近百家农机生产企业进入我市农机学会交流群,为我市农机推广提供了牢固的技术储备。

以我市林果类机械化生产装备与技术推广为例:2017年之前仅微喷灌装置和小型手扶式除草机这两种装备在实际中应用较多,其余的中耕、植保、施肥、修剪等机械作业难题较突出,林果类总体机械化率不足45%,丘陵山区则不足35%,市县农机推广机构对林果类作物的研究也严重不足。2017至2019年,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连续实施2个林果类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了4个核心示范点,总面积超过1000亩,选取了黄桃、猕猴桃、大樱桃和葡萄4个品种的果树,示范推广了中耕、割草、施肥、植保、开沟、电动修剪、运输等多个环节的10余种机具。其中,电动修枝剪、微耕机等小型适应性强以及用于开沟施肥等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的装备广受好评。同时,积极引导县区积极开展林果机械化示范推广,灌南县和赣榆区先后实施了林果类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集成推广项目。到2022年,全市林果类作物机械生产水平增长到60.2%,成效显著。

image.png

黄桃示范区举办桃花节,农机装备来站台

推广期间,市农机学会在机具选型、示范点选择和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推广机构则将示范推广环节做的更具实效。市农机推广站不仅进行了技术示范和培训推广,还编写了各类引进机具的操作规程,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规范、机具配置方法、生产厂商名录、技术宣传手册、技术科普视频等一系列文件资料,组织种植大户赴机具生产厂家实地考察,还参与编写了全省葡萄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对全市林果类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image.png

组织种植户赴机具生产厂家考察学习

四、经验启示

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在技术人员较为紧缺、技术装备快速更新、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的现实情况下,要想持续做好农机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就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资源整合,积极联合相关力量,丰富信息传递渠道,多措并举提升示范推广的效率。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