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印发2022年大豆扩种技术方案

2022
03/25
15:20
王虎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辽宁省大豆扩种技术方案的通知

辽农办农发〔2022〕121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发展局:

为高质量完成全省大豆扩种任务,提高大豆综合生产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制定了《2022年辽宁省大豆扩种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推进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2年3月22日

2022年辽宁省大豆扩种技术方案

为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和效益,高质量完成全省10万亩大豆扩种任务,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稳粮与扩豆并重。多措并举扩种大豆,通过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间作)、粮豆轮作、稻田池埂大豆种植、大豆苗木间作、麦茬夏播复种等模式,拓展大豆种植空间,尽量避免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争地,在保障粮食产能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二)坚持生产与生态协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集成创新适合不同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实现作物多样化融合提质增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强度,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试验示范与推广衔接。开展不同模式下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对关键技术进行参数优化,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区扩面加大技术推广应用。

二、主要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

(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

1.选配品种

大豆品种。选择耐荫性强、秆强抗倒,亚有限或有限结荚型习性的中早熟品种。品种成熟时平均株高75-100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5个以上,且不易炸荚,单株粒数50粒以上,单株粒重10克以上。辽宁省适宜品种有辽豆32、铁丰31、沈农17、丹豆23等。

玉米品种。选择紧凑型、半紧凑型品种,中上部各层叶片与主茎的夹角、株高、穗位高等指标的特征值应为:穗上部叶片与主茎的夹角在21-23°,棒三叶叶夹角为26°左右,棒三叶以下三叶夹角为27-32°;株高260-280厘米、穗位高95-115厘米。辽宁省适宜品种有辽单535、辽单575、东单6531、良玉99、东单118、铁研58等。

2.优化行比

确定适宜的种植行比,保证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密度到达清种80%以上,大豆密度达到清种密度的70%以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玉米和大豆品种特征特性、地力和整地情况、地形地貌、农机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种植密度,确定适宜的大豆带和玉米带的行数和行距、株距。一般大豆带播种2-6行为宜,带内行距30-40厘米,穴距12-15厘米左右(占辽宁省清种大豆密度1.1万株/亩的70%以上),2株/穴;两个作物带间行距70—80厘米;玉米带播种2-4行为宜,带内行距40—50厘米,株距14—20厘米(根据当地清种玉米密度来确定)。

推荐玉米大豆种植行比2:4、4:4;4:6;有种植稀植大穗玉米传统地区推荐2:4、4:4,并根据当地机械配套情况做适当调整。

3.机械精量播种

既可选用大豆玉米一体化专用播种机,实现两种作物种子同机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也可异机播种,通过更换播种盘,增减播种单体,实现玉米大豆播种使用同一款机型,此种方式一般在一种作物播种完成后再播另一作物。

播种过程中要保证机具匀速直线前行,建议机械式排种器行进速度每小时3-5公里,气力式排种器每小时6-8公里;转弯过程中应将播种机提升,防止开沟器出现堵塞;当种子和肥料可用量少于容积的三分之一时,应及时添加种子和化肥,避免播种机空转造成漏播现象。

4.科学施肥

统筹考虑玉米大豆进行施肥,增施有机肥料,控制氮肥用量、保证磷钾肥用量,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推荐接种大豆根瘤菌肥及生物菌剂,减少大豆用氮量、保证玉米用氮量,相对清种不增加施肥作业环节和工作量,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优选缓控释肥。

根据当地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玉米亩施纯氮16-24公斤,保证单株施氮量与清种玉米相同,施用等氮量的玉米专用控释复合肥;大豆每亩施氮2-3公斤,亩施低氮(14%)平衡复合肥10-25公斤。在播种时以种肥形式全部施入,采用播种施肥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作业,玉米施肥器位于玉米带两侧20-30厘米及行间开沟、大豆施肥器则在大豆带内行间开沟。切记大豆底肥不需要单独施用氮肥,花期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

5.化学调控

玉米化控降株高促早熟。采用化控药剂(胺鲜酯、乙烯利等调节剂)降低玉米株高促进早熟,减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大豆控旺防倒。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兑水30-40公斤叶面喷施,上述调节剂可与非碱性农药、微肥混合使用。

6.病虫防控

采取“一施多治、一具多诱”的防控策略,针对发生时期一致、且玉米和大豆的共有病虫害,采用广谱生防菌剂、农用抗生素、高效低毒杀虫、杀菌剂等统一防治,达到一次施药、兼防多种病虫害的目标。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利用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和性诱器诱杀害虫,在此基础上,结合无人机统防三次病虫害,时间为大豆苗后3-4叶、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药。

对大豆主要病害采取专项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有效成分的药剂进行拌种,药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1%~2%;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对田间进行2~3次喷雾处理。胞囊线虫病:胞囊线虫病常发生地区进行种子处理,用10%的克百威种衣剂或生物菌剂进行包衣。大豆蚜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当5%~10%的植株卷叶或百株蚜量在1500头以上时防治,每亩用联苯菊酯50克、阿维菌素30克,兑水喷施。大豆食心虫:发蛾高峰期为8月8日~15日,每亩用150~250克80%敌敌畏乳油浸3~4根玉米轴,均匀抛于田间进行熏蒸防治,可进行2次(间隔2-3天)防治;或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其合剂14%氯虫·高氯氟10~20毫升,兑水喷施。

7.杂草防除

采取“封定结合”的杂草防除策略,优先选择芽前封闭除草,减轻苗后除草压力,苗后定向除草要抓住出苗后1-2周杂草防除关键期。

在播后苗前,对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封闭除草;对于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危害的田块,可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兑水喷雾。芽前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块,在玉米、大豆苗后早期应及时喷施茎叶处理除草剂。喷药时间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期,根据当地草情,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实施茎叶定向除草,严格做好两个作物间的隔离,严防药害。后期对于难防杂草可人工拔除。

在选用药剂时,优先选用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灭草松、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等7种同时登记在玉米和大豆上的除草剂,并严格应用。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和烯草酮等药剂飘移易导致玉米药害;氯氟吡氧乙酸和二氯吡啶酸等药剂飘移易导致大豆药害,莠去津、烟嘧磺隆易导致大豆、小麦、油菜残留药害,氟磺胺草醚对下茬玉米不安全。发生除草剂药害时,可在作物叶面及时喷施吲哚丁酸、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害。同时,应加强水肥管理,促根壮苗。

8.机械及时收获

一般情况下,大豆、玉米要分别收获,收获要在各作物成熟后10天内完成。

玉米先收。适用于玉米先于大豆成熟的地块,该模式播种时应在地头种植玉米,收获时先收地头玉米,利于机具转行收获,选择作业幅不大于大豆带间距离的玉米收获机。

大豆先收。适用于大豆先于玉米成熟的地块,该模式播种时应在地头种植大豆,收获时先收地头大豆,利于机具转行收获,选择作业幅不大于玉米带间距离的大豆收获机。

内容分页: 【1】 【2】 【3】 【4】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