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水稻育插秧技术意见

2022
04/15
14:37
王虎

3月以来,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有利于土壤化冻和春耕备播。当前,东北水稻大棚播种育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针对气候特点和生产现状,立足早摆盘、早播种、早泡田、早整地、早插秧,抢农时、抢积温,防范降低阶段性降温雨雪大风等天气的不利影响,力争4月20日前完成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插秧,确保播在适播期、插在丰产季,奠定水稻高产稳产基础。

(一)优选良种,适时播种。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强、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防止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消毒、浸种、催芽等工作,确保发芽率在95%以上,做到苗齐苗壮。机插秧面积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要根据预计插秧日期,做到适时、分期播种,确保秧苗适期移栽。

(二)温湿调控,培育壮秧。采取集中高台旱育、大棚三膜覆盖、大棚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根据秧苗长势精细苗床管理,以保温调温为主,种子根生长期,温度保持在28℃—30℃,最高不超过32℃;第一叶生长期,最适25℃—28℃,最高不超过30℃;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保持在22℃—24℃,最高不超过25℃,避免发生早穗;两叶一心至移栽期,温度控制在20℃以下,浇一次透水,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苗床水分管理既要突出“旱”,又不能“缺水”,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选择早晨或者傍晚立即补水,一次性浇足浇透,避免大水漫灌、冷水浇苗,及时通风炼苗,确保培育壮秧。

(三)防病治虫,带药下地。加强苗期病害防控,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1叶1心期喷浇等三个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药剂,防治立枯病。尤其要严格育秧大棚肥水、温度和湿度管理,特别是水稻1.5叶期以后,要在阴雨过后转晴时及早通风炼苗,并对秧田进行调酸、消毒,适时通风炼苗,防止青枯病发生。插秧前要带肥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

(四)精细整地,适期移栽。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旱整地,要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2—15厘米的松土层。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整地,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激光平地机平地,达到田面平整,上糊下松,软硬适中,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做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以确保安全齐穗为标准,地温稳定通过13—15℃时,按照“浅、直、匀、齐”要求,在高产期内高质量完成水稻插秧。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