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在田作物抗灾保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2
08/16
11:06
王虎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湖北当前旱情,特派出“中国农科院科技小分队”赴湖北省指导科学抗灾。8月14日-16日,中国农科院科技小分队专家会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生产专家组共组成4个专家组,分赴武汉、黄冈、襄阳、荆门、随州、咸宁、孝感、黄石等全省旱情较重的8个地市,实地指导农业抗旱救灾。针对湖北当前旱情,结合在田作物长势,科技小分队提出分作物、分时期抗灾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运用,发挥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农户生产自救,弥补灾害损失。

一、应急性抗旱技术

主要是用来解决作物发生干旱时保证其正常生理需水而进行的临时性灌溉技术,在干旱发生过程中可灵活运用。

(一)积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在有水源和灌溉设施的地方,应合理利用水源,有条件的优先采用滴灌、微喷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补灌,在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达到田间降温和缓解旱情的目的。

(二)积极调运灌溉装备引水灌溉。湖北大部分地区因地势原因,旱作地水源缺乏,要充分利用轻小型提水泵、移动式抽水泵(汽油、柴油)、移动式灌溉车等装备取水灵活、移动方便、快捷的优点,在作物发生干旱时,及时地将水源引(抽)至农田灌溉,充分发挥小水源解决作物大旱情的功效。

(三)积极集蓄水源实现应急灌溉。各地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域和地形特点,积极采用小水库、堰塘、坑塘、水池等集蓄天然降雨,在作物发生干旱时,使有限的雨水资源变为宝贵的抗旱水源。

二、灌排调温技术

(一)水稻。如果水稻没到抽穗开花期,灌3-5厘米水,适当施氮肥快速降温。对处于抽穗灌浆期的中稻,田间灌8-10厘米深水,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白天可以采用循环排灌水的流水作业。对于再生稻,头季收获后及时灌一次浅水保湿,防止再生芽失水死亡,但切忌灌深水烫芽和引起头季秸秆腐烂形成的还原性物质抑制再生芽生长;对于孕穗期的一季晚稻,保持4-5厘米水层,防止颖花退化;双季晚稻保持有水促分蘖。

(二)玉米。在有水源和灌溉设备的地方,应合理利用水源、开辟水源,采用喷灌、喷水带等应急灌溉设备进行补灌,达到田间降温和缓解旱情的目的。

(三)大豆。在有条件田块需及时灌水,喷灌系统最好,以水调温,喷灌最佳时间在下午4点以后。气温高,土壤失墒快,可通过灌溉补墒,增强大豆抗高温能力,灌水时应灌“跑马水”,切忌大水漫灌或长时间淹水。

(四)甘薯。湖北甘薯产区多采用起垄种植,可引水入垄沟,进行浸润性灌溉,即沟有明水,而垄面无明水,使水渗透到耕层内的土壤中。沟灌可较大程度避免地表冲刷、减少板结、减少水分蒸发,且能保持土壤透气性、节约用水,切忌大水漫灌。宜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小水渗灌,切忌午间高温时大水漫灌。除灌水增墒调温外,还可以采取增加覆盖物,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根际生长温度。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间进行覆盖,早晚揭开,避免长期遮阴造成甘薯产量损失。应根据不同甘薯种类对光照的需求,选择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覆盖,可在根系周围覆盖秸秆、杂草等,以防水保水调温,还可摘除衰老枯黄叶片,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甘薯生长。

(五)花生。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少量水分灌溉即可较大程度上缓解干旱危害。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取灌溉措施,利用喷灌、滴灌等各种方式适量灌溉,缓解田间墒情,降低田间温度,恢复植株生理状态。在旱情严重田块,可用无人机开展叶面补水补肥作业,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每次喷洒50-75公斤/亩。选择在傍晚或者夜间进行喷洒作业,能够充分利用山地、丘陵地形夜晚容易形成露水或雾气的小气候条件,极大缓解旱情。

(六)芝麻。芝麻初花期至盛花期,出现干旱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补水灌溉,特别是沙土地保水性差,应重点补水。灌溉方法推荐以喷灌方式为主,可充分发挥根、茎、叶的吸收作用,改善干旱症状较快。喷灌时间应选择下午5时以后最好,喷灌完后一定要清沟,以免积水造成渍害。没有喷灌条件的,建议利用厢沟,或每2米左右开一条水沟,采用沟灌浸润方式补水,避免厢面见明水,以免引起病害。

(七)棉花。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采取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式,提高冠层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土壤和冠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一般地块灌溉量每亩每次50-60立方米,沙土保水力较差,可分2-3次灌溉,最好在早、晚进行。

三、加强田间管理

(一)水稻。一是适时追肥。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后补追1次粒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有条件的可同时追施氯化钾4-5公斤/亩),减少颖花退化,促进正常灌浆结实。同时,抓好叶面喷肥,用150-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60公斤进行早晚叶面喷施,可以增强水稻自身抗逆性、减轻热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处于分蘖盛期双季晚稻,要分苗类合理调节群体茎蘖动态,因苗控肥与适度搁田,控制高峰苗,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收割后在第二次灌水时亩施7-8公斤尿素作为提苗肥,促进再生芽萌发,如果前期没有施用促芽肥的田块,提苗肥用量可以增加到亩施15公斤左右。二是防治病虫害。高温干旱气候下病虫害发生重,需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参考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意见,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二)玉米。一是合理追肥。尚未抽雄的玉米田应及时追施穗肥,一般可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和适量钾肥,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分次施用,高产地块可适当增加施肥量。二是一喷多促。傍晚时采用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锌硼微量元素、芸苔素内酯、含腐殖酸类抗旱剂、杀虫剂、杀菌剂的多合一套餐,实现降温减害、补充养分、防病治虫、促粒增重。三是辅助授粉。上午9-11点散粉高峰期,采用无人机在植株顶端3-4米附近飞行,扩大散粉覆盖区域,提高授粉结实率。四是去除空秆。空秆植株影响大田的通风透光,并与正常植株争水肥,空耗养分,还有可能传播病害,严重影响产量,要及早去除。除了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缓,逆境下这样的小穗不能结实,应及早去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籽粒饱满,增加产量。及时去除病株,减少病虫害传播。五是中耕培土。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还可清除杂草,追肥时应结合培土,这样能增加玉米气生根的形成数量,可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六是病虫防治。早发现早防治三代粘虫、玉米螟、棉铃虫、大小斑病、褐斑病。七是适时晚收。适期晚收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是提高粒重、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果穗苞叶变白,干枯、松散,乳线消失,籽粒有光泽,这时通常粒重最高。

(三)大豆。一是喷施植物调节剂。喷施新美洲星、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逆免疫剂,提高大豆抗逆性。二是追施叶面肥。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钼酸铵增强根瘤固氮,喷施硼砂减少花荚脱落;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止叶片早衰,增加粒重。三是防治虫害。高温干旱易于虫害的发生。选用高质量的植保机械、高效生物杀虫剂或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重点防治点蜂缘蝽、蛴螬、造桥虫、豆天蛾、棉铃虫、烟粉虱等虫害。

(四)甘薯。一是安全用药。高温干旱季节常常伴随小菜蛾、蚜虫等虫害大发生,病毒病和白粉病等气传性病害增加,易造成减产或绝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安全用药。应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控技术。在物理生物防控技术难以控制虫害情况下,化学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宜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施药防治,以免因高温造成农药蒸发浪费,或农药灼伤植株形成药害。施用农药时,严禁进食、饮水和吸烟,避免农药与皮肤接触,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二是及时收获。针对早栽品种,应及时采收,增加市场供应,减少灾害损失,增加薯农收入。

(五)花生。一是病虫害防治。高温干旱极易诱发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发生,要注意及时防治。二是提前收获。目前一些春花生已有部分荚果成熟,已具备采收价值。应争取及早采收并作为鲜食花生上市销售,以减少受灾损失。

(六)芝麻。一是科学应用抗旱剂。抗旱剂能够控制叶片开展度,抑制叶片蒸腾作用,缓解土壤水分消耗。二是施肥防衰。芝麻植株受旱后,叶小、株矮、细胞老化,养分吸收慢,利用率低,要结合灌水追施速效肥料;同时可叶面喷施有机肥或多元微肥,促进苗情复壮。

(七)棉花。一是中耕培土。灌溉后进行浅中耕培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大水的渗透量,减少土壤蒸发和水分损失,改善土壤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棉株根系发育,增强棉花抗倒伏性。二是科学施肥。可结合虫害防治,喷施尿素液、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肥2-3次。持续干旱易引发棉花缺硼,当田间棉花叶柄环带率较高、果枝发育不够健壮、蕾铃脱落率高于常年10个百分点以上时,显示出现严重缺硼,应及时喷施速乐硼等高含量硼肥。三是防治虫害。高温干旱会加速虫害蔓延,特别是蚜虫、红蜘蛛、烟粉虱、斜纹夜蛾、盲蝽象、棉蓟马等多种害虫易在高温干旱情况下严重发生。及时防治虫害是高温干旱时节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

四、严重受灾作物及时改种

中稻受害严重,预计结实率在10%以下,产量不足100公斤的,可蓄留再生稻,时限要把握在8月20日前。对水稻、玉米等作物因干旱造成死苗绝收田块,要当机立断,及时进行抢种、改种、补种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或短季蔬菜,力争做到水稻损失旱粮补,旱地作物缺苗间套补,抢季节,保面积,种满种足,多种多收,以管补迟,以肥培壮,夺取高产。同时,注意旱涝急转,避免大旱之后大涝的发生。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