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业蝶变,必须过高端制造坎

2022
02/07
16:48
liyong

2021年,可谓是农机行业遭遇突发因素影响较为频繁的一年,在疫情尚未消除的同时,原材料价格疯涨、秋汛、限电等“黑天鹅”事件接踵而来,加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处于新旧三年交替,处于升级调整中的农机市场更加变幻莫测,趋稳、提质、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态势诠释着“从规模增长到质量增长”的产业爬升艰辛。

接下来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和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更是地方政府全面换届之后的一年,预计,宏观经济将在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上,实现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逆转增速回落势头。有专家预测,2022年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成为三大类投资中增速最高的一项,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8%,在需求提振等多重因素促进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材料、“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快速。

全球工业革命阶段划分示意图

聚焦工业领域,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完成了3次工业革命,当下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是一场大洗牌,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占领了“制高点”,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高端制造无疑是工业革命的必争之地。有些国家跨过去了,比如日本和韩国;但大部分都倒在了这道坎上,比如巴西、阿根廷;当然,有些甚至连坎都摸不到,而中国,正站在这道坎面前。进一步聚焦到农机工业,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农机装备使用和制造大国,产业规模首屈一指,但是,产能的优势,却带不来定价的优势,“1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太大改变,农机制造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领域始终是国外一流品牌的“天下”。就像是我国生产了大多数的终端产品和零部件,但这些电子产品组成的信息科技产业里,美国的IT公司却占据了整个行业70%以上的市值。体量大,不代表实力就强。国内农机工业要完成由大变强的蝶变,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的藩篱,跨越高端制造的坎儿。

2004—2023国内农机工业产值及产值增长趋势图

众所周知,国内农机工业发展是与政策助力、科技创新密不可分的,建国后,农机工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依靠人们的艰苦奋斗与国外技术借鉴创新,完成了产业基础积累,这个过程缓慢而艰辛。2004年,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机产业开启了超常规发展加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一直延续到2014年,此阶段被称为中国农机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不仅农机工业年度规模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而且在机械工业行业14个子行业中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以大田作物为主要作业对象的传统农机制造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农机工业规模快速跃升,全国农机制造规模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2700家,大大小小的农机流通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万余家,“黄金十年”的农机工业可谓是风光无限,也吸引了诸多资本的争相进入。“想要吃好,先要吃饱”,这个道理亘古不破。

农机工业产业链示意图

自2015年开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户需求升级、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因素影响,国内农机行业前进方向调头、产业格局发生转移,发展趋势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市场运行进入缓速趋稳阶段。越是产业出现调整转型,我们越是要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对策。纵然国内农机工业制造,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农、林、牧、渔、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可基本满足大众化作物的机械化需求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面国内农机行业创新不力,与全球一流水平差距拉大的弊病,这种创新落后,不仅仅体现在高端大型化产品制造上,而且体现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智能化科技等领域的国产化盲区上,中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产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竞争力不足的短板,羁绊了中国农机装备进军全球化竞争的脚步。按照发展规律,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后发优势(一般是劳动力)完成初步工业化后,如何继续深入下去完善工业体系、完成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转向资本、技术密集,从低利润端爬升至高利润端,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从根本上讲,高端制造从来不会轻易转移,除非当高端不再是高端的时候,比如英国的钢铁、德国的轻工、美国的化工,常规模式下是先进国家通过研发新技术,然后把旧的向外转移。因此,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国内农机工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创新突破,打破壁垒,占领制高点。放眼全球,欧洲、北美、东亚是全球三大制造业基地,但发展趋势有所差异。德国制造业竞争力稳居世界第一,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能力突出,但在“技术深化和升级”以及“世界影响力”方面,以中国、韩国等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脱颖而出,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虽然各项得分很高,但整体趋势下滑。近年来,欧美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愈演愈烈,经济制裁不断,在这种背景下,现有的高端制造,想从别人手上拿过来非常困难,而大部分都不可能拿过来。

不信东风唤不回。企业的本分就是做好企业,用创新的方式生产出好产品、好服务,处于产业结构大变革中的农机企业,必须聚焦产业竞争核心,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突破高端、大型、智能化农机产品及部分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进口垄断,做好“高、大、上”的文章;同时,在产品“适用、好用、耐用”的基础层面,注入更多的“智慧”元素,秉持创新、精细投入、持久深耕,方能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