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

2023
09/18
08:11
王虎

当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正处于籽粒灌浆中后期、即将大面积收获,冬小麦备种备肥抓紧推进、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是指在黄淮海等地区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对玉米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对小麦可减少水分消耗、避免冬前旺长、确保安全越冬。立足黄淮海等地区光温水资源条件和当前生产形势,以统筹周年高产为目标,以“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小麦适期晚播育壮苗”为重点,在黄淮海地区推进实施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全力夺取今年秋粮玉米丰收、夯实明年夏粮小麦生产基础。

一、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

(一)优选肥药,“一喷多促”。科学搭配药剂,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粒重增产、防控病虫等多重效应。应对自然灾害,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早霜威胁大的地区可喷施磷钾肥或液体膜。应对病虫害,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此外,要合理选择喷施时间,一般选择在无雨天的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如喷后24小时内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也可因地制宜选择无人机夜间作业。

(二)适时晚收,增重脱水。一般夏玉米花粒期后50—60天,有效积温满足灌浆期所需,进入成熟期。玉米最佳收获期为生理成熟期,即籽粒基部和穗轴交界处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黄白并松散,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同时籽粒变硬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含水率降至30%以下。一般日均温达16℃以下玉米灌浆速度明显下降,14℃以下基本停止灌浆。应根据品种特性、茬口要求和天气条件适当晚收,以延长10天左右收获为宜。黄淮海北片建议10月5—10日收获,不迟于10月15日,黄淮海南片可延迟到10月10—20日收获,不迟于10月25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确保丰产丰收。

(三)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安排好农机手农机具调配、收割机保养调试、晾晒和烘干储藏准备等预收前的准备工作,力争一次性及时完成收获。机械收获时应整村整镇、大面积连片推进,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种植中晚熟品种和晚播晚熟的地块、玉米籽粒含水率超过35%时,采取机械摘穗,降低籽粒破碎率和机收损失率;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籽粒含水率降至20%以下时,再用机械脱粒,以防霉变,保证产量和品质。种植早熟品种的地块或达到生理成熟、籽粒含水率低于25%时,可采用联合收获机直接脱粒收获,提高收获效率。收获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及时入库颗粒归仓。

二、小麦适期晚播育壮苗

(一)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强化农机农艺相结合,推进翻、旋、耙、压一体化作业,着力实现土壤深、细、平、实相统一,大力推广复式作业,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对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力争深耕一次,耕深以25—35厘米为宜,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对旋耕整地麦田,旋耕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旋耕两遍后镇压耙实。秸秆还田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做到“切碎撒匀、草土混匀、镇压耙实”。选用大中型拖拉机深耕或深旋灭草还田,深耕埋草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深旋埋草深度应达到12—15厘米,做到草土混匀,防止富集于播种层。适墒镇压,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做到镇压耙实、踏实土壤。墒情适宜时可在播种前后镇压,土壤过湿时应推迟镇压时间。

(二)适时晚播,确保一播全苗。以冬前积温和选用品种特性为基本依据,科学确定适宜播期。黄淮海地区主要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冬性、半冬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日平均气温16—18℃和14—16℃,进入越冬期达到壮苗标准分别为主茎叶龄6叶和6叶1心,约需0℃以上积温为570—645℃,冬前主茎叶龄不低于3片叶是晚播小麦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适期晚播进入越冬期至少需要0℃以上积温350—500℃。黄淮海北部麦区适宜晚播期10月5日—12日、不迟于10月15日,中部麦区10月7—15日、不迟于10月20日,南部麦区10月15—25日、不迟于10月30日。以培育冬前壮苗为标准,精准确定播量,做到适墒适期适量适深播种。一般黄淮海北部麦区亩基本苗25万—30万,中部麦区20万—25万,南部麦区15万—18万。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最多黄淮海南部麦区不宜超过35万、北部麦区不宜超过40万,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宽幅播种或窄行播种等高质量机械化播种技术,减少缺苗断垄,提高播种均匀度。

(三)强化田管,培育冬前壮苗。重视播后镇压,播前耙平压实,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适时用镇压机镇压,并保证镇压力度和均匀度,做到土壤沉实、种土密接,减少土壤透风跑墒,促进麦苗生长。抓好肥水促控,基肥不足条件下及早补施苗肥,促蘖长根。适时浇好越冬水,对缺墒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节水灌溉,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每次降雨后及时划锄保墒,保苗安全越冬。做好除草防虫,利用冬前麦田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选用适宜药剂,防除麦田杂草;对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选用适宜药剂兑水拌细土,结合锄地施入土中。同时加强冬前麦田管护,杜绝畜禽啃青,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强化防灾减灾,重点关注寒潮来临造成的冻害、降雨偏少带来的干旱和积水过多造成的烂耕烂种和渍害等,针对干旱或连续降雨可能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推行“四补一促”小麦晚播应变栽培技术,减轻因播期推迟过多和积温不足对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