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哪些农机品类能够迎风起舞?

2022
04/29
18:36
liyong


如此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接踵而至,原材料疯涨、物流运输停滞、贸易交流受限、进出口受挫、油价巨涨等等,诸多不利因素如大山压顶般不断袭来,挺住,成了最紧迫、最直接的考验。

对处于深度转型升级的农机行业而言,2022年无疑将是又一特殊年份,如何在维持2021年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稳中求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机械化助力支撑,是值得深入研究并倾力践行的大课题。

2022年农机行业运行态势预测

据经济学家分析,全球每次危机以后,经济增长的速度都比危机前平均的前10年要低,这是因为危机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和潜在增长率,而政府没有政治空间和财政空间、货币政策去修改这个结构,所以每次危机以后都是下降的。诸如,2000-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很高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曲线下移明显,2000-2003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3.5%,2009-2019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3.12%,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或只有2.54%,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或不到2.54%。

从运行特征层面,经济学家做如此总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金融走向“三低一高”,即“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债务”;2020年疫情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走向“三高一低”,即“高增长、高通胀、高债务、低利率”;2022年之后,世界经济金融大概率会进入新的“三高一低”,为“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因此说,2022年是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转折的一年,加之疫情重来、乌克兰战争爆发,国际局势更加复杂,直接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等高涨。尤其需要高度警惕的是,今年以来,小麦和玉米等基本食品涨价25%-40%,粮食安全备受威胁。

在国际政治形势动荡、经济速率大幅下行之下,我国经济运行多年稳中有升,实属难能可贵。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和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政府定调经济发展,一个关键字,那就是“稳”,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难预测,今年国内经济形势依然趋稳运行,国家层面将持续出台政策,驱动社会经济进步,保障民生安康。俗语讲,“百加斤易,千加两难”,近年,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压力与挑战势必异常残酷,需要全民坚持不懈地努力。

推动现代农业及农机行业发展,国家一如既往地给予高度关注与政策助力,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持续聚焦“三农”,对于农机装备行业发展,重点指出,要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快创新。将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不仅国家政策层面持续助力“三农”,而且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持续加强,今年国补资金在去年的基础上追加20亿元,达到了210亿元,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较大作用。

农机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持续向好,行业发展进步逐年升级,目前,国内农机产业中高级阶段特征明显,减速提质、升级转型持续深入,产业结构由传统过剩产品向小众新兴产品优化,科技创新快马加鞭,产业质量快速进步,为现代农业及粮食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农机行业取得的成就虽然有目共睹,但是在高端产品、智能化、自动化以及诸多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且存在机械化程度不均衡、高端农机具配套产出不足等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

综合多方因素预测,2022年乃至今后几年,依然是农机行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趋稳、高质、平衡进步的基调将愈加明显,前景看好,任重道远。

2022年市场发展向好的农机品类

与全球农机顶尖水平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既有发展时间长短原因,也有工业基础水平差异的原因,不管是核心技术、核心工艺,还是高端产品,我们仍有不少产业盲区需要消除。

回顾国内农业机械发展历程,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建国后,国内农机工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迅速完成了产业积累,2004年开始,借力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助力,从拖拉机制造入手,相继开发了小四轮、大中拖、农业三轮车、谷物联合收割机、耕犁、旋耕机、播种机等一系列农机产品,逐步丰富了农民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弄农作物耕、种、收的基础机械化需求。

在接下来的进程中,伴随着农业科技、制造工艺和技术研发等不断进步,农机品类伴随着农业需求以及种植结构调整而日渐丰富,逐步实现了各种农作物从耕、种、收到田间管理、收获加工以及烘干、贮存等全过程的机械化需求。

农机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科技、智能、互联网以及工业设计等赋予了农机产业更为宽广、强劲的助跑力,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全面机械化得以突飞猛进,20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机制造和使用国,但是,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产业短板与供给不平衡也日渐突出,没有质量水平的规模效应变成了负担。自2015年至今,农机行业发展调头,迅速进入了以质量提升、机械化水平均衡进步的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展现出不一样的市场运行特征。

不管怎样,每个发展阶段,农机产业进步的根本落脚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顺应产业发展大势,不断满足用户农业作业的机械化需求,过去如此,以后亦是如此。综合政策导向、市场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2022年,以下农机品类或将面临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第一,政策“洼地”助推品类。

从根本上讲,所有产业所面临的特定政策及行业环境都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稳定的政策就是最好的市场,自2004年至今,国家连续18年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助力产业发展,农机行业面临的政策助力效应长期向好,市场可期。2022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补贴种类、补贴额度、补贴侧重点等环节进行持续优化,使补贴政策更有针对性。根据补贴政策导向,今年,与大豆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相关机械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丘陵、山区特需作业机械市场持续向好,如小型采茶机、山地型玉米收获机机、小型稻田作业机械等。国家政策倾斜的畜牧机械市场亦然看好,诸如青贮机、打捆机、青饲料收获机、饲养机械、畜禽饲养管理机械设备等。经济作物机械市场向好,诸如花生收获机、辣椒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农产品加工机械等。

第二,短板补齐类国产化产品。

毫无疑问,2022年,国内短板农机产品、短板工艺技术、短板机械化领域等环节,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倾力布局,能够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的企业,必定是在产业短板领域发力的企业,诸如国产化的采棉机、甘蔗收获机、无人机、大型畜牧机械、大型耕整地机械等整机产品;也包括大马力拖拉机的离合器、但捆机打结器、采棉机的采棉指等核心部件;再有核心部件电液控制系统及控制软硬件、动力换挡传动系统等。

第三,用户刚需的小众产品。

固然,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超过85%,而与之不相同步的是,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综合机械化程度仅38%,畜牧养殖综合机械化程度不足35%,茶叶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仅达到28%。我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地形地貌多样,农业机械化程度发展不平衡大量存在,尤其是小众农作物领域,诸如辣椒移栽机械、花生收获机械、葱姜蒜收获机械、山药收获机械、辣椒去蒂设备等,不少品类都属于用户刚需的空白或稀缺供给产品,产品成熟维度不够,仍显示出较好成长势头,市场看好。

第四,科技创新智慧应用装备。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令农机装备产品愈加显示出智慧特征,现代农业离不开智慧农机,2022年,植保无人机、卫星导航设施、无人驾驶、农作物种植环境监测与监控设备等,以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的智能化技术和设备,依然是农机市场的热点之一。

第五,生态农业装备。

一直以来,国家倾力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保证食品安全,推动环境保护,预计2022年,节能、绿色,与现代农业相关农机产品,诸如设施农业设备的大棚机械、生物质能和废弃物处理设备、秸秆肥化设备、滴灌设备等,会愈加备受关注。

第六,传统产品升级产品。

近年来,适用于大田作物作业的传统农机品类大型化及性能升级趋势愈加明显,高作业效率、复合作业功能、可靠的作业质量成为用户普遍追求的目标,2022年,这种趋势必将愈加明显,喂入量8kg/s及以上的轮式联合谷物收获机、性价比较高的标准马力大中拖、高速插秧机、小麦与水稻兼收的纵轴流履带收获机等,这些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大概率依然是热点产品。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