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
05/17
17:42
王虎

关于江苏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情况2022年第9期

编者按:今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对本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116台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开展了跟踪调查。通过深入调研,基本掌握了江苏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应用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不足,提出了工作建议。现予摘要刊登,供各地交流参考。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机收作业,成为新时代的“麦客”,有力保障了粮食丰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近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对本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跨区作业的116台联合收割机开展了跟踪调查。调研结果显示,江苏省联合收割机购置和应用呈现机具数量多、效率高,机手驾龄长、技术好,作业面积大、损失小的特点,但也发现了一定不足,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机具数量多,政策支持力度大。据统计,江苏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16.9万台,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5.75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15万台,保有量总体充足。江苏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始终突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联合收割机列入第一批补贴品目,实行应补尽补。2021年以来,全省已补贴联合收割机1.65万台,使用补贴资金4.96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37%,平均每台补贴额为3万元。在绩效评价中,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总体满意度达80%以上。

(二)收获面积大,稳产保供支撑强。2021年,江苏省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约为3.85万台,省外跨区作业量约为1.9亿亩,省内作业量7500万亩,据此测算,江苏省联合收割机全年作业面积约2.65亿亩。对116名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进行跟踪调查,平均驾龄在10年以上,最长的超过30年,最短的也在5年以上。同等情况下,熟练机手比不熟练机手的收割作业损失率低1个百分点以上。2021年,通过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江苏省小麦、水稻平均损失率较往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挽回粮食损失超过6亿斤。

(三)作业效率高,农民增收效果好。熟练机手在作业路径规划、割台升降、滚筒调整、田头拐弯等方面操作技能强,在小田块或不规则田块,或遇到倒伏等情况,优势更为明显,收割速度比不熟练机手快1/3。正常年份,小麦机收价格约为60元/亩,水稻、玉米价格约为70元/亩。按平均每天作业10小时、每小时收割5亩计算,一台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入3000元以上、每年收入15万元左右。2021年,因台风、阴雨等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粮食倒伏或田块湿烂,收割难度加大,收割作业收费有所升高,最多的机手一年赚了40万元,全年全省联合收割机作业收入在160亿元以上。

(四)辐射带动强,协同发展空间广。联合收割机购置与应用带动了本省农机工业发展,2021年,全省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70亿元,利润100亿元以上。对机手的跟踪调查表明,通过合理作业,每亩作业面积可节约0.6升柴油,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组织机手积极参加机具检审、严格操作规程,能够强化农业安全生产,2021年全省联合收割机收割作业零伤亡事故;通过实施农机综合保险政策,农民购买保险享受财政给予的补贴,保障水平高达45万元,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提高防范能力。

二、存在不足

(一)国产联合收割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在江苏省销售的国产联合收割机质量性能与进口或合资品牌产品存在差距。据机手反映,国产联合收割机一般作业1000小时以后,故障率会明显增大,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但国产联合收割机价格占优,比如,久保田牌98马力收割机售价18万元,而国产114马力收割机价格仅需11万元左右。因此,较多农民选择了价格较低的国产联合收割机,但在当年作业完毕后、产品“三包”期满前,再将国产联合收割机出售。国产联合收割机质量性能还有待提升。

(二)农机维修和农机手技能培训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于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农机维修仍面临一定问题。一是修理时间长。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远离城市和镇村,维修响应时间较长,按修理一天时间算,就意味着损失几千元。二是修理费用高。联合收割机零配件较贵,修理工时费用还没有统一标准。三是售后服务能力不足。“三夏”农忙季节,农机售后服务人员普遍高负荷工作,且维修人员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维修效果难以达到需要。此外,随着联合收割机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对机手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手技能培训还有提升空间。调查显示,江苏省联合收割机机手参加过各类培训的不到10%,有的仅参加厂家组织的简易操作培训,针对性不强。很多机手反映,提高操作技能,全靠平时摸索,老机手怎么带,自己照样子学。

(三)农机跨区服务和应急抢收能力有待提高。江苏稻麦轮作,茬口时间紧,一般夏粮收获一周左右,秋粮收获两周左右。按照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每台联合收割机保障500亩粮食种植面积较为适宜。据此测算,全省常年粮食种植面积7500万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16.9万台,平均每台保障450亩,理论上机械数量比较充足。但全省联合收割机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有的地方对跨区作业依赖过大,一旦遇到连续阴雨等极端天气,联合收割机调度就会遇到困难。

三、工作建议

(一)稳政策,增加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加大中央和地方资金投入,引导农民稳定预期,按需购机。

(二)提效能,建设快速有效的维修体系。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营、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的农机维修体系建设思路,综合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大中小型农机维修点,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开办农机维修业务,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三)强能力,开展农机实用性培训。依托本省农机制造企业多的优势,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农机生产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定制化培养高技能农机手。省级制定培养规划,选择生产企业作为技能培养基地,签订培训协议。生产企业负责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参训人员可深入到车间或田间,实际参加生产作业。达到培养标准的,由财政按培训人数拨付经费给培养企业。参训人员个人自愿申请,脱产免费培训。

(四)抗风险,做好应急机械储备。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区域,针对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较少的情况,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购置一部分联合收割机,提高收获机械区域自给率,以备应急抗灾抢收使用。同时加快省级以上农业农机大数据平台建设步伐,统筹农机跨区作业和应急抢收机械调度,加大信息化技术、农机大数据应用,及时预判情况,尽快提升应急调度能力。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供稿)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