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烂场雨”中的收割机难题,如何吸取教训补足短板?

2023
07/28
16:45
王虎

今年5月25日以来,刚刚进入麦收时节,河南省就遭遇近10年以来最严重的“烂场雨”天气,导致局部地区小麦霉变发芽,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成熟和收获,“一机难求”成为常态,停雨后多地农户开启了焦急等待收割机的状态。

经过二十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尤其是小麦收获机械化率,目前已经超过98%,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也就是俗称的小麦机保有量逐年累加。在业内的认知里,小麦机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能够充分满足小麦机械化收获需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烂场雨”,造成大量小麦减产,更暴露出了小麦机“繁荣”背后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应急能力不足,粮食作物收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时间性。以国内粮食主产区的三夏麦收为例,基本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从南向北逐步开展,各地收割窗口期平均在7-10天,从整体来看如“按部就班”的推进,现有农机保有量对于农业生产所需基本是“够用”的,但仍存在缺口。

但如遇遭遇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收割窗口期进一步压缩,抢收的任务也将更加艰巨。而收割机来源主要由本地农机和跨区作业农机组成,本地农机往往不能自足,跨区作业农机首要目标仍然是收益,前往受灾区跨区作业收入不固定,显然没有到未受灾区域作业的收益稳定,许多机手不愿前往,造成供需关系持续紧张。

“烂场雨”期间,南阳市宛城区等多地发布了招募收割机的公告,即便以高额生活补贴、小麦最低每亩收割费用、免费食宿为保障,但最终对跨区机手的吸引力仍十分有限,许多受灾区域无机可收、无机可用的情况未受到多大改观,种植户连续多日苦苦等待跨区作业收割机,甚至在道路直接拦路收割机,实属无奈之举。

除此以外,农机补贴降低也是小麦机保有量逐渐减少的一大因素。过去的十几年间,农机补贴大大推动了农机产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农机的更新换代,提振了农民购机信心,老旧机器得以及时更换,对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或许是主粮作物机械化率较高,近年来小麦机等农机的补贴却逐渐下降,补贴侧重于新产品、新类目,加之2023年国三全面切换国四,制造成本上涨牵动售价上涨,“一涨一降”大大增加了农民购机成本,影响了农民的购机欲望。有网络数据显示,2023年小麦机市场下滑预计超过30%,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割机资源的紧张性。

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天灾难以避免,如何提高防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一方面要依托政府力量,做好包括收割机、烘干设备等在内的资源调配,尽力避免粮食收割的损失;另一方面,关键是要维持农机补贴的稳定,让用户有利可图,也让农机制造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投入放在客户和产品上,外强筋骨、内壮肺腑,从而拉动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希望农机主管部门能够通过政策引导、拉动的方式,科学规划补贴标准,降低用户购机压力,支持用户购买更加高质高效、技术先进的农机产品,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长久的动力。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