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2
09/19
10:10
王虎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当前,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期,为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应种尽种,针对机收减损、“双晚”技术、倒伏作物收获、过湿地块作业等情况,特制定2022年“三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机收减损技术

(一)选择适宜收获期

适期收获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作业前,应准确判断确定适收期,过早或过迟收获会增加损失率和破碎率。如遇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前收获。

(二)选择适宜收获方式和机具

收获水稻时,一般选用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优先采用大喂入量机型,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g)或倒伏水稻时,可选用半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时,如籽粒含水率在25%以下,优先选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和脱粒作业,宜选用纵轴流机型;如不具备籽粒收获条件,可选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果穗收获,待果穗籽粒含水率降低或进入冬季果穗结冻后再脱粒。收获大豆时,优先选用配置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如无专用大豆联合收获机,可通过调整改造谷物联合收割机并更换挠性割台方式实现。

(三)做好机具检查调试

作业前,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应根据地块条件(大小、坡度等)、作物条件(品种特性、成熟程度、产量水平、籽粒含水率、秸秆水分含量等)、环境天气、农艺要求(留茬高度、秸秆粉碎程度等)等对收获机作业参数进行调整,并进行试收,试收作业距离一般为30—50m。试收后,应按照作业质量标准检验作业效果,如作业效果欠佳,应再次对收获机进行调整和试收检验,直至作业质量优于标准,并达到满意的作业效果。

(四)机收作业注意事项

1.提前规划行走路线

玉米收获时,机具行进方向应尽量保证与种植行平行,避免与种植行垂直方向收获;水稻、大豆收获作业一般采用向心回转法。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水井、坟头、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并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作业时,应根据地块形状,依次进行作业;如有必要,可提前开出收割道。

2.合理控制作业速度

应根据机型特点、作物产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留茬高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当作物密、植株大、产量高、地块起伏不平、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作业时,一般先低速收获,然后逐步提高至正常作业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档位进行收获作业;低速行驶作业时,不能降低发动机转速。

3.科学规范驾驶操作

作业时,应通过调整作业速度和幅宽实时控制喂入量,使机具在额定负荷下工作,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应注意幅宽衔接,避免相邻两个作业带之间出现漏收损失。地头转弯时,应停止作业,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直线行驶后再开始作业。应注意地头、边角和障碍物附近作物收获情况,做到应收尽收,减少损失。

(五)及时烘干

收获后的水稻稻谷、玉米籽粒含水率如未达到储藏要求,应及时烘干。烘干作业应遵循就近原则,提前联系烘干地点,统筹安排,合理拉运,随收随烘,避免湿粮长期堆放。

水稻宜采用低温烘干,可选用循环式或连续式烘干机。收获的玉米籽粒,宜选用连续式烘干机;收获的玉米果穗,应先离地储存,通风降水,待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或进入冬季果穗结冻后,再脱粒并烘干。

烘干前,应进行初清,含杂率≤2%,不得有长茎秆、麻袋绳、塑料薄膜等杂物;应测定谷物初始含水率,同一批烘干的谷物水分不均度应≤3%。烘干时,玉米籽粒(不包括制种玉米籽粒)温度一般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55℃,应控制一次降水幅度不大于18%或平均干燥速率不大于2.5%/h,防止玉米裂纹率增大;水稻籽粒温度一般不超过40℃,最高不超过43℃,应控制干燥速率不大于1.5%/h,防止爆腰率增大。烘干后,谷物色泽气味应无明显变化,无热损伤粒、焦糊粒。

内容分页: 【1】 【2】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