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这几类农机将畅销,你知道吗?

2023
02/10
15:32
仇半农


2023年国四实施的第一年,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动力产品有可能会由于国四新机价格的上涨以及已报补但未实质销售的国三二手机而出现大幅下滑。这是每次行业排放标准切换行业都要经受的阵痛,企业无法逃脱,就只能选择“享受”。

但大家不要太悲观,“年年难过年年过”,每次阵痛中都会有企业化危为机脱颖而出,因为行业的阵痛中还孕育着新的商机和结构化的机会,2023年存在大量的机会型产品,具体有哪些呢?谁能抓住机会呢?

一、什么是2023年的机会型农机?

2023年或是农机行业的小年,行业整体下行期间,有一些产品的增长率能跑赢行业或下滑幅度小于行业平均速度就是赢家,笔者认为2023年的机会型农机应该有以下的特征:

1、价格不涨的农机

国四动力机械涨声经久不息的同时,如果有厂家的机器不涨价,这种农机一定会卖得比上一年更好,因为涨与不涨之间会形成巨大的价格落差和心理上的强烈对比,会让这个品牌的农机的价格优势或相对的优势更加突出。

如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据说日系某二线品牌普涨3000元,而日系某一线品牌发往东北黑龙江、吉林的高速乘价值式插秧机全线不涨价,大家想想,本来这个一线品牌的插秧机2022年供不应求,2023年的国四机居然不涨价,该一线品牌在2023年不卖疯才怪呢。

《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在营销学上有一种反向操作的策略,比如反季节销售羽绒服,又比如百事可乐针对可口可乐小瓶装推出大包装饮料。

反向操作就是差异化的竞争,追求的是强烈的对比效应,差异越明显,效果越好。

所以针对国四动力农机的价格普涨,如果有企业站出来说自己的农机不涨价,相信这家农机企业会立马成为行业“最靓的仔”,产品也会舒畅。

其实国内农机行业的利润空间是足够的,很多大企业都有能力消化国四机增加的成本,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观望,“敌不动我不动”,共同的策略就是先涨后降或明涨暗平,就看谁率先降价了。

笔者的建议是不要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在国四机价格这件事上,旗帜鲜明地打出“今年国四不涨价,购机先选XXX”的口号,抢占国四农机第一波红利。

2、效率更高的农机

国内的农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用型,如微耕机、小四轮拖拉、手扶插秧机等,不过几千上万元,谁都能买得起,你总不能厚着脸皮每年向邻居着借吧;一类是经营型,如水稻联合收获机、棉花采摘机、大圆捆大方捆打捆机、植保无人飞机等,这些大型、高价值、高效率农机以给别人作业服务为营生,很多机手及家庭是以这些机器为谋生的工具,一家人的吃穿花销,孩子上学学费都是要靠这些先进的农机挣回来的,购买这些农机虽然也有自用,但绝大多数是搞经营的。

对于前者购机者最重视价格,而后者购机者理在乎机器的工作效率和收益。效率越高的机器挣的钱越多,反之亦然。

这种经营型的农机,购机者当然也在乎价格,但如果新机的高效率能增盖或弥补价格增长部分的成本,购机者就对价格不太敏感。

2023年,即使涨价的国四农机,只要机器的性能和作业效率都有本质地提高,如果这种机器是用来搞经营创收的,这种农机的销量也不会差,如8公斤喂入量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大方捆大圆捆以及配套这些机具的大马力拖拉机、50L植保无人飞机等。

3、给用户省钱的农机

image.png

近几年在粮价几乎不涨的情况下,种地成本急剧增长,一滞一涨之间,种植者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如去年12月份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新疆地方上租地种植棉花总成本机采棉和手摘棉分别是2755元、3496元,其中机械作业成本分别为420元、181元,兵团更高,是457元。

现在的情况是不用机器效率太低,用了机器费用太高。从发展趋势看,后期种地的农资成本及相关的成本仍然会增加,成本增加快而粮食价格、农产品价格不涨或涨得慢的情况下,种植户只能选择少用农机或延缓购买新机的时间。

针对2023年的特殊情况,在这一年,能帮用户省钱的农机就会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种农机可以是出厂价格低,帮用户省购买的成本;可以是综合使用成本低,帮助用户在使用环节省钱;可以是少出问题,让用户多干活,少维修,多赚钱反过来也是帮助用户省钱。

其他也有很多办法帮用户省钱,如给差钱的用户提供贷款,以旧换新解决用户的老旧机器换购效率更高的新机器、提供基础配置的机型不让用户为不产生收益的功能买单等。

总之,要么让用户多挣钱,要么给用户省钱,如果既能让用户多赚钱,又让用户少花钱,两者兼顾的农机就是天下无敌的机器。

4、强势品牌农机

2023年国四实施的头一年,会不会出现大量的小品牌用低价农机来围猎和蚕食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呢?前几年草根揭竿而起的局面会不会重演呢?

image.png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目前国内农机行业的集中化趋势非常明显,据农机流通协会官方数据,2022年大中拖、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机、插秧机前6大品牌的占有率分别为75%、89%、93%、93%、94%,可见虽然仍然存在大量的长尾现象,但国内大类农机行业集中度已经很高,市场已经呈现出多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在2023年国四升级第一年,不但不会出现小企业杂牌围猎大品牌的现象,相反上半年只有跨国公司、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东风农机等少数大企业才能提供全系列的国四动力农机,其他小企业大多在观望和跟随中,所以2023年上半年几个大品牌的国四机有可能会很紧俏,到了下半年几个大品牌有可能会集体价格放水。

这样的话,上半年小品牌无产品可卖,下半年小品牌产品集中上市但价格优势不明显,全年下来抢得国四农机第一波红利的极有可能仍然是几个大企业大品牌。

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市场竞争的归宿是集中化,所以2023年行业大势仍然是集中,大品牌会越来越好卖,小品牌会更加艰难。

5、政策大力支持的农机

全球范围内看,越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的发展都不是纯市场化的,在工业和信息化社会,生产效率低下和经营效益低下的农业,不靠国家财政转移支持是不可能有发展的,所以农业的发展的力量主要是看得见的大手的作用。

有形之手在国内农机行业的作用尤其明显,2023年农机行业的热点仍然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农机,具体表现在补贴比例、额度高的农机身上。

比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类农机,如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大豆联合收获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CVT无级变速拖拉机等,黑龙江农垦系统对200马力以上的无级变速拖拉机2023年补贴20万元,这必将真正的拉动国产CVT拖拉机的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

农机行业每年的补贴热点都在轮动,政策大力支持的农机往往就是热销的农机。

6、国三二手农机

笔者预测2023年二手农机咸鱼翻身。国内二手农机保有量非常大,但是长期以来交易量却很少。

国内二手农机长期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因为二手农机相对于新机,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便宜,而国内30%—35%的补贴幅度,刚好抵消了二手农机的价差优势,再加上二手农机不能提供三包服务及机器估值缺乏行业标准,让国内的二手农机业务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但一切的改变可能会发生在2023年,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会给市场上大量的国三二手农机提供一个畅销的机会。

一方面是相对于国四机的价格,国三二手机价格优势会充分体现出来,只要有价格优势,二手机的就好卖,另一方面是2022年有大量的已报补未实销的次新二手国三机要迫切地进入市场消化,预计价格上会进一步地让利给机手,这样会让国三二手机的价格优势愈发明显,二手机市场在2023年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最后国三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维修保养更方便且成本更低,所以约翰迪尔、久保田、东方红等名牌的二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会成为抢手货,一些紧俏机型二手机价格可能会高于新机价格。

二、推荐几个机会型农机

1、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大豆联合收获机

国家要提高粮食安全的系数,一方面是要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减轻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大豆和玉米、小麦争地,“鱼与熊掌兼得”的两全办法之一是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

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河南、河北、四川、重庆、陕西等省推广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套种模式,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各个省的扩种项目都超额完成了任务,玉米没有减产,多收了一季大豆,预计2023年带状复合种植、套种面积会扩大。

2022年很多省区对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增加补贴额度或累加补贴,在玉米播种季节之前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一机难求,一些厂家不成熟的机器也被一扫而空,在扩种之后,2023年预计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大豆联合收获机、大豆玉米复合收获机械、山地玉米联合收获机等相关的农机会畅销。

2、手扶插秧机和汽油版插秧机

这两种虽然都属于动力型农机,但都使用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能满足国四排放标准,所以这两类机器无所谓国三国四,制造成本不会增加,当然也没有理由坐地涨价。

尤其要关注汽油版本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目前得到的消息是日系某两个品牌的柴油版本的国四高速插秧机出厂价涨2000-3000元,国产的品牌紧跟其后预计也会小幅涨价,相比较之下,汽油版本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优势,2023年的销售占比预计会有大幅的提高。

3、50L植保无人飞机

植保无人飞机从大玩具变成真正的农业生产离不开的新型农具,也就经历了十年时间。

目前植保无人飞机取代地面植保机械、人工喷药,已经成为农民离不开的工具了,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方向是一大载荷量高效率。

2012年5L机型是主打机型,进入2022年已经是50L了,2022年大疆推出的T50和极飞P100 PRO都是50L机型。

从作业市场看,大载荷量、高效率的机型更受欢迎,快速升级换代和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植保无人飞机快消品、易损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很多飞机一年换一次风机,淘汰下来的飞机由于作业效率低而直接退出市场。

极飞在2023年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政策,无论什么品牌及哪一代飞机,都可以折价6000元换购一台极飞最新的无人机,这将会让50L大飞机迅速普及同时将小载荷的飞机快速挤出市场。

4、南方地区高速插秧机

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了,东北地区“旱改水”是一种趋势,改造好的旱地用来种玉米和大豆,玉米收益高大豆补贴高,总之比种水稻划算;而反过来,南方正在进行大面积的“旱改水”,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都有粮食增产任务,水田区的粮食增产不从稻田里找还能从什么地方找呢?

所以北方地区水稻插秧机的需求会下滑,而南方水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会有恢复性地增长,南方补贴政策受益最大的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建议水稻联合收获机企业2023年将市场工作重心放在南方水田区,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很大但机播率较低的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区。

5、直播无人机

水稻直播已经被证明产量不会低于插秧的一种种植模式,当然从古到今一直就存在水稻直播,只是现代科学种田的直播要比先辈们手撒效果更好。

水稻直播最大的优势是效率高、省事,这对于兼业化的农民和大规模种植的合作社同样有吸引力,前者图省事后者图省钱。

目前大疆、极飞、拓攻、汉和等无人机企业都非常重视水稻直播市场,几家企业不同的直播技术路线,但有可能最后会殊途同归。

2023年植保无人飞机仍将是畅销的农机,而直播功能将是无人机厂家大力宣传的一个卖点。

6、大方捆机

秸秆综合化利用已经完成了产业化的前期准备,秸秆变废为宝最先是由政府通过项目和补贴来引导,现在变成纯市场化、商业化行为,说明秸秆的确具有商业化的价值。

随着秸秆产业化应用的真正启动,秸秆回收、储运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上对效率更高、更便于远程运输的大圆捆机、大方捆机的需求在增加。

2022年花溪玉田宣布第一台国产化的大方捆机投入市场销售,相信2023年会有五六家企业紧跟着也会推出大方捆机,国产化之后,大方捆的售价预计会从120-150万元逐步降到了100万、80万、50万元以内,随着价格的梯度下探,大方捆将从只有少数人消费得起的奢侈品到迅速普及。

7、CVT大拖拉机

2022年中国首款商业化240马力CVT智能拖拉机在北大荒由潍柴雷沃交付建三江胜利农场,同年一拖东方红LW3204无级变速拖拉机投入市场验证。

不久前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布的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列出来对200马力及以上的CVT拖拉机执行20万元的补贴标准,这可能是国内拖拉机史上最高的补贴了。

重补之下,国产拖拉机企业开发CVT拖拉机的积极性定会被点燃,预计2023年也将是国产CVT拖拉机集中上市的一年,CVT拖拉机在国内虽然没有普及,但并不代表着国内生产企业就没有开发能力,也不是说只有大企业才能资格开发CVT拖拉机,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人有动力去满足,需求是对奋斗者最好的奖励。

CVT拖拉机的开发有两种路径。其一是自主研发,这只有东方红、潍柴雷沃等少数企业有这种能力; 其二是资源整合——“攒机”,比如购买ZF变速箱、卡拉罗前桥、某专业公司的电控系统,再加上国产的发动机和驾驶室总成等。

据笔者所知,国内具备研发CVT拖拉机且已经有样机的企业有一拖股份、潍柴雷沃、东风农机、鲁中、三雷重工等农机企业,机器 好不好用需要拉出来遛一遛。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