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

2023
04/19
08:50
王虎

关于印发《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的通知


晋农机推一发[2023]8号


各有关市、县农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支撑,参照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印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要求,结合我省上年度复合种植生产实际,省农机中心组织技术力量编制了《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模式细化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加快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2023年4月12日

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引

2023年,全省将继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根据我省不同生态区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特点,结合2022年复合种植机械化作业情况,建议推广以“3+2”、“4+2”、“4+4”为主、其它模式补充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本指引以机械化播种、植保、收获为重点作业环节,提出了技术路线、技术要点、机具配套等作业要求,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装备体系,加快推进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优选高产模式。结合当地装备情况、种植农艺、气候特点等因素,优先选择4+2、4+4等高产适用种植模式,并确定适宜的大豆和玉米种植参数。

二是坚持造改结合,加大装备供给。坚持“以机适艺”原则,且应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适用机具机型,优先选用复合种植专用机具,提高作业质量;也可利用现有机具调整改造,弥补装备空缺,但要确保改造到位,满足复合种植要求。

三是坚持规范生产,提高作业精度。在播种、植保、收获等关键环节,有条件的应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利于前后环节衔接,实现精准播种、分带植保、对行收获,减少损失并减轻机手劳动强度。

二、技术路线

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机械化精量播种、苗期综合管理、低损收获等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实现机艺融合、协同高效。技术路线如下:

image.png

图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图

三、地头规划

播种作业前,应考虑大豆、玉米生育期,确定播种、收获作业先后顺序,并对播种作业路径详细规划,妥善解决机具调头转弯问题。播种时,留出地头空间,地头≥5米带宽,如先收获大豆,则地头净作大豆,反之,地头净作玉米;收获时,先收地头,开辟出地头空间,随后可采用梭型收割法往复依次收割大豆和玉米。

四、机械播种

(一)品种选择

1.大豆应选用耐荫抗倒、宜机收的高产品种。

北部春播区宜选用金豆一号、晋豆15号等。

中南部春播区宜选用强峰一号、晋豆25号、汾豆98、东豆1号、中黄13、晋科5号、品豆24、晋豆19号、邯豆13、汾豆97、品豆20、齐黄34等。

南部复播区宜选用晋豆25号、汾豆98、中黄13、品豆24、

齐黄34等。

2.玉米应选用株型紧凑、植株清秀、株高中等、耐密抗倒、抗旱性强、易于机收的中高产品种。

北部春播区宜选用君实618、瑞普686、瑞丰168等早熟品种。

中南部春播区宜选用大丰26号、强盛199、龙生19号、潞玉1525、大槐99、太育9号等中晚熟品种。

南部复播区宜选用伟玉178、东单1331、创玉120、豫丰98、九圣禾616、中科玉505、豫单9953等品种。

(二)种床准备

可根据当地大豆、玉米常规种植方式的整地措施进行种床整备。南部复播区,前茬作物留茬高度≤8cm,秸秆粉碎长度≤10cm,能满足作业要求的不再进行整地作业,若否可选用带清茬功能的播种机进行灭茬播种。针对干旱地区,若墒情适宜,应立即抢墒播种,若墒情较差,要先造墒再播种。

(三)适期播种

具体播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前茬作物收获时间确定。

北部春播区,4月下旬视墒情择机播种玉米,5月中旬择机播种大豆;若大豆玉米于5月中旬同期播种,玉米需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中南部春播区,4月下旬到5月中旬视墒情择机播种。大豆玉米同时播种,覆膜种植可选用大豆玉米铺膜施肥播种机;不覆膜种植可选用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机。

南部复播区,6月中下旬,可选用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机,也可按需选用带清茬功能的播种机。

播前严格按照株行距要求调试播种档位与施肥量(根据当地肥料含氮量折算来调整施肥量),对机手作业进行培训,确保株距、行距和播深达到技术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播种时建议主机装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四)规范作业

大面积作业前,应进行试播,查验播种作业质量、调整机具参数,播种深度和镇压强度应根据土壤墒情变化适时调整。作业时,应注意适当降低作业速度,提高小穴距条件下播种作业质量,一般勺轮式排种器作业速度为3—4km/h,指夹式为4—6 km/h,气力式为6—8km/h,同时注意保持衔接行行距均匀一致,防止衔接行间距过宽或过窄。

(五)技术要点

推荐采用一体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要求大豆播深3~4cm、玉米播深4~5cm、种肥间距10~15cm,玉米可单粒精播、大豆双粒穴播提高顶土能力;大豆行距控制在30cm、玉米为40cm等行距或50-70-50cm宽窄行,大豆玉米带间距60~70cm,大豆穴距(每穴2粒)14~20cm,玉米株距控制在10~14cm,大豆亩留苗数根据情况可控制在5500~8000株、玉米3800~4800株。施肥时应注意大豆和玉米水肥需求不同,玉米与净作模式相比,要提高施肥量;大豆应控制施肥量,防止植株旺长不结荚。

五、机械化田间管理

(一)机械化除(控)草

采取“封定结合”的杂草防除策略,即实施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定向茎叶喷药相结合,采用苗前封闭除草,减轻苗后除草压力;优先选用大豆、玉米能同时喷施的除草剂。

1.封闭除草:播种后2日内选择晴天无风时段实施苗前封闭除草,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等完成土壤封闭处理。

2.苗期除草:在苗后玉米3—5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选择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定向喷雾,选用噻吩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反枝苋、藜、马齿苋等阔叶杂草。喷药除草可选用双系统分带喷施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也可选用自走式单杆喷雾机或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加装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子,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喷头离地高度以喷药雾滴不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为准。

(二)病虫防治

播种前大豆玉米种子实施拌种或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大豆玉米全生育期,根据病虫预测或发生情况,选用相应药剂,可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选用双系统分条带喷杆喷雾机实现精准对行及对靶喷雾作业,减少药液浪费和污染。

(三)化学控旺

大豆在3叶期、5叶期或初花期,玉米在7—10片叶,根据株高情况,采用自走式双系统分带喷杆喷雾机分别对大豆玉米定向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株高增强抗倒能力。

(四)水肥管理

大豆玉米生长期应根据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情况加强水肥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精准灌溉施肥,确保密植玉米生长有足够的水肥营养。遇涝及时开沟排水,排涝后应及时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采用施肥机追肥。

六、机械化收获

(一)确定适宜收获期

1.大豆适宜收获期。大豆适宜收获时期是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此时大豆叶片脱落80%以上,茎秆变黄,豆荚和籽粒均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籽粒含水率下降到15%~25%,茎秆含水率为45%~55%,豆粒归圆,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变成黄色,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大豆收获作业应该选择早、晚露水消退时间段进行,避免产生“泥花脸”;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避免收获时炸荚造成损失。

2.玉米适宜收获期。玉米适宜收获期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玉米收获应避开雨后,减少地面黏重对行进的影响和果穗湿度大对剥皮、脱粒的影响。采用果穗收获方式,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25%~35%;采用籽粒直收方式,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15%~24%。

(二)确定收获方式及适宜机型

1.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方式。该方式适用于大豆先熟玉米晚熟地区,一般地头种大豆。作业时,先选用适宜的窄幅大豆收获机或经调整改装后的谷物收获机进行大豆收获作业,再选用对应行数的玉米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针对2行玉米的种植模式,也可选用2行或2行以上的玉米收获机进行减幅收获。

大豆收获机机型应根据大豆带宽度和相邻两玉米带间距选择,轮式和履带式均可,应做到不漏收大豆、不碾压或夹带玉米植株。大豆收获机割台幅宽一般应大于大豆带宽度40cm(两侧各20cm),整机外廓尺寸应小于相邻两玉米带间距20cm(两侧各10cm)。以大豆带和玉米带间距70cm为例,“3+2”种植模式的大豆收获机应选择1m≤幅宽<1.7m、整机宽度<1.8m;“4+2”种植模式的大豆收获机应选择1.3m≤幅宽<2m、整机宽度<2.1m;“4+4”种植模式的大豆收获机选择应与“4+2”模式相同。窄幅大豆收获机应装配浮式仿形割台,幅宽2m以上大豆收获机应装配专用挠性割台,割台离地高度小于5cm,实现贴地收获作业,使低节位豆荚进入割台,降低收获损失率。

玉米收获时,大豆已收获完毕,玉米收获机机型选择范围较大,可选用2行、4行玉米收获机对行收获;也可选用当地常规玉米收获机减幅作业,但会降低效率、增加能耗。

2.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方式。该方式适用于玉米先熟大豆晚熟地区,一般地头种玉米。作业时,先选用对应行数的玉米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此时受带宽所限,不能采用常规玉米收获机减幅作业,随后再选用窄幅大豆收获机或当地常规大豆收获机(割幅大于2m)进行大豆收获作业。

玉米收获机机型应根据玉米带的行数、行距和相邻两大豆带之间的宽度选择,轮式和履带式均可,应做到不碾压或损伤大豆植株,以免造成炸荚、增加损失。玉米收获机轮胎(履带)外沿与大豆带距离一般应大于15cm。以大豆带和玉米带间距为70cm为例,“3+2”和“4+2”种植模式应选择轮胎(履带)外侧间距<1.5m、整机宽度<1.8m的2行玉米收获机;“4+4”种植模式应选择轮胎(履带)外侧间距<2.3m、整机宽度<2.9m的4行玉米收获机。

大豆收获时,玉米已收获完毕,大豆收获机机型选择范围较大,可选用幅宽与大豆带宽相匹配的大豆收获机,幅宽一般应大于大豆带宽40cm,避免漏收;也可选用当地常规大豆收获机减幅作业,但会降低效率、增加能耗。

3.大豆玉米分步同时收获方式。该方式适用于大豆玉米同期成熟地区。作业时,对大豆、玉米收获顺序没有要求,一般地头种哪种作物就先收那种作物。分别选用大豆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前后布局,轮流收获大豆和玉米,依次作业。因作业时一侧作物已经收获,对机型外廓尺寸、轮距等要求降低,可根据大豆种植幅宽和玉米行数选用幅宽匹配的机型,也可选用常规收获机减幅作业,但会降低效率、增加能耗。

(三)减损收获作业

1.合理作业速度。作业速度应根据种植模式、收获机匹配程度确定,禁止为追求作业效率而降低作业质量。对于大豆先收方式,大豆收获作业速度应低于传统净作,一般控制在3—6km/h,可选用Ⅱ挡,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额定转速,不能低转速下作业。若播种和收获环节均采用北斗导航或辅助驾驶系统,收获作业速度可提高至4—8km/h。玉米收获时,两侧大豆已收获完,可按正常作业速度行驶。

对于玉米先收方式,受两侧大豆植株以及玉米种植密度高的影响,玉米收获作业速度应低于传统净作,一般控制在3—5km/h。如采用行距大于55cm的玉米收获机,或种植行距宽窄不一、地形起伏不定、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损失率增大。大豆收获时,两侧玉米已收获完,可按正常作业速度行驶。

2.驾驶操作规范。大豆收获时,应以不漏收豆荚为原则,控制好大豆收获机割台高度,尽量放低割台,将割茬降至4—8cm,避免漏收低节位豆荚。作业时,应将大豆带保持在幅宽中间位置,并直线行驶,避免漏收大豆或碾压、夹带玉米植株。应及时停车观察粮仓中大豆清洁度和尾筛排出秸秆夹带损失率,并适时调整风机风量。

玉米收获时,应对行收获,保证割道与玉米带平行,且收获机轮胎(履带)要在大豆带和玉米带间空隙的中间,避免碾压两侧大豆。玉米先收时,应确保玉米秸秆不抛洒在大豆带,提高大豆收获机通过性和作业清洁度。

七、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应用

(一)系统选择

根据当地定位基站、网络信号、地块坡度、扩展性等因素,选择配置适用的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在地面坡度较大时,优先选择双定位天线或具备位置与姿态补偿的辅助驾驶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支持扩展精量播种、变量施肥、精准喷雾等功能的辅助驾驶系统。

(二)安装与调试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安装时,如拖拉机无驾驶室,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车载显控终端暴晒或淋雨。安装完成后,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设置参数,并选择合适地块进行作业调试,确保直线度精度和衔接行精度符合作业要求。

(三)规范作业

1.检验系统状态。系统开机后,查看车载显控终端,确认系统各部件状态正常,如出现故障提示,需要首先进行故障排除。

2.确认差分定位。查看车载显控终端,确认系统处于定位差分状态。如未处于差分定位状态,可检查网络信号,选择合适的网络基站或电台基站。

3.设置作业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作业幅宽。应尽量确保播种机挂接在中间位置,如出现少量偏移,可设置机具偏移参数进行校正。

4.设置导航线。导航线的设置要根据不用地块选用合理的定点方式。在植保、收获作业环节,可直接使用分享导航线功能,直接导入前一个作业环节的导航线。

5.检查作业精度。启动辅助驾驶功能,往复作业2—3次,停车查验作业精度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如误差较大,需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调试,作业精度符合作业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作业。

6.安全规范作业。辅助驾驶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车载显控终端提示信息,出现作业精度不符合要求或故障提示,应及时停车检查,下车前应解除辅助驾驶功能。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