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淮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2023
06/08
16:02
王虎

为扎实推进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提升技术规范化水平,着力实现“玉米不减产、亩增收100公斤大豆”目标,结合今年黄淮海大豆夏播区气象条件,提出2023年黄淮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一、适宜品种搭配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如山东可选登海605、立原296、京农科828、天泰316、MC121等;安徽可选安农591、丰大611、庐玉9105、MY73、中农大678等;河南可选MY73、豫单9953、德5号、豪玉16、种地868、登海605等;江苏可选中科玉505、苏玉34、江玉877、MY73、苏科玉076等;河北可选冀玉3421、冀农707、沃玉111、纪元128等。

大豆选用耐荫抗倒高产品种,如山东可选用齐黄34、菏豆33、菏豆12号、临豆10号、中黄13等;安徽可选用皖豆37、金豆99、皖黄506、中黄301、临豆10号等;河南可选用郑1307、中黄301、齐黄34、周豆25、濮豆857等;江苏可选用苏豆21、徐豆18、淮豆13、齐黄34、中黄301等;河北可选用冀豆12、邯豆13、石豆936、齐黄34等。

二、规范行比间距

主推大豆:玉米行比4:2配置模式,也可选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其它行比配置,如6:4,4:3。6:4和4:3行比配置的大豆玉米间距可选用60厘米,4:2行比配置可留70厘米;大豆行距30—40厘米,2行玉米行距40厘米,4行玉米中间两行玉米行距80厘米,3行玉米可选择60厘米等行距。

三、缩小株距密植

玉米亩有效穗4000穗以上、亩播粒数4500粒以上,大豆亩有效株6000株以上、亩播粒数9000粒以上。4:2的生产单元宽度2.7—2.8米,玉米、大豆的株距均为11—12厘米;6:4的生产单元宽度4.3—4.4米,玉米株距13—14厘米,大豆株距10—11厘米。4:3的生产单元宽度3.3—3.4米,玉米株距13—14厘米,大豆株距8—9厘米。

四、因种科学施肥

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株施肥量与净作玉米单株施肥量相同,1行玉米施肥量至少相当于净作玉米2行的施肥量。播种时,距玉米行10—15厘米亩施高氮缓控释肥(如N—P2O5—K2O=28—8—6)55—65公斤(折合纯氮15—18公斤/亩)。大豆高肥力田块不施氮肥,中低肥力田块少量施用氮肥,亩施低氮缓控释肥(如N—P2O5—K2O=14—15—14)15—20公斤(折合纯氮2—3公斤/亩),增施有机肥料作为基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鼓励接种大豆根瘤菌。为提高粒重,可在玉米大豆灌浆结实期补充叶面肥。如因气候因素导致大豆、玉米脱肥,应及时追肥。

五、专用机具播种

优先选用与行比配置相匹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也可根据现有的播种机情况,参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调整改造播种机,相应技术参数必须达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各项要求,播量可调、播深可控、肥量可调。尽量选用北斗导航辅助系统,于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对秸秆粉碎灭茬,抢墒或造墒免耕直播。

六、芽前苗后除草

芽前封闭除草。在播后芽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选择无风时段喷施适宜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如精异丙甲草胺(或二甲戊灵、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兑水均匀喷雾。前茬为小麦的田块,播种前须进行灭茬,然后封闭除草,若土壤湿度不够,可造墒或加大用水量。苗后适期除草。土壤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在玉米3—5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选用在大豆、玉米上登记的除草剂,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优先选用自走式双系统分带喷杆喷雾机等专用植保机械,其次选用经调整改造的自走式双系统分带喷杆喷雾机,实现玉米、大豆分带同步植保作业;也可选用加装隔板(隔帘、防护罩)、定向喷头的普通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实现大豆、玉米分带分步植保作业。喷雾需在无风条件进行,以免药液漂移产生药害。

七、化控防倒控旺

对水肥条件好、株型高大玉米品种,在7—10片展开叶时喷施健壮素、胺鲜·乙烯利等控制株高。对肥水条件好、有旺长趋势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和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或30%多唑甲哌鎓20—30克,兑水喷施茎叶控旺防倒。

八、病虫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播种前:针对当地大豆主要根部病虫害(根腐病、豆秆黑潜蝇等),对未包衣大豆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如6.25%咯菌晴·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噻虫嗪等。出苗—分枝(喇叭口)期:选择适宜杀虫剂防治粉虱、点蜂缘蝽、蚜虫、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有条件可采用设置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性诱捕器、释放寄生蜂等措施防治各类害虫。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和大豆结荚—鼓粒期:针对当地主要荚(穗)部病虫危害,采用广谱、高效、低毒杀虫剂和针对性杀菌剂等进行统一防治,斜纹夜蛾、高隆象等大豆花期常见的害虫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12%甲维·虫螨腈兑水防治,草地贪夜蛾可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化学农药在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针对各时期病虫害防控措施发生特点,可选择能够混配增效的杀虫剂、杀菌剂、增效剂、叶面肥、调节剂,“五位一体”复配施用,实现“一喷多防”。

九、选配机具机收

视两种作物成熟情况,选用割台宽度小于大豆带、玉米带之间宽度10—20厘米的玉米、大豆联合收获机。同时成熟的,可选用当地大豆、玉米收获机一前一后进行收获作业。不同时期成熟的,先熟先收、后熟后收,先熟作物用专用机械收获,后熟作物采用当地收获机适时收获。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