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促进单产提升情况调研

2023
08/30
09:46
王虎

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促进单产提升情况调研


农业机械化情况2023年第32期

编者按:今年我部明确提出提高粮油作物单产的工作要求,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对大力支撑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常春同志牵头,组织开展了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促进单产提升情况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现予刊登,供各地交流参考。

各地都要围绕大面积提升单产这一重要任务,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高性能播种机等助力单产提升的机具部署,同时加强机械化作业技术指导,把机械化增产潜力转化为实打实的粮食产量增加。

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促进单产提升情况调研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常春

小麦作为山东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22年播种面积6005.3万亩,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35277.75万亩)的17.0%,总产528.2亿斤,占全国总产量(2754.46亿斤)的19.2%,在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要求,山东省围绕提升小麦机械化播种质量,挖掘农业机械化增产潜力,助力大面积提高单产,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

一、小麦播种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机播率高水平稳定。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受益于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的稳定实施,山东省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机播率多年一直稳定在99%以上。在小麦播种机械生产制造方面,全省拥有雷沃重工、山东奥龙、山东大华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播种机械研发创新能力位居前列,为山东省小麦播种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装备支撑。

(二)播种模式多种多样。受地理位置、小麦品种、气候条件、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小麦播种形成了不同模式,较为典型的有以下三类:一是犁后旋耕再播种,耕深25cm左右,有利于增加耕层厚度,疏松土壤,减少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播种质量;二是旋耕后播种,一般旋耕两遍,耕深15cm左右,旋耕速度快,有利于抓住墒情,细碎表层土壤,降低生产成本,抓住最佳播种期;三是深松免耕播种,深松后马上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有利于避免土壤水分快速散失,实现保水保墒保苗。总体上,小麦播种行距15—18cm、播种深度3—5cm,虽然相差不大,但播种方式均属于土壤整后播种,机械多次进地碾压、表土整理后,导致墒情不一致、出苗不齐,甚至缺苗断垄。

(三)播种机械千差万别。目前,纳入山东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的小麦播种机有299个型号。就行数而言,从6行到36行不等,就播种机构来看,开沟器型式有圆盘式、箭铲式、犁铲式等,排种器型式有螺线细槽外槽轮式、螺旋窝眼外槽轮式等,镇压机构有对行镇压和播幅全面镇压,个别机型有简易仿形和限深机构。总体上看,小麦播种机多数缺少仿形机构,播深一致性较差,出苗整齐度不好,不能完成一次性作业,播前缺少整平镇压,播后镇压不到位,土层墒情不一。从近三年来山东省补贴情况看,补贴各类小麦播种机1.13万台,其中12—18行的小麦条播机成为主流,占到了66%,其次是7—11行,占18%。

二、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与传统条播对比试验情况

高性能复式播种,是在播量均匀、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于8km/h的高性能作业,并一次性完成犁耕后碎土、松土、平整,播前镇压、均量条播、播后镇压等生产环节,通过北斗精准作业监控终端,实现漏播、堵塞报警,播量、播速、面积实时监测,可有效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单产提升。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我们在齐河县、安丘市等地选择三款机型开展了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与传统条播机对比试验。

(一)机具选型。选用2款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和1款传统小麦条播机进行对比试验。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选用潍柴雷沃、雷肯(进口)两种机型,结构基本相同,可实现整地播种一体、播前播后两次镇压,具备播种单体独立开沟仿形,工作幅宽3m。传统小麦条播机选用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一款机型,播后镇压,不具备播前镇压和单体开沟仿形结构,工作幅宽1.3m。

(二)试验条件。选择山东省西部、中部小麦主产区,具备土地连片种植、集中统一管理的地块,使用同一小麦种子、同一配套动力、同一驾驶员,采用32斤/亩相同播种量进行对比。

(三)作业情况对比。在作业效率上,采用潍柴雷沃与雷肯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可以实现8km/h的标准速度作业,作业效率达到36亩/h,而传统机具最高作业速度6km/h,作业效率11.5亩/h。在加种时间上,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的加种间隔为53min,传统播种机的加种间隔时间为16min。通过对比发现,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单次作业时间更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在性能方面,国产和进口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基本相同。

(四)小麦长势对比。播种完成后,通过对小麦出苗、分蘖、拔节、灌浆、收获等部分重要时期的长势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1.出苗期。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出苗整齐均匀,苗齐苗旺;而传统播种机的出苗则出现了出苗高低不一和缺苗断垄问题。

2.分蘖期。出苗差异显著。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除苗情长势更加均匀以外,分蘖数量显著增加;而传统条播机播种的小麦,因出苗时间不一,出苗较晚的小麦尚未分蘖生长。

3.拔节期。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株长已到达31—32cm,长势较为一致,且生长进度统一;而传统条播机播种的小麦,株长仅为23—25cm,生长较为缓慢,生长进度不一。

4.灌浆期。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株长已到达80cm,而普通条播机播种的小麦,株长仅为65cm左右。

5.收获期。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相比于普通条播机播种的小麦,更齐整,长势均匀。

通过以上生长过程的跟踪对比,发现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出苗更齐整,苗株更粗壮,长势更旺盛,在不同生产周期中,均有比普通条播机的过程优势,在促进作物生长、保持苗强苗旺、生长期一致方面效果明显。

(五)投入产出对比。从小麦单产上看,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播种的小麦,亩产量分别达到636kg、756kg,较传统条播机分别提高9.65%、12.6%;从进地次数上看,采用传统播种农艺的,需要“深翻(犁耕)+旋耕或耙地(2轮)+播种镇压”4轮作业,经济性差,多次进地造成土壤深层压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增产增收。采用高性能复式条播,通过“深翻(犁耕)+耙压复式条播”2轮作业完成播种,明显节约了成本;从节本增效上看,使用常规条播作业,若要达到与高性能复式条播作业相似的产量,则需要加大种子用量5—8kg/亩,而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具有10%—15%种子用量的节本效果,且作业效率提高30%以上,节本增收达到100—200元/亩,效果显著。

三、发展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分种,三分管”,播种基础最关键。小麦播种机的作业性能直接影响小麦的播种质量。从调研情况看,发展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十分必要。

(一)农业经营方式的需求。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由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向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为主的规模化经营转变,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小型、单一作业的播种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高质量要求。高性能、复式条播机作业效率提高30%以上,节本增收达到100—200元/亩,效果显著,逐步成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首选。

(二)促进粮食单产提升的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要求,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各项生产资料得以有效利用的重要载体,除了在种子等方面发力外,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是促进小麦单产提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较传统作业可提高粮食产量10%—13%,每亩按照1000斤计算,就可提高粮食产量100斤,社会效益巨大。

(三)减少小麦播种损失的需求。目前,“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思想已经根植于广大农户思想中,广大农户为了提高出苗数量,不断加大播种量,造成了大量粮食浪费。发展高性能小麦播种机,可实现精量播种、损失预警,有效减少播种量。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如果亩均节约10斤种子,就可节约6亿斤粮食。

(四)改进小麦播种模式的需求。玉米秸秆还田后,通过深耕深翻,秸秆被覆盖在地下,如果镇压不到位,极容易形成“面包层”。小麦播种时,容易造成播种不实,或者直接播种在秸秆上,降低出苗率,形成缺苗断垄。另外,覆盖在地下的秸秆还起到了保温的效果,给虫卵、病菌提供了越冬和繁殖的场所,等到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后,病虫害危害增加。需要改变传统的播种模式,大力推行播前、播后双镇压,减少“面包层”。

当前,制约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一是高性能播种机购置使用成本较高。一台20行的普通小麦条播机约1万元,而高性能播种机价格普遍较高,个别型号售价超过10万元,而小麦种植收益相对较低,农民购置、使用积极性不够。二是常规播种机保有量过大。山东省小麦播种机90%以上都为传统播种机,多数还在使用期限内,短期内更新换代难度较大。三是高性能播种机具试验鉴定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播种机鉴定大纲已将高性能小麦播种机纳入了鉴定范围,但各省鉴定能力发展还不均衡,较好满足产品鉴定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四是高性能播种机研发制造水平有待提升。山东省虽然小麦播种机械产业基础较好,但大众产品趋同化明显,原创性科技成果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一些关键零部件仍需要进口,开沟器硬度等一些“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框架内,按照现行最高35%的补贴标准,对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实行“优机优补”,减轻购置压力,大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开展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作业补贴,推广普及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模式。同时,推动将播种机械纳入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对达到使用年限或机具性能差的老旧播种机械淘汰更新给予补贴,引导小麦播种机械加快更新和转型升级。

(二)加强试验鉴定。加强鉴定能力建设,对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等生产亟需产品,依法依规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试验鉴定。强化部省之间、省际之间农机鉴定机构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合作互助,加快拓展提升农机鉴定服务能力。加强农机鉴定机构与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多方面扩展鉴定资源,提升供给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科技攻关。聚焦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相对薄弱的领域,增强国产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协同攻克基础材料、工艺等“卡脖子”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构建分工协作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促进成果转化,加快补上小麦高性能复式播种机发展短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