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探索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

2023
11/15
10:41
王虎

多措并举探索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


摘要:荆门市掇刀区农机局为破解新时期种地难题,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带领农机合作社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多方联动,筑牢农事服务基础、科技支撑,提升农事服务质效、整合项目,推动农事服务升级、精准施策,定制农事服务菜单、机艺融合,实现农事服务增值等方式,推出“整村托管”,大力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探索出了“部门推进、项目支持、社村互动”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基本情况

荆门市掇刀区农机局,为荆门市掇刀区农业农村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全额事业编制6名,内设办公室、财务、产发、监管、科教等股室,负责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农机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惠农政策实施;负责农机化产品、作业质量监督;负责发展农机化事业的项目申报和实施;指导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农机及驾驶员的考核发证、年检、年审工作,农机质量投诉、农机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农业机械化统计、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和标准化工作,负责农业机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负责设施农业、畜禽和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二)工作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如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成为农业部门必须研究的新课题,也为农机化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掇刀区地处荆门城郊,农村城镇化进程迅速,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心化”危机,“高人力成本+低回报效益”导致的土地撂荒隐患日益突出。为破解新时期种地难题,农机局积极整合省市区三级项目资源,立足农机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导向,带领农机合作社不断摸索和实践,推出“整村托管”,大力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探索出了“部门推进、项目支持、社村互动”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联动,筑牢农事服务基础

积极探索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期间,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项目实施方案,多次发文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相关领导经常亲临我们综合农事服务作业现场指导工作。同时配套区级农机发展专项资金30万和秸秆综合利用专项经费68万的资金支持。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实行专业化管理,部门、合作社、农户责权分明。部门负责项目整合、政策导入、技术引进、监督服务质量等工作;合作社负责信息沟通、对外合作、人员培训、落实服务事项;农户负责提供服务标的土地、参与管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下足功夫做了人才培育、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等各类工作,为进一步探索综合农事服务模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鼓励合作社社员和机手参加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机修理工技能培训,组织年轻机手学习无人机操作,利用拖拉机培训学校组织驾驶技能培训和考核。带领合作社、机手与农机生产厂家直接对接,推广具有科技含量的新机具、新装备,联合厂家技术员与本地农机“土专家”专门定制了一款适宜本地作业的油菜精量直播机和旋耕机。最大限度地将农业机具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整合在一个服务平台上,为农民一站式解决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服务和面临的困难。实现合作社以最经济的投入联农带农,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目的。

(二)科技支撑,提升农事服务质效

依托荆门掇刀农机北斗信息服务平台,以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北斗+农机作业)为核心,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集项目作业监管、企业远程监管、在线作业订单、线上培训、农机商城、农资及农产品统购统销等为一体的农机信息化体系。这套体系在农机化的应用和发展,为综合农事服务创新模式埋下了必不可少的一块基石。近年来,通过平台线上信息发布,9家合作社相继报名参加综合农事服务项目并审批通过,农机信息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对所有参加农事托管服务的900多台套农机北斗终端进行了加装和升级,对农事托管服务地块利用信息平台管理作业数据和质量,解决了作业机具分散、作业时间相对集中导致的监管难度大、面积核准不可控等实际问题,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效果。

image.png

掇刀区农机北斗信息中心平台社会化服务系统

(三)整合项目,推动农事服务升级

2022年,掇刀区综合农事服务在争取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基础上,整合了粮食烘干中心建设项目、农机深松整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机作业补贴、北斗农业领域集成应用、多苗床设备研究项目、农田宜机化改造等省市区三级项目资金414万元,实现了“耕、育、种、管、收、烘干”全程机械化作业,出动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和各类农具1000余台套,保证了托管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真正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image.png

烘干中心建设,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

(四)精准施策,定制农事服务菜单

一是土地流转。掇刀区处于荆门市城郊,百分九十以上年轻人出外打工,不少超过65岁的年迈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合作社及时与这部分农户联系,通过签订协约,办理有关手续,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彻底流转。这样,既有效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又使得转移出去的农民安心打工,增加收入。实现土地流转后,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管理与经营,大力实施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新品种,解决了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效益低下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了收入,亩均增产在20%以上,虽然这种方式承担风险大,需要资金多,但收益也丰厚,符合市场规律。二是“全托管”“半托管”服务。这个“菜单”是根据农户的自身生产能力和主观愿望而确定的。“全托管”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又想牢牢把土地攥在手里的农户需求;“半托管”主要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又想在土地经营上有主动权的农户需求。这两种方式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小,相应经营利润也低。具体操作方式是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土地托管合同,“全托管”的合同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民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全权管理,合作社每年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土地托管费用。“半托管”是农户只托管生产中的机械化生产作业,产前、产后由农户自己经营。三是助贫服务,共同缔造美丽乡村。在综合农事服务中,我们为4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免费的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服务,服务面积850余亩。并且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邀请他们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帮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以技脱贫。目前,直接帮助贫困户就业22人,培训贫困户成为职业无人机飞手2人、农业机械操作手12人。

image.png

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五)机艺融合,实现农事服务增值

在合作社实现规模化运作之后,对于农户丘岗地块灌溉困难、容易撂荒的问题,农机部门提出跳出农机发展农机的思路,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联合农业部门种植业科技术骨干,开展丘陵岗地深松一体化水稻旱直播、机插秧测深施肥、水稻直播等试验示范,最终通过机播、飞播和洼地机插、测深施肥、人工洒播方式进行了测产对比,丘岗地旱直播亩产达到了1218斤,比普通种植增产200斤,并且节约成本120元/亩,初步形成了丘陵岗地深松一体化水稻旱直播技术成果,既调动了农户种植丘岗地的积极性,更达到了合作社规模化作业的需求。

image.png

农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飞防)

三、取得成效

2022年,辖区内共签订了18万亩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综合农事服务托管协议,涉及小农户1.4万户,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面积20余万亩,合作社年服务收入5000余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5万元。通过统一作业服务比原来节约成本60元/亩左右,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农产品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10%左右,每亩纯收入增收200元,得到了农户高度认可。

四、经验启示

1、模式可复制。由单个合作社包村向联合社包地区,甚至是多地区集群发展互助托管模式。立足本地现有合作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合理利用地区种植时间差开展互助作业的合作共赢模式。

2、向数字化过渡。努力争取项目支持,创建国家级数字农业基地,整合宜机化农田改造项目,不断将托管土地提档升级,不断更新农机装备和田间物联网设备,积极探索丘陵地区数字农业新思路。

3、农事服务深化。在服务内容上,采取统一供种、供肥、供药等农资供应模式,并促进“运输、贮存、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融合,由产前向产中、产后延伸,注重农产品质量,探索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推出农场直供、电商带货等营销手段,打造绿色农业品牌效应。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