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控旺防冻保安全越冬技术意见

2022
11/30
10:46
王虎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小雪”刚过,冬小麦从北向南即将陆续进入越冬期,正是抓好田间管理、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今年主产区小麦适期适墒播种比例高,大部分地区出苗整齐均匀,苗情长势总体较好。据气象部门统计,101日以来,西北地区日均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降水偏多近3成,黄淮海地区日均温偏高0.8℃左右、降水偏多8成以上;预计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明年1月下旬至2月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降水偏少。总体看,秋季“温高水多”、冬季“前暖后寒”,主产区小麦越冬期推迟,有利于弱苗转化,但增加了小麦旺长、病虫草害发生和冬春冻害的风险。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小麦苗情,围绕控旺长、防冻害、防病虫“一控两防”,强化田间管理,着力病虫防控,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切实夯实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苗情基础。 

(一)控旺保稳长。部分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麦田出现旺长,如果前冬气温持续偏高,有可能造成生育进程提前、小麦群体过大,加重旺长趋势、增加冻害风险。一是镇压。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因苗因地因墒开展镇压,作业时间宜选择10时至17时进行。对旺长麦田,在地表封冻前适当重压,控地上分蘖,促地下长根,保稳健生长。对土壤过湿地块、封冻地块不宜镇压,对晚播弱苗要轻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二是化控。对旺长麦田,叶面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调节剂,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喷施要均匀适量,避免重复喷施,在日均温度8℃以上进行。对群体偏大、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以及有缺肥症状的麦田,不宜化控,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促根健苗、增强抗性。三是划锄。对苗龄过大、群体过旺的麦田,可采用中耕划锄,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分生长,减少分蘖,培育壮苗。 

(二)防冻抓冬灌。因时因地因苗抓好冬灌,既可以改善土壤墒情、促进生根分蘖,又可以缓冲降温影响、降低冬季冻害风险。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浇越冬水的关键时期。今年,主产区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的麦田,在土壤封冻前、日均温降至3℃左右开始浇越冬水,到夜冻昼消时结束。过早易造成蒸发量大,起不到增墒防冻的作用,过晚气温偏低,土壤结冻水分不能下渗,容易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冬灌应采用“小白龙”、微灌、喷灌等灌溉措施,一般亩浇水量不多于40方,避免大水漫灌,浇后及时划锄松土。此外,对单根独苗的晚播弱苗可不冬灌,避免降低地温,影响促弱转壮。 

(三)促壮管肥水。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科学抓好冬前肥水管理,培育壮苗,促弱转壮,控旺保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对壮苗,如果墒情适宜冬前可不进行肥水管理。对弱苗,如果施肥不足、群体偏小,趁雨或趁墒追施速效氮肥,促进苗情转化。对旱地小麦,如果土壤墒情较差、有旱象旱情,及时浇水施肥,促进健壮生长。对稻茬小麦,重点做好内外“三沟”配套,及时清沟理墒,确保沟系畅通,预防渍害发生。此外,对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悬空不实的田块,适时浇水,踏实土壤,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四)防治病虫草。今年秋季气温高、降水多,增加了小麦病虫草害发生基数,进一步加大春季防控压力。加强病虫草害监测,适时开展药剂防控,压低病虫越冬基数。对小麦条锈病,特别是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西南冬繁区,要作为冬前防治重点,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减少发病中心、控制发生蔓延。对麦田杂草,坚持“春草秋治”,抓住冬前麦田化除的有利时机,根据草相和气温变化,选择对路药剂,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药前3天、后5天内日均温5℃以上、且无霜冻和降雨的晴天,在10时至16时开展冬前化学除草,防止出现冻药害。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