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机企业的三大挑战及六大机会

2022
01/11
16:59
liyong

2022年,农机行业提质增效、趋稳发展的主基调不变,农机市场必定会持续洗牌,这是行业进步的必然。

按照发展规律,每一年,商业世界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发现其蕴藏的机会。以笔者看来,2022年,农机企业面临着三大挑战和六大机会。

三大挑战

竞争,必定呈现在市场的起落沉浮上。2022年,农机企业要接受三大挑战。

1.分裂

当下,全球经济可谓“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弹,但并未真正走出疫情阴霾。国内经济稳中有进趋势明显,新供给冲击的深层逻辑愈加展现出主导经济演化和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2021年,处于变局中的各行各业,遭遇了太多的变幻莫测。

就农机行业而言,自2015年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逐步进入关键期,“速度降下来,质量提上去”,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的步伐逐年加快,产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此背景下,农机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认知和预判显示出分裂趋向,一方面,大公司很焦虑,担心抓不住新的机会,一不小心被颠覆了;另一方面呢,小公司也焦虑,担心打不过那些巨头,一转眼间被淘汰了。正是这种“分裂”,愈加显示出竞争的残酷性。在发展前景预判上,农机行业一直向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奔往前景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路径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农机企业的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同等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2022年乃至今后几年,农机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复杂性、多变性与不确定性,无疑是经营者们要直面的最大挑战。

2.颠覆

目前,农机行业用户需求下降、产业结构调整、运行增速回落、利润水平缩水等特征十分鲜明,伴随着传统农机产品饱和度日深与新兴农机产品的迅速勃兴,产业构成比重正发生着颠覆性改变。与此同时,在科技创新、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助推下,网络让一切触手可及,超越了空间和距离的局限,农机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不仅如此,农机行业遭遇的“黑天鹅”事件和突发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固有成规被打破,市场运行规律也发生着颠覆性改变。

在农机行业的发展的历程中,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表现特征,从最初“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期;到后来“补贴为王”的补贴市场时期;再到“渠道致胜”的分销市场时期;如今的“科技创新”的市场存量竞争时期……农机产业的每个阶段的进步和升级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当下,农机行业产业化进程正处于中高级发展阶段,质量增长的主旋律响彻产业各个资源领域,新旧势力的交替持续进行,用户需求已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颠覆”出现在农机产业的所有环节。2022年,找准农机产业的变革关键点至关重要,顺势而为,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紧跟市场变化,把握住增长机会。

3.新竞争

最近几年,我国GDP增长率一路下滑,不是国家政策出了问题,而是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主要有两个缺陷:一个是制造业利润太低,赚不到足够的钱;一个是对外部资源依赖太大。在疫情冲击与供给结构性调整下,我们正经历20年来最大的经济结构巨变,按照经济学家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老经济呈现出冰火两重天,正在孕育着阵痛和重生,新能源、新基建、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领域,被寄予高质量发展的厚望。当今经济竞争,面临的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巨大的结构性冲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从结构性中找到新机会。

2021年农机市场,在原材料成本疯涨、利润水平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各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明显。大品牌依靠雄厚的实力与完善的预判机制,抵御住了压力,而为数不少的小微企业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价格竞争优势不再,且抗风险能力弱,被迫弃市而去,市场份额被大品牌“攻城猎地”,市场出现大洗牌。同时,传统大众品类过剩饱和与新兴小众品类的需求上升的两极分化趋势愈加明显,但是,竞争的焦点依旧聚焦在“产品”这一基础载体上,选对了方向、做好了产品,才有机会赢得竞争。2022年,农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会不断迸发出新特点,聚焦用户需求、聚焦产品、聚焦市场,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基本出发点。

六大机会

进化,一定是发生在变化的环境中。2022年,农机市场存在6个机会。

1.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老龄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据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可以断定,2022年,我们会迎来连续14年的老人时代。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资料显示,15年来,我国行政村以每年1.6%的速度不断减少,每年减少约7000多个村委会,每天减少约20多个自然村。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1.68亿人。预计203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10.15亿人,农村人口仅4.35亿人。因此,农村劳动力人口进一步减少,为农机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2022年,农机企业必须深度分析劳动力减少对机械化需求的机会点,尤其关注大田作物的规模化、一体化作业需求;关注丘陵、山区的特种小型机械的作业需求;关注细分领域的用户个性化作业机械需求……提供适用、好用、可靠的农机产品,寻找利润增长点。

2.新消费

2022年,农机行业新的消费趋向将持续深入,这是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密不可分的。多年来,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不仅小麦、玉米、水稻等传统粮食产业持续进步,蔬菜、水果、甘蔗、甜菜、茶叶等经济作物产业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而且肉、禽、蛋、奶等产品快速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农作物才是粮食”的传统认知正在发生着颠覆性改变,“大农业”理念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国内农业种植结构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转变的速度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所占比例降低,经济类作物、饲料作物占比逐渐增加。因此,农机装备产业既要围绕着农作物耕、种、管、收、贮、加工等全过程提供适用机械,又要围绕着畜牧产业发展所需,提供饲料加工、饲养管理、畜产品采集加工、草原作业与保护、牧草收获与加工等作业机械,两个维度,缺一不可。因此,2022年乃至今后,农机行业的新消费将伴随着产业调整持续进行,农机企业必须客观研究,深度理解用户消费变化,才能最大程度地把握住市场机会。

3.数字时代

有人预言,“1/4个世纪后,1/3的人类将透过一个由数亿人组成的巨大全球网络,彼此交流音频、视讯和文字,只要用一部手机,就能取得世界上所有信息,而且任何一个人都能在同一时间对十亿个人发表自己的新想法、介绍一项新产品或传达一个新思想,更重要的是,这么做的成本将近乎零。”互联网将世界的一切连接起来,通过海量信息不同的链接方式,改变了组织与组织链接方式,改变了人与人沟通方式,改变了企业价值链的链接方式,改变了社会资源的整合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大大地高了生产效率、沟通效率,降低了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物联网(IoT)、区块链(Blockchain)、虚拟/扩增实境(VR/AR)、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这四大颠覆性技术,令农机产业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远程控制、无人操作、大数据平台等一切与数字相关的技术应用,颠覆着农机人传统的思维和商业模式。2022年,农机产业数字化进程将大步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愈加深入,产品功能向用户体验过度明显,行业信息孤岛越来越少,产品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农机企业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营销同步、农机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等领域,将大有文章可做。

4.供需不平衡

如何解决国内农机产业供需不平衡,仍然是农机企业2022年乃至更长几年的机会点。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10.3亿千瓦,农机保有量2.04亿台(套),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超过80%,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6%、31%、40%和39%,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逐步完善。但是,供需不平衡的短板一直存在,第一,国内先进技术供给差距大;第二,特殊材料及加工工艺自我供给不行;第三,高端加工设备自我供给不足;第四,信息硬件(像芯片)国产化供给不够。现在,我们还有不少高端农机产品尚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如500马力以上超大马力拖拉机、超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综合性收获后加工机械等);个别农机产品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如打捆机D型打结器、采棉机的采棉指、免耕精播机的种夹等);在不少领域技术壁垒尚打破(如CVT无级变速系统、全时驱动技术、悬浮底盘技术、青贮揉丝技术等);在核心材料的加工处理工艺上还不过关(如高端轴承可靠性工艺处理、大发动机装配工艺等);个别零部件加工设备依赖进口(如高端加工车床等)。不仅如此,卡我们脖子的,不只是老外,还有国内农机产业的疯狂“内卷”,诸如中低端领域扎推、高端不足;粮食的耕种收环节的机械过剩,其它环节不足。所以,农机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产业内“供给不平衡”现象,改善这一现象的实际行动,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5.颠覆创新

颠覆式创新,听起来很玄乎,很难,但是,它无处不在。比如出行工具,普通者做出来的,是燃油车;但是,有前瞻性创新者,做出来的是电动车(成功的案例品牌:特斯拉汽车)。比如手机,按照固定思维做出来的,是功能机;但是,有前瞻性创新者,做出来的是智能机(成功的案例品牌:iPhone手机)。比如植保喷雾机,按照固定思维做出来的,是机械或电动喷雾机;但是,有前瞻性创新者,做出来的是无人飞行器(成功的案例品牌:大疆无人机)。颠覆创新,前提一定是有某种能力,而你用这种能力,去满足了不同的需求。2022年,农机行业创新的脚步会坚定向前,可以是小步快跑,局部创新;也可以是突破陈规,颠覆创新;也可以是打破壁垒,跟进创新……但是,无论何种创新,是必不可少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6.市场需求新形态

近两三年来,农机市场需求大型化、小型化和碎片化的特点日渐突出,一方面,适用于大田作物作业的传统农机品类大型化趋势愈盛,高作业效率、复合性作业功能、优秀的作业质量成为规模化作业用户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适用于我国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化作业机械需求大幅上升,目前,我国不少丘陵山区依然停留在人工作业为主的时代,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也就决定了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将成为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成为农机市场新引擎;不仅如此,伴随着新兴小众农机产品的不断涌现与迅速勃兴,市场需求呈现出碎片化、多样化的特点,这三种趋势同时存在,构建了新时期农机市场需求的新形态。2022年,农机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市场形态,采取细分策略,深挖结构性市场机会,赢得竞争。

共0条评论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中国农机商情 行业资讯大全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大田直播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信农贷 农惠通 信农保 大田滋味网 大田农资网 农机物联网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询价 帮你贷款 帮买保险 帮你维权 有事问帮帮 网站地图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公司介绍 服务介绍 媒体报道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