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玉米、大豆、棉花等旱作抗灾技术指导意见

2022
06/20
14:04
王虎

6月12日,我省正式“入梅”,据气象资料分析,梅雨期我省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18日开始,入梅后的第二场雨水将至,小到中雨将遍布我省大部地区,其中南部局部大雨或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和次生灾害,而鄂西北的襄阳、十堰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高温热害和干旱或将持续。23日新一轮降水又将来袭,为切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特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1.进一步组织抗旱保生产。对存在旱情的襄阳、十堰、随州等地区,应全力组织发动农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抗旱设施和措施,抗旱保种、保苗、保生长,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对旱情严重、玉米仍未播种的地块,应抢在雨前播种下田,根据生产面积大小可采取机械播种、抗旱穴播等方式,利用秸秆进行覆盖减少跑墒。对已出苗受旱的地块,在雨前(6小时以上)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有利于充分吸收降雨补充墒情,防止径流。对因旱出现“吊死苗”而缺苗断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缺苗严重地块,及时翻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2.及时抢排降渍。对受淹的玉米、大豆、棉花田块,要及时抢排积水,减少受淹时间。大水退后,及时清理“三沟”,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渍害。同时采取补救措施,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正,泥浆重的植株要进行洗苗。

3.及时中耕补肥。洪涝过后,要视土壤墒情及苗情长势,结合中耕及时补施肥料,防止土壤板结和缺肥导致滞长。对于长势较旺的玉米、大豆和棉花田块要注意做好化学调控,防止水发旺长。

4.加强病虫害防控。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玉米田块要重点预防玉米螟、纹枯病、茎腐病、草地贪夜蛾、斑病等,大豆田块要重点预防灰飞虱、红蜘蛛、蚜虫、点蜂缘蝽、豆荚螟等,棉花田块要重点预防盲蝽蟓、红蜘蛛、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

5.做好改种补种。对于受淹死苗或缺苗严重的田块,因苗制宜算好时间和收益账,及时做好改种补种工作,以秋补夏,最大程度弥补灾害损失。旱地可改种秋玉米、早熟绿豆、秋大豆等杂粮或短季蔬菜。有水源的地方可以改种晚稻。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