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豆中后期防灾减灾促生长技术意见

2023
07/20
15:54
王虎

“大暑”将至,春播大豆陆续进入花期、少部分进入鼓粒期,是促开花保结实的关键时期;夏播大豆大部分处于3—4片复叶期、少部分进入分枝期,是促弱苗育壮苗的关键时期。6月以来,黄淮北部、西南地区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土壤缺墒较重,发生干旱风险较大;东北地区多轮强降水导致部分低洼农田出现短时内涝。据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并向中等强度发展,夏季农业气候状况偏差,“小概率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对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当前大豆苗情长势和天气形势,各地要着力抗高温干旱、防湿涝渍害、防病虫危害、防低温早霜的“一抗三防”,加强田间管理,强化防灾减灾,构建合理群体,夯实大豆丰收基础。

(一)抗高温干旱。对受旱地块,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充分挖掘水利设施潜力,科学调度水源,喷灌抗旱、灌水降温。对未封垄地块,及时中耕松土,减少蒸发,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弥补营养不足,提高植株抗高温干旱能力。对绝收地块,可根据光温条件选择在7月下旬雨后,及时补种秋大豆或其他短生育期速生作物,减少损失。

(二)防湿涝渍害。对受涝地块,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沟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防止沤根。对未封垄地块,待机械能进地时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同时培土防倒。受淹地块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之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要及时追施氮肥补充营养,促进大豆恢复生长。

(三)防病虫危害。大豆受旱点蜂缘蝽、蛴螬、烟粉虱等虫害可能加重发生,大豆受涝根腐病、溃疡病、炭疽病等病害可能加重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病虫兼治的原则科学选用药剂,切实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控。东北地区重点防治食心虫,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重点防治点蜂缘蝽和烟粉虱,南方地区重点防治斜纹夜蛾、高隆象和锈病等。在病虫防治过程中,可与叶面肥、调节剂同时喷施,“一喷多促”实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效果。

(四)防低温早霜。东北地区应密切关注气温变化趋势,采取喷施调节剂、智能或人工增温等措施降低早霜威胁。对土壤墒情偏差的地块,霜冻来临前,及时浇水补墒、以水调温,缓冲低温影响。对低温发生后叶片受损较轻的地块,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生长。对叶片受损严重的地块,可割倒晾晒,促进物质向籽粒转运。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