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翼,逆势狂飙——秸秆饲料打捆机“爆火”探秘

2023
05/12
14:55
liyong

秸秆饲料打捆机作为独居地域特色、富有原创技术的创新型产品,能够一次性实现秸秆饲料化,填补畜牧业牧草供给不足的短板,产品持续热销。吉林天朗作为秸秆饲料打捆机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产品受到用户热捧,品牌知名度日增,7年间,年销售额从几百万元跃升到5亿元,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初识饲料打捆机,是去年在内蒙通辽秋收后广袤的玉米地里,210马力大拖拉机牵引着5米多长的果绿色“鑫天朗”打捆机“一骑绝尘”,田地里玉米收获机收割完成后留下的玉米秸秆,在打捆机过后,变成了一排排大个儿的方形“豆腐块”,略有规则地躺在洒满阳光的金色土地上。在我们的眼里,这无非就是经过粉碎、揉搓、清选、压实、打包后的碎玉米秸秆,而在牧民眼中,这却是牛羊必不可少的“黄金口粮”,而这种独居创新特色的秸秆饲料打捆机,更是众多机手眼中用来挣钱的“神兵利器”。

鑫天朗饲料打捆机究竟是何来头?研发制造天朗打捆机的吉林天朗又是一家啥样的企业?


扎根黑土地,深挖出潜力

九台,只看一眼就感觉这个地名倍有“范儿”的地名,仔细一查,发现九台作为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县级市,颇具历史文化底蕴,它是清代百年古镇,是关东文化的代表性区域,被誉为“中国萨满文化之乡”“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鹰猎文化之乡”。吉林天朗就位于九台经济开发区内,是吉林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明星农业装备制造企业。

多年来,投资圈流传着一句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而这一现象也正伴随着东北经济的迅速拉升逐步改变,不少新兴企业的崛起正在消弭大家对东北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作为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一度工业规模占据国内90%以上,曾出产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国产航母,至今,东北仍是中国最核心的重工业基地。

话归主题,吉林天朗的全称为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王学中,年近60岁,精神矍铄、低调沉稳,用他自己的话讲,作为农机人,他是实实在在的“半路出家”,是个农机“新兵”。据王学中介绍,他最早从事保险事业20余年,2004年自己下海从事钢材经营,依靠聪明才智与诚信经营完成了基础的资金积累。2015年,一次回农村老家,听乡亲们说到,国家明确规定秸秆禁烧,秸秆打捆离田以及收集后粉碎加工作饲料的机械化需求紧迫,而适合农艺作业条件的农机匮乏,一向对农业倾注热爱情怀的王学中动了做农机的念头,并毅然决然地关闭了收益不错的钢材销售公司,做调研、租厂房、购设备、招人员,紧锣密鼓地鼓捣起了农机,并且一举瞄准了具备秸秆粉碎、除尘、打包的一体机。


image.png

在田地里作业的天朗秸秆饲料打捆机。


“一开始,我们在设备研发中遇到了太多的难题,遭遇了无数次失败,2016年秋天,我在玉米地里整整呆了3个月,对设备进行反复实验、改进、调试,再实验、再改进,失败更是家常便饭。”在讲述中,王学中停顿了片刻,神情中闪过一丝酸涩,很快又变得充满激情。进入农机领域最初的两年多时间,王学中吃住在厂里,着了魔似地不断研究产品作业可靠性与功能拓展,凭着他对机械设计与技术钻研的执着,凭着他不服输又能凝聚专业人才的格局,凭着他心中对农业和农民的热爱……在无数次失败、完善改进后,2016年10月,第一台天朗饲料打捆机下地,并取得了较好作业效果,但是在揉搓效果上有所欠缺。大家都觉得可以量产时,满脸胡茬、一身尘土的王学中说:“不行,揉搓、除尘装置结构重新设计,产品不完善,不推向市场,不能让老百姓吃亏!”说易行难,谁会知道,此时的王学中因为打捆机设备研发,已经投入了600多万元,原本下海挣得那点钱,花得差不多了。

原有技术设计方案推翻重来,王学中带领技术人员向农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专家们拜师请教,并积极借鉴国外机械产品机构设计,2017年5月,终于创新性地研发出与众不同的部件结构形式,实验后,大获成功,并针对除尘、揉搓、破碎、切网等装置设计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用王学中的话说,“天朗产品要靠技术取胜,靠质量取胜,我们绝不偷奸耍滑,这是信誉问题!”

2017年秋季,几十台能够一次完成收割后玉米、高粱等秸秆捡拾、除尘、揉搓、抛送、压实、自动出包等作业功能的天朗饲料打捆机投入市场,以可靠的作业表现、干净的除尘效果、均匀整齐的揉丝等功能,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天朗饲料打捆机一举打响了品牌。

王学中时常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热爱这片黑土地,这辈子,就是要扎根在这里,为这片黑土地的繁荣与发展做点事情,只要老百姓认可天朗,认可天朗的产品,用着放心,我就知足了。


借势新动能,坚守才出彩

天朗进入农机行业的2015年,正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的年份,行业发展结束了传统意义上的“黄金十年”,运行基调由规模增长转为质量发展,传统产品与新兴产品的交替全面开始,市场竞争呈现出新形态,竞争愈加激烈。“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没有退路可走,天朗就是要坚守初心,做百姓喜爱的农机!”王学中笃定地说。

时至今日,仔细想想,王学中当初选择秸秆饲料打捆机的决策是异常明智的,从事市场经营多年,他对市场、对产业、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异常深刻,有着独到见解,即使行业不同,但是很多理念是触类旁通的。“市场上没有饲料打捆机这种机械,而用户有需求,这就是商机。”王学中一句话道出精髓。

作为国内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秸秆市场空间巨大,在畜牧、造纸、农业、能源等各行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秸秆资源异常丰富,理论资源量为8.8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7.36亿吨。合理利用这些生物质每年可以替代煤炭4亿吨左右,预测,秸秆处理的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加之,国家对禁止秸秆焚烧治理力度逐年加大,秸秆焚烧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秸秆打捆及后处理全面铺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进入秸秆产业,例如秸秆饲料化、生物发电、秸秆造纸、秸秆天然气、秸秆肥料化等,一系列项目陆续实施开来。


image.png

谈及产品,王学中董事长如数家珍。


如果使这些秸秆变废为宝,打捆运输就成了关键环节,从中原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打捆,到南方区域的稻草、油菜秸秆打捆,再到新疆区域的棉花秸杆、油葵秸秆打捆,东北和内蒙区域的玉米秸秆打捆、高粱秸秆打捆等,打捆机这个数年来功能单一的小众产品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成为秸秆回收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之一。再聚焦到秸秆饲料化,近年来兴起的秸秆饲料打捆机就是诸多打捆机产品的众多品类之一,也正是这款产品,绝对称得上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农机,属小众农机产品中的“小众”,但是,由于秸秆饲料化可以弥补国内牧草供给不足,所以,这个产品虽小众,市场空间却不小。

天朗秸秆饲料打捆机就是把握了秸秆捡拾、粉碎、处理进行饲料化这一契机,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兴动能转换时机,锁紧了农机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脉搏,实现了逆势增长。据王学中介绍,天朗打捆机结构设计遵循了多功能一体化作业功能的原则,在田地里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机收获后秸秆变成打捆饲料的全过程作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饲料打捆与捡拾打捆的技术路线,天朗快速形成了完善的产品系列:在饲料打捆机领域,企业今年推出的鑫天朗“草王”产品,可以对秸秆实现三次粉碎、三次揉搓、五次除尘,完成打捆作业后的草质更好,并且饲草揉搓长短可调,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天朗的经典产品“速王”,则再次实现改进升级,采用更大变速箱,改变泵的流量,作业速度较之原来产品提升10%以上。在捡拾打捆机领域,天朗推出的大圆捆捡拾打捆机、高密度方捆打捆机,均进入小批量产出。

“速度快、草质好、可靠耐用,天朗要做精品!”王学中这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自成立以来,天朗的产品就以皮实耐用、可靠性强、作业速度快著称,天朗饲料打捆机“快”,据内蒙的一名用户介绍,使用“鑫天朗”打捆机,一天可以打1000多包玉米秸秆,当年购买当年回本,还有盈利。天朗在生产过程中绝不偷工减料,尤其是液压件、轴承、齿轮、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均采用国内一线品牌产品。企业逐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工程技术人员由5人增加到现在的50余人,产品创新项目一年多达60余项;产业工人队伍由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300余人,小改小革与合理化建议一年800多项。

正确的战略方向、颇具韧性的经营策略,加上过硬的产品、核心技术工艺、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成就了天朗的快速发展,2022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了7连增。2023年4月份,占地11万㎡的天朗现代农机产业园开工建设,新厂区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目前场地不足的现状。如今的天朗,企业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

“没有一个项目、一个产品是能够轻易获得成功的,做企业,需要有坚守精神,需要有不服输的劲头儿,我喜欢接受挑战。”王学中深有感触地说道。


笃定新科技,服务新农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瞬息万变,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大环境变化以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可以说,一切都是时代的大势。当今的商业竞争,已经不是固定僵化的一家或几家独大,竞争格局重构与经济轮动的脚步愈走愈快,如果想跟上节拍,恐怕只有“创新”一条路。


image.png

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王岩对创新有着独到见解。


天朗深谙其道,把创新基因深深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价值链中。“天朗要进步,就必须持续不断创新,不管是产品、技术、生产、营销、服务还是规范管理,都不能墨守成规,要求真、求变。”王学中一直强调。企业从事饲料打捆机产品研发制造8年,已经完成了10代产品的换代升级,这种创新频率在行业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围绕着订单产出,天朗全面引进精益管理理念,不断优化运营流程,提升各环节业物流,减少一切浪费,打造重改善、肯协作、高执行、懂精益、能战斗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创新成为员工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不仅如此,王学中在管理层团队建设上也是求新求变,经过两年的历练,他把企业日常运营交给了他的儿子王岩,放手让年轻人按照新的管理思路做事。

作为90后年轻一代,王岩有着高等学府受教育经历,有着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对接与转化资源,创新的脚步更加坚实。在他的主导下,2021年,成功开发了天朗数字化服务跟踪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对每台打捆机所处位置、作业面积、故障情况等信息进行跟踪,建立了完善的用户信息数据,建立了企业专属用户数据库,与之互动,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同步完成报修、购买配件等售后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让天朗一直坚持的“及时、完善、可靠”售后服务如虎添翼,成为业务提升的有效助力手段。

王岩主张企业进行标准化革新,实现从松散式经营向体系化管理转变,他带领各部门员工逐一进行流程梳理、完善与固化,并全面引入用友U8管理系统,构建集精细管理、产业链协同、市场运营的一体化体系,经过逐步完善,各部门通过网络平台操作,使业务流程衔接更顺畅,决策执行更有效,为天朗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王岩继承王学中董事长立足黑土地、服务大农业的经营理念,围绕着畜牧机械化产业,从纵、横两个维度拓展产品资源,推陈出新,积极与国内一线大中拖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针对用户需求做产品针对性开发,有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自2021年开始,天朗产品研发把智能化、数字化等功能作为主攻方向,不仅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而且在数字化屏显、数据收集、故障提示等领域进行个性化设计,让天朗产品体现出诚意十足的科技感。

在市场业务拓展上,王岩深入推行行销手段,带领业务人员“动起来”,走访用户、协同经销商开推介会、定期主动给用户提供免费上门保养,实实在在把“天朗”品牌效应送到用户家门口。

“伴随着国家大农业战略深入,粮食安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畜牧产业作为国内新兴农业产业,机械化领域有很大提升空间,天朗就是要聚焦新兴产业,提供富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助力现代农业进步,我们创新与奋斗的脚步更一直向前!”王岩讲着,王学中的眼中满是希冀与期望,天朗的企业掌舵“接棒”初见成效。


三点启示

透过表象看本质,可以从秸秆饲料打捆机爆火以及天朗企业成长看到不少深层次的东西,以产业发展、市场竞争的视角,笔者以为有如下三点值得参研。

第一点:对于处于升级转型的当下,农机行业传统产品与新兴产品,大众产品与小众产品的交替与格局重构正在持续进行,质量提上去,速度就要降下来,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如此背景下,如何破局,在竞争中活下来,活得更好?天朗聚焦细分产业、精耕产品、精耕市场的做法值得借鉴,其7年间,年销售规模从几百万成长到5个多亿,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第二点:就目前国内农机产业格局分布而言,产业集群分布相对集中,像中原区域的山东、河南、河北,南方区域的浙江、江苏、安徽,是拖拉机、收获机制造的聚集地。同时,东北、新疆、广西等地在打捆机、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产品形成的制造产业集群迅速推进。天朗充分借助地域优势,聚焦专属区域市场,助力东北农机产业集群扩张,企业发展历程看点不少。

第三点:以国内农机行业企业构成结构看,小中型民营企业占据绝对比重,从地摊式管理向体系化管理转变、由松散式运营向流程化运营转变、由粗放内控向精益内控转变等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当前国内不少农机企业的掌舵人还是创一代,80后、90后甚至00后等创二代能够顺利完成代际传承,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未来。天朗在该环节做足了储备,实现了“掌舵者”的顺利过渡,推进了经营模式的稳步蜕变,亦是可圈可点。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